APP下载

新时代党报集团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及其防范路径

2019-11-17黎海滨吴秋华

新闻前哨 2019年10期
关键词:党报重构融合

◎黎海滨 吴秋华

在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来自于西方国家的战略围堵、社会转型期的挑战、多媒体的信息侵扰以及传媒内部体制机制的束缚,形成叠加之势,直接冲击着党报集团意识形态安全,诱发意识形态风险。如何在新时代媒体融合中劈波斩浪、勇往直前?党报集团可从“四个维度”来考量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有序推动媒体融合发展;选择“固本、补缺、重构、融合”的路径,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安全。

一、党报集团融合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长期以来,党报党刊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牢牢占领了思想舆论主阵地。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迭代、普及,以数字、信息、网络等智能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传媒,正以以其海量的信息容量、无处不在的传播渠道、快捷的传播速度和立体的信息传送体系,深刻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党报集团意识形态的安全。

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思想观念都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并由社会现实所决定。

党报集团的全媒体坚持正确的把关意识,坚持导向管理覆盖新闻媒体全领域,贯穿新闻流程、新闻内容等工作全过程,将导向管理意识融入每条新闻、每个专题、每个栏目、每个版面,甚至每则广告,牢牢把握“党媒姓党”这一原则不动摇,更好地确保媒体意识形态安全。党报集团的全媒体,既要适应新时代特点,又要发挥新媒体的特长,掌握其运行规律,不断激发新活力、拓展新空间,努力占领新的舆论阵地,为巩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服务。

另一方面,正如犹如洛尔所言:“所有成功的技术都会敲响警钟,都需要做出某种交换、承担一些风险。”

一是来源于外部的,西方价值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渗透仍在加剧,国家对社会舆论的控制力度有些削弱,国家对民众思想的引导难度还在增加,有些社会问题和矛盾使人们对社会主流意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等新时代意识形态产生一定怀疑,这些都给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必然反映到人们思想观念中,并对思想观念产生冲击,而这种冲击又会威胁到意识形态的安全。

二是新媒体环境中,读者对信息的自主选择多渠道、多样化;不同读者多渠道、多形式发表关于意识形态的不同观点;读者在新媒体平台、新媒体环境中的言论及行为有“放大效应”;还有传媒集团内部流程与制度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新技术所带来的一些“空白地带”。

二、当前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现实考量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党报集团防范化解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可结合以下四个方面来考量:

1.理论认识的高度

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础,突出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的鲜明导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报集团作为重要的新闻业务单位,更是重要的政治单位,全媒体就要能以高度的理论认识,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维护意识形态的安全和国家的稳定。

2.宣传传播的力度

党报集团各种媒体形态得到发展,全媒体传播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为意识形态安全提供了更多的渠道、方法和力量。从适宜深度报道的传统报刊,到实现内容全覆盖的新闻网站,再到适宜碎片化信息即时到达的微信、微博、客户端,一种综合立体式让内容更加精彩纷呈,宣传传播的力度和效果更加得以显现。但全媒体都要体现主流媒体担当,体现人文关怀,注意舆论引导、疏导公众心理等方面下功夫,有效占领舆论制高点,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

3.接受层次的梯度

媒体的多样性、受众的选择性、信息的广泛性,必然要求细分受众群、动态调整和内容创新。人民群众在哪里,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就要在哪里。新媒体的对象更多是年青人,就要引导年青人讲原则、有觉悟、明是非。新媒体更要坚持以人民群众为导向,切实提高自身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认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更要不断提高意识形态的接受对象的认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才能守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阵线。

4.关注跟踪的黏度

新旧媒体的不断融合,新闻传播的渠道与平台不断扩大,用户黏度成为全媒体媒介生命力的重要指标。阅读、点赞、关注、评论、分享、收藏、下载等,可以让更多的读者、受众、用户成为媒体的忠实粉丝,但仍需要增强用户的体验感和互动性,强调可看性、服务性,打造良好口碑,塑造新的品牌,增强媒体黏度,把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开展新闻宣传及意识形态工作的至上追求。

三、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的路径选择

为加快党报集团的业务转型,构建以传统媒体为核心的多元业务结构,培育新的核心业务,以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大环境,防范化解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关键在于从“固本、补缺、重构、融合”四个路径,不断优化管控路径。

1.固本——坚定优势,坚守阵地

公信力和权威性是传统党报最大的优势所在。党报集团作为主流媒体,坚持政治家办报,坚持把握正确导向,坚持采编分开、出版“三校三审”等制度,以其及时、准确、真实、信息量大而受到读者的信任。在新形势下,党报集团新媒体都要党报的光荣传统,坚持正确的导向理念和运行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从党管党报党刊到党管媒体、管导向、管宏观,适应现代媒体特点,继续创新党领导意识形态的工作方法。

2.补缺——主动出击,应对挑战

党报集团一是要应对传统媒体的体制机制、人才、投入等方面的不足,弥补传统“基因”上的缺陷,跟上融媒体发展的步伐;二是要充分要充分利用报、刊、网、微、端、平台号、论坛、贴吧等多媒体形式,改变话语方式,占领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防止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空白地带”。三是要不断发现不知、未知新技术或新领域,特别是有些关键领域,包括5G、语音识别、人工智能应用、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移动支付等方面,对明显落后的部分要及时跟进。

3.重构——创新思维,系统重构

在融媒体态势下,首先是要进行规划重构,从思想到行动进行战略规划,系统制订多媒体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工作方案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实现从“全媒体”战略到“融媒体”战略的思维转变。其次是业务重构,借助融合发展的力量,使业务内容优势焕发生机,重新构建新的业态体系,促进意识形态工作安全有序。第三是生态重构,努力实现传统产业的重构与转型,在纸媒危机的背景下实现突围和升华。

4.融合——互促共进,按规定责

党报集团的媒体融合发展关键是技术、文化和制度的融合,一是要深刻认识全媒体时代的挑战和机遇,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断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二是要学习中央媒体及兄弟传媒集团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中的经验做法;三是要主动参与到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中去,打通新闻传播服务“最后一公里”,改变原来单一、固定、定向的新闻源,向县级融媒体中心采征不仅是文字、图片稿件,创新征集视频、音乐、链接、H5等多种样式的稿件;四是破除体制机制的束缚,建立系统高效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体系,促进媒体融合发展与监管能力相匹配,发挥全媒体正向引导和严格监管的积极作用,坚决守护好意识形态阵地。

猜你喜欢

党报重构融合
长城叙事的重构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