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地方电视台全媒体问政的社会效益
——以仙桃电视台为例

2019-11-17许祖国周方婷

新闻前哨 2019年10期
关键词:仙桃市仙桃问政

◎许祖国 周方婷

2018年8月16日和12月20日,由仙桃市纪委、监委主办,仙桃电视台承办的两场全媒体问政在当地产生巨大反响,引发群众热议,甚至当选当地主流媒体评出的2018年度仙桃十大新闻事件之一。这两场全媒体问政不仅让沉默已久的地方电视台找回了观众注视的目光,更让全媒体问政这一种问政肃纪形式不再流于形式,而是直面问题,解决问题,问政结束后立即追责当事官员,老百姓无不拍手叫好。

这两场全媒体问政可以说是电视问政的升级版,全方位地展示问政前后现场,让媒体曝光问题得到一一解决,电视、广播、报纸、微信、微博、APP直播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也让受众传播面更广,社会热议程度更高,问政监督效果更好。

一、主流媒体履行舆论监督职责的重要探索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对党和政府机关、官员的错误决策、腐败行为、不良之风以及不当言论的揭露、批评,同时也对有碍公德的社会行为的揭露、批评。但是,随着近年来仙桃电视台发展式微,经营收入全面下滑,人才流失严重,节目水准日趋粗糙,尤其是新闻类节目大多流于政治类新闻,与老百姓的关注点日趋脱轨。

2016年以来,仙桃电视台开始全台改革,引进年轻优秀人才的同时,加大节目制作改革,深耕内容创新。在舆论监督方面,仙桃电视台推出了几档民生类节目,努力创新和改进舆论监督报道的方式,放大主流媒体效应,更好地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霍夫兰研究表明:“信源的可信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说服效果”。在此背景下,经过几个月的精心运作和打磨,在和仙桃市纪委、监委的合作下,于2018年8月16日推出了仙桃市首场党风政风类节目《全媒体问政》。

这次全媒体问政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百日专项整治”为主题,电视直播、网络直播、广播直播等同时进行,问政现场,6个暗访短片直指食品药品、医疗卫生、公共安全、教育、国土、人社等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对公职人员 “口号式”贯彻落实、“忽悠式”服务群众、“逃避式”责任担当、“散漫式”纪律作风、“签单式”履行职责、“佛系式”对待问题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精准画像,对涉事干部的作风、思想、能力之困真实曝光。

问政过程摈弃空话、套话,主持人聚焦民生疾苦、百姓冷暖,站在公众立场对 “一把手”“麻辣”提问,将“一问到底”置于“如何整改突出问题,请给出时间表”;市民代表围绕中央、省委政令指向,对行业乱象和隐忧提出追问;特邀嘉宾将小问题引入大局中,深入剖析根源,辛辣点评直指要害。被问询干部“惭愧连声”“现场卡壳”,表示“马上调查、立即整改”,并接受现场群众的满意度测评。

节目结束后两周时间,2018年8月31日,仙桃市纪委、监委发布了仙桃市关于2018年全媒体问政曝光问题查处情况的通报,涉及到的6家部门的近40人受到处分。

节目在市民中颇受好评,“期待相关部门能厘清职责、立即整改、兑现承诺;希望尚未被问政的部门对照问政短片中的情况举一反三、认真查改,让电视问政的效用持续深入下去。这样的节目,我们希望能经常看到。”有市民为此还专门撰文。

二、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新媒介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传统媒体有权威、深度等优势,但是传播方式是单向的、线性的,它集中表现为在特定的时间内由信息发布者向受众传播信息,受众被动地接受,很难获得信息的及时反馈。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双向的,发布者和受众可以通过互动获得信息交换。

习近平总书记在“2·19”讲话中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

因此,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是对立的关系,在舆论监督过程中要发挥各自优势进行媒介融合,形成联动报道,使舆论监督效果最大化。

在此次全媒体问政的播出前后,仙桃电视台多方筹备,有了新媒体以及直播手段,将问政现场与场外市民实时联通,当天的直播活动浏览量达150多万,点赞8000+,网友纷纷在直播平台和微信平台留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不搞形式主义,不说空话,不打官腔,真抓实干,一心为民!整改期限,我们拭目以待!”“向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宣战,仙桃做得好做得实。为仙桃市委市政府点赞!祝愿家乡发展得更好更快!”“全媒体问政,展现了媒体监督的强大威力!希望相关部门能厘清职责、整改问题、兑现承诺!希望还未被问政的部门借鉴反思、举一反三、对照查改!真希望这样的问政问责能一直持续下去”“任重道远,期待仙桃政府部门作风从根本上转变”……大量网友在直播中表达看法,应该说,这次全媒体问政在充当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与纽带上发挥了巨大作用,改变了以往的刻板成见。不仅实现了信息公开化、透明化,还增强了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三、督促工作抓落实的有益尝试和重要抓手

新闻舆论监督是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手段,是推进政治民主的重要动力,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关键因素,更是督促工作抓落实的有益尝试和重要抓手。

经过第一场全媒体问政的初战告捷。2018年12月20日,仙桃市第二场全媒体问政再次与市民见面:农村公路质量监管是否存在“走过场”?农药销售市场为何鱼龙混杂,乱象丛生?危化品行业潜藏危机,安全监管责任如何落地?违法电打鱼行为屡禁不止,原因何在?民营幼儿园乱收费现象谁来治理?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为何大门紧闭,形同虚设?问政现场,6个暗访短片直指交通、农业、安监、水产、物价、文化等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对公职人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精准画像,对涉事干部的作风、思想、能力之困真实曝光。

主持人和市民代表现场“麻辣”提问,被问询干部现场检讨问题并给出整改措施和时限,特邀嘉宾辛辣点评,场内观众对问政结果现场打分。问政全过程经电视和网络同步直播,场内气氛热烈,场外反响强烈。

但此次问政现场出了一个小插曲,问政上“接受考试”的6家单位,在市暗访组调查发现问题后,不谈整改工作,不正面回答,大谈工作作风。面对这样的态度,仙桃市委书记胡玖明直接在直播过程中递上一张小纸条,要求主持人现场宣读——“回答的局长,不要搞大话、空话、套话,离题万里,令人生气”。

2018年12月21日,仙桃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百日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报,“关于对全媒体问政中涉及人员予以停职的通报”,共7人被停职。

通报显示,被停职的7人,分别来自仙桃市安监局、水产局、交通运输局、文广新局、物价局、农业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等6部门。通报还提到,有关人员涉嫌违纪问题,待组织调查后再予处理。被通报停职7人的这6个单位正是前一天参加全媒体问政、接受民声质询的6家单位。

这则“小插曲”经过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被全国不少网站、公众微信号和其他媒体转载。有媒体评论此事称,(胡玖明)递上的纸条虽小,其中蕴含的意味,却值得每一个党员干部细细琢磨。

在这两次全媒体问政中,我们可以看到,地方党政府在支持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上作出的有益尝试,利用全媒体加强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知情权,完善网络民意处理机制,推进基层舆论生态改革。同时,地方电视台及其新媒体平台发挥优势与时俱进,利用资源优势,制作高质量内容,发挥传统媒体的权威性的优势,关注舆论动态,做好舆论引导和议程设置工作所获得的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仙桃市仙桃问政
做好人大代表问政需要三个条件
仙桃归谁
植物帮之仙桃
网络问政节目应为公众所期盼
仙桃市天祥测量标志有限公司
仙桃市天祥测量标志有限公司
仙桃市天祥测量标志有限公司
仙桃市天祥测量标志有限公司
仙女和仙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