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闻炒作的价值指向与道德边界

2019-11-17姬学涛

新闻前哨 2019年10期
关键词:新闻媒体过度策划

◎刘 筱 姬学涛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国内大众传媒与新闻媒体的发展,尤其是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的规划管理等方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以微博、小视频、自媒体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了年轻群体获取资讯的主要途径。但是网络当中新闻的过度炒作行为,可能会混淆公众的视听,甚至是影响个体判断与价值观发展。如何对新闻炒作行为进行约束,遏制新闻炒作泛滥的现象成为目前媒介面临的严峻问题。

一、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的价值指向

1.新闻策划的特征

新闻策划是尊重事实的合理操作。新闻策划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考虑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在此基础上,通过适当的策划,使社会公众增强对新闻内容的理解。新闻策划操作环节,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合理的操作原则,防止凭空想象。同时,在进行新闻策划的过程中,还要避免先入为主的观念。作为媒体人,要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立场的中立,尽可能避免加入自己的情感要素,防止对社会舆论产生不良的导向。新闻策划工作需要使新闻内容的新闻价值与社会价值,都充分地发挥出来。此种情况下,才能在确保新闻内容真实有效的同时,尽可能地突出新闻本身的价值与新闻内容的社会价值。

2.新闻炒作的特征

新闻炒作与新闻策划具有本质上的差异。适当的新闻炒作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提高社会公众对新闻内容的理解与关注度,过度的新闻炒作,不利于新闻事业的发展,同时对于社会公众舆论也会产生不利影响。过度的新闻炒作严重地背离了新闻的价值与发展规律,夸大了新闻的价值。此种规划模式主要的目的转变成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通过新闻炒作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此外,过度新闻炒作主要是为了满足受众群体的猎奇心理。部分媒体会采用夸大、醒目甚至是存在偏激性的话题,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关注新闻事件的动向,反而阻碍了公众对新闻本质的关注。

二、新闻炒作的道德边界

新闻炒作的范围和程度需要得到控制,正向积极的内容可以适当炒作。同时避免过度新闻炒作行为,防止对社会公众舆论造成不利影响。

1.轻度炒作是正常的市场化行为

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被炒作的新闻,都是娱乐行业中的新闻内容。通过炒作的方式,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明星艺人获取更多关注度。从国家社会整体的发展形势进行分析,部分娱乐新闻以及对国家社会稳定不会产生影响的新闻,适当炒作并无大碍。此种适度炒作可以在确保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下,为社会新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发展提供资讯。适度的新闻炒作还可以为新闻领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一方面,轻度的新闻炒作并不会触及国家法律,是社会新闻舆论自由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受到资本与利益的推动作用,新闻炒作不能够完全被杜绝。

2.过度炒作会影响社会价值体系发展

过度新闻炒作会严重地影响新闻发展环境的正常秩序,与此同时,还会对广大新闻受众群体的价值观产生不利影响,并对社会舆论产生负面作用。因此,过度的新闻炒作需要被控制和规避。在面对新闻炒作之时,无论是新闻资讯的发布者、传播者还是新闻资讯受众群体,都需要有自己的判断力,避免人云亦云。作为新闻发布者和炒作者,需要加强自身的自律性和社会责任感。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过度新闻炒作、报道严重失实等情况;作为新闻内容的受众群体,要增强对新闻内容的审视能力与把握能力,对于明显偏离事实或者有悖于社会伦理与国家法律的不实内容,要进行举报。

三、新闻炒作的反思

现代化新闻媒体与大众传媒发展中,新闻炒作如果不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不仅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同时还会对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

1.加强新闻媒体监督管理

当前,国家在针对新闻策划和新闻炒作等方面所制定法律法规相对较少,并不能够充分地发挥出其在新闻领域的规划与管理作用。同时,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发展中,网络环境当中的信息与资讯变得更加多样。在网络环境中,个体的道德意识较为薄弱,受众的情绪很容易受到不良社会新闻和舆论的影响。新闻炒作与虚假消息等不良的社会言论内容,会在法律约束与道德意识薄弱的情况下,被大肆渲染、传播与蔓延。缺乏监督与管理模式中,新闻媒体的工作人员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对网络环境中的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对此,国家需要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充分地发挥出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重点对新闻炒作等不良行为进行监督和遏制。同时,有关部门还需要重点加强对网络环境中,不良思想因素的管理与规避,将社会公众舆论引导向一个积极健康的发展道路之中。

2.严格规范从业人员道德操守

通过揭露他人隐私的方式获取点击率和阅读量,是部分不良新闻媒体从业人员采取的错误行为。比如,热门微博中的明星隐私曝光、毫无根据的论断等,都严重地侵犯了明星的人权和个人因素。大众传媒不应该只顾自己眼前的利益,而是需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地承担其社会责任。通过增强自己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整体素质。例如,新闻传媒行业需要对从业人员进行道德审查,经过考核才能够进入到工作领域。在日常工作中,还需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工作人员始终将国计民生和国家大事作为报道的核心,把握媒体发展的正确方向与定位,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推动网络媒体与经济效益的双向互动发展。

3.完善新闻管理立法项目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可以在道德的层面上,加大对新闻炒作的控制力度。但是,此种管理模式并不能从根本上对新闻炒作问题进行解决。面对此种情况,将新闻策划与新闻传播有关的内容,纳入到国家的法律法规体系当中,可以有效地增强新闻炒作的管理效率。比如,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对新闻传播模式进行研究,并将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融合。在新的管理模式与法律框架下,对于不负责任且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的新闻炒作行为,会进行严格地处罚,确保行业媒体不会再做出同样的行为。除此之外,在管理的过程中,国家法律也承认新闻炒作中的积极影响部分。政府通过发挥出新闻炒作的正向引导价值,借助各路媒体的宣传与推广,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进行合理地炒作。

现代化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大众传媒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味地依靠新闻炒作博得公众眼球,会使其在社会环境中的公信力和社会地位,都受到不利影响。所以,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从事新闻传媒工作的专业人士,要积极参与到新闻媒体强化监管工作中,严格地遵循个人职业操守,完善新闻管理立法项目,逐步引导新闻媒体回归本质。

猜你喜欢

新闻媒体过度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过度减肥导致闭经?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本期策划
过度加班,咋就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