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四力”讲好襄阳故事

2019-11-17吴晓慧张继烈廖双来

新闻前哨 2019年10期
关键词:日报社四力襄阳

◎吴晓慧 张继烈 廖双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这为广大新闻工作者守正创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四力”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是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创作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新闻作品的有效方法和实践路径。襄阳日报社在“四力”教育实践中学在前、走在前、干在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打造“四大课堂”,在践行“四力”的征途上提高政治站位

作为襄阳市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襄阳日报社旗下各媒体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网、办微、办端,把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要求贯穿融入到新闻工作的全链条、全过程。社党委把提高采编人员的学习力,作为党委中心工作来安排和部署。在加强社党委中心组学习引领的基础上,打造“四大课堂”,着力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政治站位、理论水平、业务素养和创新能力。

1.主题课堂。每月推荐一本新闻业务方面的书籍和一本经营管理方面的书籍,供采编、经营人员学习交流,坚持每天读书一小时;社领导班子成员和业务骨干定期举办讲座、讲专业课;“两报一网”在每月员工大例会上,要专门安排时间段学习行业前沿或新闻案例内容。今年已先后邀请人民日报媒体融合专家、深圳晚报总编辑、萧山日报社社长等著名媒体人就舆论引领和媒体融合开展专题辅导讲座。

2.网络课堂。办好襄阳日报社QQ读书群、微信群等线上平台,建立“指尖上”的学习阵地,用互联网手段组织员工开展读书学习,并鼓励员工积极撰写上传读书体会。目前已形成学习体会文章1000多篇,在《中国记者》《新闻前哨》等期刊发表调研理论文章40多篇。

3.开放课堂。根据员工培训计划,分批分期组织员工到同行业先进媒体、大专院校,读专业书、上专业课,不断提升采编和经营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2016年以来,每年都要派出10多个专班到先进报业学习考察。此外,报社还选派4名业务骨干到浙江大学进行专题培训,从2018年开始每季度派2到3名业务骨干到人民日报 “中央厨房”跟班学习;同时结合“带队伍、走基层、写精品”素质提升活动,组织采编人员进企业、社区、乡村,向基层群众学习,向先进典型学习,锤炼采访作风,提高职业素养。

4.合作课堂。借助报社“书香溢襄阳”平台,积极与新华书店、市图书馆对接,每月举办或联合举办共读沙龙活动,已先后举办“共读沙龙”12期,让坚持学习成为新闻工作者的日常习惯入脑入心。此外,还引导各板块成立“襄报课堂”兴趣小组,邀请各行业精英代表与成员开展线下交流,定期答疑解惑,共同交流提高。

二、锤炼“看家本领”,在践行“四力”的征途上练就真功夫

全媒体时代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要锤炼“看家本领”,练就真功夫、好把式,不断提升业务本领,做到真有“几把刷子”。为此,襄阳日报社出台了《襄阳日报社开展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工作方案》,明确任务,提出具体要求,将增强“四力”贯穿新闻业务的全过程。

1.增强“四力”,基础在练好“脚力”。

脚力是内容生产的源头活水,力量之源,没有好脚力,新闻报道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承担起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增强脚力,就要练就一双“铁脚板”,走得正、走得实、走得久。练好“脚力”,需要新闻工作者迈开双脚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生活和实践中去。

2019年,襄阳市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全年减贫3.8万人,最后37个贫困村出列,襄阳任务艰巨。2019年1月,报社层面策划开展“我在一线看脱贫”融媒体调研采访行动,由报社编委、部室主任带队,组成13个全媒体采访小组,从打造新闻精品的角度深入挖掘,采取消息、通讯、图片、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深入全市脱贫攻坚一线,采访在脱贫路上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干部群众,探寻奋斗故事,发现身边感动。相关报道在襄阳日报、襄阳晚报、襄阳日报APP专版专题大篇幅陆续推送,目前,已采访了保康县歇马镇白竹村等13个山区边远乡村,发稿13个综合报道专版,唱响了襄阳扶贫好声音。

2.增强“四力”,关键在练就“眼力”。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襄阳市委机关报肩负的光荣责任,只有勇于担当,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练就一双“慧眼”,看得清、看得透、看得远,才能不辱使命,有所作为,讲好襄阳故事。近年来,襄阳市打造了汉江流域城市群发展的“襄阳速度”,高质量发展的“襄阳速度”是一个阶段的中心工作,为此,襄阳日报社深刻领会市委中心工作,聚焦高质量发展,积极落实全市高质量发展十大重点工程推进会精神。

时政部记者策划推出了新专栏“全力推进十大重点工程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排头兵”,采取案例、专访、快评的组合报道形式进行深入解读,大篇幅大版面集中连续推送10组报道,对全市实施高质量发展十大重点工程取得的成绩、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等进行集中展示,以典型案例反映了襄阳高质量减量化增长的新思路、新作为、新担当。经济部记者勇于担当,走企业、访部门,撑起了“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减税降费促发展”专栏,小切口、精准化、权威性,通过讲案例、明政策、抓服务的报道方式,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3.增强“四力”,根本在提升“脑力”。

“脑力”是新闻队伍政治水平、理论水平、业务水平的综合体现,在“四力”中居于统领地位,强调的是“多思考”,提升“脑力”,就是练就缜密思维,做到想得全、想得细、想得深。

襄阳日报社在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办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牢记总书记嘱托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发展新篇章》《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等栏目的同时,策划推出以“担当落实在一线 便民服务进社区”为主题的全媒体记者社区行活动,让全媒体记者直接深入社区,发现总结基层创新举措和鲜活经验,锤练“脑力”,使自己在思想上强健起来。这一活动,以点带面,推动市委市政府2019年3月出台的社区治理和社区减负增效改革落到实处。此活动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乐成重点关注的社区减负增效改革与党媒联系服务群众高度融合,起到了服务中心工作、服务社会民生和锤炼“四力”的三重效果。

4.增强“四力”,紧要在优化“笔力”。

全媒体时代,记者手中的“笔”,不但是指采写的“笔杆子”,更涵盖了“口头、笔头、镜头”以及各类新媒体传输终端。只有综合运用好“采、写、编、拍、摄、播、剪、发”等全媒体的 “十八般武艺”,优化“笔力”,练就“几把刷子”,才能适应全媒体时代的新要求。

襄阳日报社要求全体转型中的采编人员,必须进一步创新和丰富技术引领、技术表达,熟练运用图片、音频、视频、VR、H5等多种形式,在转型中优化“笔力”,做到有声有色说新闻,绘声绘色讲故事,有理有据写评论,努力提升新闻作品的点击率、阅读率、点赞率、转发率。

襄阳日报社出台全媒体策、采、编、发制度,大力推广襄阳日报APP,打造新型传播平台,上半年下载量突破3万人次。做大做强襄阳日报、襄阳晚报微信平台,提高发稿频次,头条平均浏览量增长2-3倍。襄阳日报官方微博粉丝量翻番,达到233万人次。深化与人民日报全国党媒公共平台、人民网、新华社现场云等平台合作,《春到肖冲村花香客自来》《君山樱花谷 心宽自芬芳》等8部“乡村振兴网媒行”短视频作品,全部被央视新闻移动网精华推荐和人民网《人民视频》首页推荐;《猴宝宝出生2天去世,猴妈妈的举动让人心碎》等多条短视频阅读量超过1000万人次;以襄阳北街为主场景的文明襄阳手绘长卷收获200万+网友点赞;《端午过节,市纪委监委邀你一起PK,你能过关吗?》《1分钟漫话襄阳史》等H5刷爆朋友圈。

三、持续开展“带走写”,在践行“四力”的征途上锻造过硬作风

襄阳日报社党委将作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引导队伍时时处处表现党报的好传统、好作风,持续开展的“带队伍、走基层、写精品”活动。

2019年起,报社党委策划打造“带走写”大走访平台,与“四力”教育实践有机结合,把“带走写”完成情况全面纳入月度绩效考核管理,社领导、编委带队,一人带领一个部室,联系“三个一”,即一个企业、一个村、一个社区,发回一组全媒体报道,在“带走写”走基层中练四力、在“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采访里创精品,目前,此活动正在有力推进中。

以好作风促进好文风养成,采写出更多好作品。副社长、高级记者唐中平同志与社会民生部记者严俊杰结为师徒,在选题方向、题材把握和作品打磨上给予潜心帮助,并多次深入一线一起采访,根据80后大学生夫妻深山创业的典型事迹采写的通讯《用青春书写“赵湾故事”》荣获湖北新闻奖一等奖,严俊杰也在师傅的帮带下成功转型为时政记者,被报社聘为首席记者,并担当起市委市政府报道专班成员的重任。青年记者黄金晶在采访盲人脱贫典型郭大荣时,多次深入采访对象家里、烟地里、烤烟房里进行实地采访。通过深入贴近地采访,记者的“眼力”拓宽了,“脑力”打开了,报道角度从以前单纯的盲人自强不息,转换到扶贫攻坚中的“扶贫先扶志”,采写的一组《盲人郭大荣自强脱贫、助人脱贫系列报道》荣获今年湖北新闻奖二等奖,郭大荣也被推选为中国好人和荆楚楷模。

四、创新体制机制,在践行“四力”的征途上激发内生动力

襄阳日报社党委认为,践行“四力”,人的因素最关键,用改革利器激活 “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才能为践行“四力”提供基础保障。为此,报社一方面开展全员竞聘选岗,把优秀人才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让干事者有位。另一方面,对组织架构进行大幅调整,让干事者有舞台。撤销襄阳晚报编辑部所属的各个部室,将日报、晚报、网站新闻的采编、划版、安检人员打通使用,新成立5个全媒体新闻采访部门、3个编辑出版部门、5个数媒工作部室。同时,首次建立起了全报社一体化的绩效考评体系,为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创造了公平公正的环境。

猜你喜欢

日报社四力襄阳
襄阳市第七中学
襄阳销售打响春耕攻坚战
2019年de第一场雪
以“四力”赋能报道 把新闻提“鲜”变“活”
用好“四力”法宝 “走”深新闻一线
增强“四力”靠什么
梦幻老君山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集体“失忆”
坚持改革创新 强化履职尽责——襄阳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