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心聚力狠抓落实 加快建设海南中心花园

2019-11-17刘蔚

今日海南 2019年3期
关键词:白沙生态工作

文|刘蔚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策落实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至关重要。白沙黎族自治县深入总结2018年各项工作,充分研判新形势、新要求,理清2019年新目标、新任务,动员全县上下,奋勇争先、埋头苦干,为加快建设美丽白沙,助力海南全岛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扛起担当、做出贡献。

形成共识,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思想合力

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才能做到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才能落实好各项目标任务。

第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白沙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作为重中之重,结合省委书记刘赐贵、省长沈晓明调研白沙时的讲话精神深研细学、知行合一。做到“四学四到位”,强化日常学,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上做到位;强化集中学,在激发全县干部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勇当先锋、做好表率上做到位;强化研讨学,在联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能力上做到位;强化延伸学,在深入一线、发动群众、凝聚力量、提振士气上做到位。

第二,理清发展目标和定位的共识。定位准,才能思路清、任务明。白沙最基本的县情是农业县、贫困县;最大的特点和后发优势是生态;最突出的特色是黎族苗族文化、红色文化。站在“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理念下,白沙新的战略定位是“两区一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践行区、生态旅游区、生态特色农业基地)。2019年,白沙的中心工作目标要做到“2个好于、2个高于、2个快于、2个优于”。即坚决高质量完成贫困县“摘帽”任务,脱贫成效优于2018年,民生保障水平和群众满意度好于以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全省8.5%的目标、生态环境保护年度目标高于全省预期目标;生态旅游业提升和生态农业结构性调整要快于以往,项目落地实施出效、弥补基础设施短板的速度快于以往;营商环境、政治生态优于以往。

第三,形成“141”工作落实法和“4个1”跟踪督办法的共识。抓工作做到有部署、有跟踪、有落实。全县上下将步调统一,采取“141”落实法和“4个1”督办法去推动工作。“141”工作落实法,即“1”个明确的总体目标;“4”是“四化”,围绕目标把各项工作任务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时限化;对每一项工作任务完成效果有“1”个预期。任务具体化之后,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抓落实上,采取“4个1”跟踪督办法,即县领导对各自分管领域的工作任务要一抓到底,追着问、推着跑;各乡镇各部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第一时间研究解决,不拖不推不放;上级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要一周内反馈结果或进展情况;每一季度要回头看,查漏补缺、总结提炼可推广的经验,在全县内学习推广。

坚定信心,以更加昂扬的斗争精神决战脱贫攻坚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年,也是白沙脱贫“摘帽”年,省委、省政府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建设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的重要前提和底线目标。作为我省唯一的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是白沙的头等大事、首要任务。必须坚定信心,拿出更加强烈的攻坚精神、斗争精神,从三个层面发力,推动脱贫成效再上新台阶。

第一个层面,高质量完成剩余脱贫任务。白沙还有276户885人未脱贫,任务量虽然不多,但大多是因病因残致贫、“等靠要”思想严重的难啃的硬骨头,加上今年脱贫攻坚质量要求更高、推进力度要求更大,绝不允许有丝毫松懈、麻痹大意,必须集中精力、靠前行动。

第二个层面,巩固好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脱贫质量。首先是提升2014年、2015年脱贫户脱贫质量。白沙2014年、2015年脱贫退出2750户10971人,占建档立卡人口的24.8%,这部分群众与2016年后脱贫的群众相比,脱贫质量还需再夯实,要加快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抓好贯彻落实。其次是做好扶贫产业的精准与可持续。深入查摆是否存在产业帮扶不精准,致贫原因与帮扶措施逻辑不对应的情况,全面做好问题整改。对2016年以来国家考核反馈的问题,以及检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没有整改到位的问题,进行再梳理、再整改。

第三个层面,做好政策延伸和共建共享工作。积极探索帮扶政策向边缘人群延伸,实施好共建共享政策,防止新增贫困群众,提高群众的整体满意度。重点围绕群众最关心的住房和产业,一方面,全力做好今年共建共享危房改造任务;另一方面,扎实推动振兴橡胶十条措施落地见效,抓紧成立天然橡胶机构和橡胶协会,加快橡胶工作站和橡胶合作社建立,在每个乡镇打造不少于2个天然橡胶示范基地,坚决把橡胶产业做实做好。

守好绿水青山,为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做贡献

作为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生态核心区,守好绿水青山是白沙最大的职责,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本钱”和核心竞争力,必须以更严的标准“守”、更实的举措“治”、更高的效率“补”,确保生态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

第一,强化“守”的意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化“环境问题是摆在首位的问题”“环境问题大家抓”“生态底线不能碰”的认识,所有领导干部带头抓环保,所有新上项目不允许对生态环境形成增量压力。建好“守”的制度。建立完善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考核评价制度,强化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加快完成“三线一单”编制(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工作,运用好现代化、高科技手段,积极探索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

第二,落实“治”的行动。以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为抓手,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强力推进“两违”整治行动,提前排查,加强巡查,严防源头,拆早拆小。采取强化宣传、有奖举报、实时监控、联动执法等方式,全面落实禁烧秸秆、禁放烟花爆竹、推进气代柴薪等大气污染防治“六个严禁两个推进”工作要求,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工作,确保白沙天更蓝、空气更清新。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县领导要带头巡河,带头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强化松涛水库等重点流域污染治理,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确保白沙水更清。要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老残林”更新、山体修复等行动,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巩固好造林绿化成果,确保白沙山更绿。不折不扣完成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工作,对问题整改开展“回头看”和全覆盖督查,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不反弹。

第三,加快“补”的进程。首先补污水处理设施的短板,完成10个建制镇和233个自然村(农场连队)农村污水治理,完成“两低”整改项目和县城供水旧管网改造。其次补垃圾收集转运硬件设施,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和建筑垃圾集中处置工作。在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上先行一步,率先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工程,探索推动秸秆、畜禽粪便收集、转运、综合利用转化有机肥工作,全面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

高标准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白沙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最大的短板在农村,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建设为抓手,推动五个振兴。

第一,以组织振兴为要。提高基层组织建设质量,筑好战斗堡垒,抓任何工作都会事半功倍。首先注重村“两委”干部能力的培养提升,既要多给村干部压担子,让他们在解决问题中提升能力,也要在困难面前为他们撑腰鼓劲,增强他们的公信力、号召力、带动力,切实培养一批敢管敢治、善管善治的村级组织带头人。其次要抓支部规范化、抓制度落实。要认真组织学习好《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理清自身职责,明确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要通过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推动“三会一课”等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第二,以产业振兴为本。乡村振兴必须要有产业支撑,对白沙来说,产业振兴重点要做好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的文章。生态农业将围绕稳胶扩茶扩药创特色产业的思路,全面落实好“橡胶十条”,发展好“两个万亩、六个千亩”产业,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形成符合白沙实际的“绿色银行”产业体系。生态旅游业,要与培育和挖掘好特色农业、黎族苗族文化,培育文化体育产业、推进3个特色小镇和22个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加快建成一批黎族苗族村落、共享农庄和特色民宿,推进生态旅游发展,让老百姓都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第三,以人才振兴为先。白沙农村青年人才外流是制约乡村振兴的问题之一,当务之急要搭建好青年人才回流农村的平台,为农村注入发展活力。要用好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规划好乡村发展蓝图,谋划好一批发展项目,带动一批党员干部,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让农村更有发展舞台,吸引一批外出创业人才、青年人才回流农村。要用好村“两委”干部定向考入公务员、事业单位的政策,让农村更有发展空间,吸引一批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发展。

第四,以生态振兴为基。做好生态补偿政策落实与打击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机结合,让群众尝到保护生态的甜头,让少部分不守规矩破坏生态的人受到惩罚,逐步转变理念。要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突出抓好“三清两改一建”,引导村民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

第五,以文化振兴为魂。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保护传承好黎族苗族民俗文化,培育挖掘好农耕文化、红色文化,丰富乡村建设文化内涵。结合社会文明大行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村民文明素质,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起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老百姓幸福指数

发展的最终目的、最后落脚点是增强群众的获得感。白沙民生事业历史欠账较多,群众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需求更为迫切。白沙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到民生,加快补齐社会事业发展短板。

第一,加快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两校一园”工程,稳步推进县一小搬迁工作,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水平,让每个白沙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借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托管县人民医院的契机,加快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联体改革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结合实行基层卫生人才编制“县属乡用、乡属村用”制度改革,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高白沙整体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确保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第二,加快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扎实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加快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深入推进文化体育惠民工程建设,开展好文化惠民活动和群众性文体健身娱乐活动。特别是要加大民俗文化挖掘力度,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把独特的黎族苗族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打造具有黎苗风情的民宿和旅游景点,留住传统民俗文化记忆。

第三,全面深化社会综合治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首先就是对和谐安定社会环境需要的日益增长。构建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关键在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平安白沙。要以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目标,推进综治中心、雪亮工程、网格化服务管理“三位一体”建设。

猜你喜欢

白沙生态工作
“生态养生”娱晚年
白沙水库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白沙涧
不工作,爽飞了?
白沙水库
我要出舱工作
再说还有工作忙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