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市场开放和监管对海南建设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的启示

2019-11-17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调研组

今日海南 2019年3期
关键词:自贸港试验区海南

文|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调研组

为调研了解英国在市场开放和监管制度等方面的情况,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委外事办”)有关同志利用参加2018“双百工程”赴英国培训班契机,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区域研究中心、英国经济事务研究所、伦敦大学、旅游机构、企业等负责人,就海南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问题做了交流探讨,初步了解英国在市场开放等方面的情况。

英方专家对中国以及海南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观点梳理

在与英方专家交流中,英方机构和人员普遍积极评价中国以及海南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英中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学峰认为,海南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建设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立法先行是自贸区成功的国际经验,海南必须在法制框架体系内改革开放,健全法律体系,推动建立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他还提醒,在扩大金融等领域开放的同时,要特别注意防范和化解风险。

英国经济事务研究所(IEA)高级顾问Victoria Hewson表示,英国对中国建设自贸区很感兴趣,该所组织了一个团队对中国自贸区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国对外商投资虽有放开,但开放度还不够。与欧盟一些国家相比,中国自贸区负面清单仍然过长;对海南将建设中国特色自贸港,他们表示了极大振奋,相信这将给海南带来更多发展机会。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人类学与社会学学系主任Tom Selwyn表示,海南作为一个国际旅游岛,在自由贸易方面应发展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但海南现代服务业面临许多短板,应培育更多市场主体,引入更多大企业参与海南旅游市场开发、产品设计。

英国游艇协会国际事务发展经理Richard Selby表示,英国邮轮游艇产业非常发达,对外国游艇进入本国市场无门槛限制;海南要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大力发展游艇产业,必须在水域开放、市场准入这一块放开,才能让外国游艇跨境自由流动。

英国旅游业目的地营销集团公共关系和国际代表Philip Cooke反映,海南在英国旅游促销方面还存在旅游产品知名度和可视化程度不高、英文旅游服务信息偏少等问题,很多英国游客宁愿选择去地中海。他建议,海南要加大与英旅游机构、旅行社的合作,提升海南旅游产品的知晓度。

英国在市场开放和监管等方面的经验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是全球的金融、贸易、展会、航运和旅游文化中心,在市场开放、监管和发展自由贸易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加强法律体系建设,投资环境优越宽松。英国作为全球第三大外商直接投资目的地和第一大国际金融中心,连续多年在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中名列前茅。其法律体系健全,商业环境清廉,政府政策公开透明,各项收费明码标价,“吃拿卡要”现象鲜有,公共服务高效,审批流程便捷。从2011年开始,英国政府在英国最中心的城市集中设立28个企业区,实行企业生态圈建设,区内企业享受100%外资所有权,区内政府通过推行低税政策、行政权力下放、提供便利化公共服务、投资完善区内基础设施等吸引企业集聚。

完善制度设计,鼓励金融行业先行先试。金融产业是英国支柱产业之一,英国作为传统金融大国和科技创新强国,近年大力推动金融科技发展,相关产业已初具规模并居全球领先地位。2016年英国金融科技企业市值约200亿英镑,产值66亿英镑。全球金融科技100强企业中,美洲占40家,亚太地区占22家,而英国独占18家。据分析,一是健全机构设置。英财政部任命金融科技特使专司此事;组建专门委员会,完善监管规则;金融行为监管局设立创新中心,搭建监管部门与企业沟通桥梁。二是鼓励先行先试。在英政府支持下,英ZOPA等三大P 2P借贷平台自行组织成立全球第一个P 2P行业协会,有效规范并推动产业发展。三是扩大市场准入。通过修改金融业现行规定,扩大市场开放度,加强金融业竞争,放宽新企业进入金融市场限制。

加强行业治理,创新市场准入和监管制度。一是在英注册企业高效便捷,目前英国公司注册都通过在线完成,实行“不见面审批”,一般1-2天内就能收到确认邮件,邮件中提供公司登记号和相关证书,公司注册全免费。二是外商准入限制少。除国防、安全等少数敏感领域外,英国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准入限制很少,操作环境高标准全透明,企业融资成本较低。三是实行市场主体退出机制。企业需要每年向公司注册署提交年度综合报告,包括财务、税收、环境和劳动者权益保护、社会责任等内容,如不及时披露或造假,将面临严厉处罚或清退出市场。四是改进监管技术手段。支持并资助企业利用云平台、云技术、大数据、监管报告系统与会计软件对接等新技术,在保障监管标准的同时,提供更便捷高效的监管手段。

几点建议

建设海南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是重大国家战略,也是海南重大发展机遇。当务之急是要从制约海南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抓住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形成一批重要成果。为此,我省可学习借鉴英国有益经验,进一步拓宽思路,创新举措,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加大商事制度改革力度,推进“多规合一”下的“证照分离”和“零审批”。当前虽然开办企业门槛降低、手续简化、效率提高,但制约企业发展最大困难的证照数量繁多、“准入不准营”“领照易领证难”问题仍突出。英国经验表明,开放便捷的市场准入,能够吸引各国企业集聚,提升地区经济竞争力。建议海南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在统筹推进“多证合一”和“证照分离”上下功夫,除涉及安全等敏感特殊领域外,我省许可类的“证”可采取取消或备案、告知承诺等方式,让企业在领取执照后能尽快开业经营。

大力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创新自贸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建设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既要放,也要管。因此,如何监管显得尤为重要,这好比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让企业不敢以身试法、心存侥幸。比如,英国实施“监管沙盘”试点,建立健全信息披露申报和奖惩机制对企业监管就非常有效。建议我省探索智能化监管模式,利用大数据等手段开展网上监测监管,进一步扩展市场监管覆盖面,实现对随机抽查未覆盖主体的有效监管;同时及时公开企业违法违规信息和检查执法结果。

用好海南特区立法权,为海南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提供重要法制保障。国际上,自贸区建设的一条成功经验便是必须法治先行,在法治框架内深化改革,才能有法可依,才能获得最大自主权。海南建设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改革创新必将面临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天花板”的问题。为此,我省应发挥特区立法权优势,加强与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等沟通,尽快研究出台《海南自贸区(港)条例》,从战略定位、管理体制、投资开放、贸易便利、税收、监管等各方面予以规定,为海南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猜你喜欢

自贸港试验区海南
术业专攻,奋力耕耘 努力做好自贸港皮肤科学科建设
奋楫海之南 扬帆自贸港
海南:以“大开放、大改革”促进自贸港建设“大发展”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18个自贸试验区
文旅融合背景下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定位问题
各试验区先行先试 探索创造模范做法
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展望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