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外交话语体系中的“地缘政治”
2019-11-17
中国外交话语体系中的“地缘政治”:变迁与特征
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地缘政治”极少出现在外交话语体系中,而从20世纪80年代到当前,“地缘政治”在中国外交话语体系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每个阶段又有着不同的特征——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中国外交话语体系开逐渐出现“地缘政治”一词,且基本上使用的都是它的中性政治寓意;从21世纪初到2012年,“地缘政治”在中国外交话语体系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使用,甚至一度有可能发展成为主流的战略性概念,但这一时期它的负面政治寓意也开始显现出来;从2013年至今,“地缘政治”一词在中国外交话语体系中经历了从较多正面和中性政治寓意到较多负面政治寓意的调试过程,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上台之初,“地缘毗邻”、“地缘文化”和“地缘经济”等具有正面政治寓意的词语广泛地出现在国家领导人的正式讲话中,但是自2015年后,“地缘政治”在中国外交话语体系中的负面性政治寓意陡然增多,“地缘政治”几乎完全成为负面性词语。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划清“一带一路”与“地缘政治”的界线,在这一点上,“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被理解为零和博弈、干涉他国内政、领土和资源冲突、大国谋求权势扩张和势力范围、争夺全球或地区主导权以及大国的权力竞争和对抗等;二是“地缘政治”常常被用来描述当前世界形势中消极的一面,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和全球性问题方面,它被放到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对立面上,与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和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具有正相关性。可以说,“地缘政治”一词不仅始终未能成为中国外交话语体系中主流的战略性概念,而且当前中国外交话语体系又表现为强烈地拒斥它。
拒斥之因分析
本文认为“地缘政治”之所以被当前中国外交话语体系所拒斥,其主要原因有四:首先是因为“地缘政治”这个概念歧义过多且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其次是因为外交话语要发展为外交话语权和国际话语权需要特殊的概念作为支撑,而“地缘政治”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再次是由于近期中国的对外政策和行为呈现出了一定的地缘政治色彩,在外交话语中拒斥“地缘政治”可以增信释疑;最后是由于地缘政治因素的效用被各种新因素、新条件所削弱,古典地缘政治逻辑和思维是否还能适应当代和未来存在着较大的疑问。
就第一点而论,“地缘政治”已是个被严重滥用和色彩化的概念,由于德国大陆古典地缘政治学过多地参与到纳粹德国的对外扩张,而它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又被逃离到美国的德国政治学家们过度地负面渲染,以至于该学说被普遍认为是纳粹德国扩张的指南。在“二战”结束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地缘政治和英美古典地缘政治学被不加区别地与德国大陆古典地缘政治学混为一谈,“地缘政治”由此也背负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
由于古典地缘政治学(特别是德国大陆古典地缘政治学)鲜明的理论风格和曾经巨大的政策作用亦给受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经过不断地社会化后,即形成了所谓的地缘政治世界观和世界秩序,这种世界观和世界秩序目前还只是一种印象式的存在,它的根源正是古典地缘政治学及其逻辑和思维。该世界观大致认为世界政治的主线是大国政治,大国之间的权力竞争和博弈是命定的、永恒的,大国为了在这些竞争和博弈中巩固安全、扩大权势,就应该以各种方式(如联盟、干涉、控制、兼并等)在其所在区域内建立主导权,从而世界被分裂为若干以大国为中心的相对均势的区域集团。地缘政治式的世界秩序基于这种地缘政治式的世界观而形成,在这种观念和秩序中,国际合作、多边机制、国际法和国际规范、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等要么居于次要地位,要么被弃置一旁。因为地缘政治有如此复杂繁多的歧义和沉重的历史负担,“地缘政治”一词不只在多数西方媒体中是个负面词语,在学术领域,地缘政治作为一个概念和理论,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对其大加挞伐;古典现实主义也认为它是地理决定论,从而将其斥为“伪科学”;新现实主义则极少论及“地缘政治”,它的核心概念“极”是一种脱离地理空间意义的抽象的权力存在;而在承受较多诟病的进攻性现实主义中,“地缘政治”却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就第二点而论,虽然“地缘政治”具有较强逻辑性和学术性,且属于国际“共有知识”,用“地缘政治”一词与美俄等大国的决策层进行沟通,相信对方不会再抱怨中国外交话语太大太空、听不懂,甚至可能还会增进彼此的理解与互信。但是,人们普遍理解的“地缘政治”往往就是古典地缘政治学,首先它只是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欧美学者基于偏颇的西方历史经验归纳出来的理论学说,它所关注的议题囿于军事和安全领域,它所研究的主题局限在欧美强权的权力竞争与博弈上,它所服务的也只是若干大国的利益和权势,因而它既不具备包容性和时代进步性,也不能反映中国外交的政治基础和国际社会的政治共识。其次,它还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歧义繁多、寓意复杂,它其中的德国大陆古典地缘政治学留给受众的印象最深,使他们在各自的印象中把地缘政治想象为一种不平等、不公正、充满危机和冲突的世界秩序,在这种秩序下,霍布斯文化又占据了主导地位,国家都变成了马基雅维利式的国家。因此地缘政治在当代国际媒体和学术研究的主流中声誉欠佳,如果“地缘政治”以正面形象高调出现在一国外交话语体系中,那么这就有可能会妨害到该国外交话语体系中伸张正义和公平的一面,使其难以占据国际话语的道德高地。最后,“地缘政治”是个外来词语和概念,并不能体现和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先进理念与独特智慧,同时,古典地缘政治学还被马列主义批判为资产阶级狭隘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因而难以见容于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
就第三点而论,目前“一带一路”建设倡议以及中国当前的一些对外行动被国外的某些分析者从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角度误读得比较严重,这些误读会加剧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的疑惧,从而对“一带一路”建设造成实际上的重大破坏。面对这些误读,甚至是刻意的扭曲以及它们可能会产生的严重后果,中国自然而然的反应就是要划清“一带一路”与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的界线,澄析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同时在外交话语中批判、拒斥地缘政治,向世界清晰有力地表明中国倡导“一带一路”建设的初心,这是最直接、最明确的一种增信释疑方式。
就第四点而论,地缘政治因素对当前国家安全和发展以及国际关系的重要性似乎正在下降,古典地缘政治学及其逻辑和思维似乎并不能正确解释并指导解决国家安全和发展以及当代重大国际问题。首先,构成国力增长要素的转变降低了地理空间因素的经济意义,而古典地缘政治学及其逻辑和思维所宣扬的领土面积、势力范围和制海权的实际价值也大为贬值。其次,科学技术,特别是军事科技的飞跃极大地削弱了地理空间因素的军事意义,从而挑战了古典地缘政治学中“缓冲区”、“陆权”和“海权”等分析工具与核心概念的有效性。再次,现代国际规范和国际机制的扩展与深化使得古典地缘政治逻辑和思维在当代行使受阻。最后,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经济全球化已经将世界变为了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各国可以通过双边或多边协议而自由地进入国际市场,自由地利用国际资源、资本和劳动力,优化配置各种经济要素,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和收入的增长,进而实现国家的和平发展,这使得古典地缘政治学及其逻辑和思维所推崇的以权力斗争为基调的国家发展方案再难以站得住脚,而且对于日益增多和凸显的全球性问题,古典地缘政治学及其逻辑和思维并不能提供有效的应对方案。
对地缘政治有效性的再探讨
但是地缘政治因素对国家安全和发展以及国际政治的影响真的无足轻重了吗?本文并不认为它们已经完全失效,这些新因素、新条件只是使地缘政治因素的维度变得更广、内涵更为复杂,而且古典地缘政治逻辑和思维仍然在大国的外交决策层发挥着影响。
首先,领土性因素对于一国的经济意义与军事意义确实有所下降,但是,一方面,由于媒体的放大作用和民族主义的普遍存在,领土问题已经超越了它本身的实际意义,而在更高的层面上直接关系到一国的国家尊严和国内政权的声望,一旦问题引爆往往会引发大国之间的战略性对抗;另一方面,既有的国际机制和国际规范目前还难以有效解决海洋上的权益争端与领土性冲突,地缘政治中领土性因素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不是在消退,而是在转移——从陆地转移到了海洋。其次,科学技术的飞跃的确削弱了地理因素对军事行动的制约,但还谈不上彻底摆脱,而对于地缘政治因素来说,科学技术的飞跃所带来的影响则更为复杂,地缘政治因素不同于地理因素,地缘政治博弈也不等同于战争,科学技术飞跃所削弱的是地理因素对军事行动的影响,而对于更宏观、更复杂的地缘政治因素来说,科学技术的飞跃是柄双刃剑。最后,经济全球化目前还只是个动态的过程,它是美国霸权秩序的产物,除此之外它还有三大支柱: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微观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信息技术的进步,但在这四者中,前三者都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各国能够自由地进入世界市场,自由地利用世界资源、资本和劳动力还不到四十年的时间,而仅仅用这三十多年的例子去否定地缘政治因素的有效性似乎还为时尚早。
中国的应对之道
那么基于这种新旧并存的事实,中国该采取怎样的应对之道呢?这可以从知和行两个方面去思考。就第一个方面而论,需要清楚的一点是,外交话语只是外交政策的工具,是外交政策决定外交话语,而不是外交话语规定外交政策。中国外交话语体系高举拒斥“地缘政治”的大旗是明智的,其主要目的是在增信释疑的同时向世界其他国家展示中国与以往大国不同的外交宗旨和追求,以产生吸引和建构的作用。然而中国的外交政策却不能完全拒斥地缘政治,更不宜认为地缘政治因素在当代业已失效、无足轻重。首先,中国应充分认识到美俄日印这四个周边大国的决策层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地缘政治思维定势,认识到它们对所谓的“主导权”、“海上霸权”、“势力范围”、“缓冲地带”和“海上生命线”等地缘政治问题的特别关切,在对这些问题的学理背景和当代效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与它们坦诚沟通彼此的地缘政治关切,这样做达到的释疑效果可能会更好;其次,中国还应认识到作为一个地缘政治大国,本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战略不可避免地会带有地缘政治影响,在承认这一事实的基础上,认真评估其对他国地缘政治利益和安全以及区域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然后再综合分析、判断、施策,以达到政策的有的放矢、进退有度。
就第二个方面而论,地缘政治与全球治理并不是一对水火难容的思维和理念,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国固然应当在外交话语和实际行动中倡导全球治理,而不是引导世界回到古典地缘政治逻辑和思维中,但中国也应当认识到要倡导全球治理,更需要的是倡导国强大的地缘战略能力,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高举“全球治理”大旗的同时,还应一如既往地扎实提高本国的地缘战略能力,特别是在中国的“大周边”区域。从古典地缘政治学来看,中国既是陆权强国和枢纽地带强国,可以成为半个多亚欧大陆上的枢纽;又是边缘地带强国,有望发展成为全球性海权强国。尽管中国仍是海陆复合型国家,但在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地缘战略行为模式和诉求以及影响世界的方式使中国早已不再是1999年陆伯彬所认为的那个“陆权强国”,中国的地缘战略行为模式和诉求以及影响世界的方式更像是海权强国,这一身份决定了中国应当致力于推动经济全球化与引导全球治理体系的改善,它是以后中国应不断坚持和完善的地缘政治身份。同样,具有枢纽地带性也绝不是中国的负担,它有助于中国发挥全球性强国的作用。
基于对当代中国地缘政治特性和身份的分析,本文认为首先中国应在保持战略定力的同时,坚持推进国内的各项改革,提升本国的开放型经济水平;其次,继续大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新旧两种国际机制中都积极发挥作用,并利用多边场合广泛发声,更充分、更扎实地阐释出中国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再次,建设一支功能明确、灵活高效的远洋海军,在不挑战美国海上军事霸权的前提下,量力而行地接手若干美国已不愿承担的海上霸权国的功能和责任;复次,稳步开发和运用本国的枢纽地带性,加快边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大周边”为重点,积极支持边疆地区与周边国家的陆上互联互通;最后,从战略高度重视周边的中、小型国家,主动与它们中的一些国家加强安全合作,然后以它们为基础打造一批以协调和解决多边安全问题为导向,而非以准备战争为导向的周边战略支点国家,使其能在周边安全问题和全球治理上与中国形成密切的战略协作关系,进而建构中国坚实的周边地缘安全依托。
总之,外交话语不同于外交政策和实际的对外战略行为,但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发挥出类似于后两者的实际作用。中国在外交话语体系中拒斥“地缘政治”而高举“全球治理”的大旗是明智的,然而地缘政治因素与古典地缘政治逻辑和思维作为当代国际政治中的一个重大基本事实,中国在外交政策和实际的对外战略行为中不能对其视而不见。中国海陆复合型的地缘政治特性使中国的对外战略行为方式和诉求以及影响世界的方式既可能走类似于英美海权强国式的路径,也可能走类似于俄罗斯/苏联陆权强国式的路径。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其地缘政治身份已经更接近于海权强国,基于这一变化,中国应坚持与完善这种海权强国式的战略行为模式和诉求以及影响世界的方式。在全球层面上,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体系的改善;在大国层面上,中国应充分理解古典地缘政治逻辑和思维的学理背景与当代意义,认识到周边大国对地缘政治的特别关切,善于运用古典地缘政治逻辑和思维与它们打交道;在周边层面,中国应继续扎实提高本国的地缘战略能力,在推进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建设的同时,打造一批与中国经济上高度联系、安全上密切协作的战略支点国家。地缘政治与全球治理不是截然对立的,地缘战略能力的提高是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善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基础,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则是提高地缘战略能力的深远意义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