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教学,画意品悟
2019-11-16白丹
白丹
摘要:从2001年开始掀起第1轮课程改革,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取得了许多骄傲的成果,但是我们也应该客观的认识到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比如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着教学模式僵化、学生学习兴趣较低等问题,已然不能适应新课改背景下对学生的高要求了。语文作为高中教学的重头戏,其关键所在便是古诗词。因此,如何提高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实效是当前教育界所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诗情教学,画意品悟”是古诗词教学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目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对于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提高古诗词教学实效的可能性措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希望能够提供借鉴思路。
关键词:诗情教学;画意品悟;古诗词教学
现如今不可否认的是语文作为我国的基础性学科,不仅可以帮助高中生提高文学素养,而且通过学习语文可以使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文化,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随着诗情教学、画意品悟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出现的次数逐渐增多,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和侧重点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尤其是让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加以利用,能够进一步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兴趣和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使课堂教学更加成功。笔者认为,教师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认真总结课堂实践中的经验,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实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学习兴趣低,学不会语文古诗词技巧,越学不会越不想学习语文古诗词,长此以往学生进入了恶性循环之中。语文古诗词本身具有的抽象性特点难免给学生一种学习枯燥乏味的感觉,若教师上课不能深入浅出,对于本身就没有学习语文古诗词兴趣的他们来说,更容易导致一上语文古诗词课就不自觉走神,不能充分理解和掌握语文古诗词的相关知识,很容易就会对古诗词失去兴趣。试问又有几人可以在这种乏味的古诗词课堂上积极踊跃发言,同学们基本保持沉默或无言以对,即使有时候学生会回答教师的问题,但是多数都不会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质疑。
二、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刘琴在《浅谈古诗教学中的美育》一文中,就曾明确指出“语文教学是实现美育的重要途径,而古诗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首古诗就是一篇美育的教材,可以满足人的精神享受”,并指出古诗的“音乐美、语言美、意境美、形象美”四美特征,故而古诗词的美育教育应当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因此,教师自然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总是陷入困境之中,笔者针对此问题,提出以下几条具体措施。
1.增加审美感知,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
语言之美是古诗词最直接、最醒目的美,而高中生虽然接触传统诗词时间已经不短,然而古典文化博大精深,高中生的鉴赏能力仍旧有限。面對意蕴深远的古诗词,往往难以解读其深远含义,语言之美便成为高中生感受古诗词的重要方式。比如在学习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春水比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将诗人的离愁用明确的方式变现出来。面对这样的诗句,高中生更容易理解其含义,从语言之美感受情感之美。
2.培养审美鉴赏,欣赏古诗词的意境美
我国的古诗词向来重视意境之美,诗词自古以来就以其营造的动人意境为人所感叹。如在杜甫的《旅夜书怀》中,“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短短两句,便刻画了令人难忘、印象深刻的画面,微风吹拂着岸边枯萎零落的细草,桅杆高耸的小船孤零零的停在岸边。星空低垂,原野显得如此辽阔,月光照耀着奔流的大江。广阔雄浑的意境与诗人的孤寂交相辉映,情景结合,引人深思。作者的情感往往通过意境表现出来,通过对诗词意境的把握,学生可以深入品鉴作品内涵。
3.丰富审美内涵,体验古诗词的情感美
中国古诗词以语言为肌、意境为骨,情感才是其不灭的灵魂,注重自我内心感受的抒发。高中生学习古诗词的情感类型主要包括咏景思乡、相思惜别、爱国怀古、伤世感时等几大情感类型。例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对友人思念、命运哀叹,《虞美人》的思国之痛等等。在体验这些古诗词的情感时,教师在引导学生体验诗歌情感时,要注重对作者创作背景的介绍。比如同为唐代诗人的李白、杜甫,诗词却给人以截然不同的感觉。这主要是因为二人所处唐朝时间段不同。盛唐的李白诗篇豪放飘逸,唐末的杜甫诗句沉郁顿挫。这样引导学生品读诗句,在感受诗词情感的同时,激发学生对历史、对文化的沉思。
结语
总之,古诗词以其精美的语言表现出来了中华文化的精华部分,对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增进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想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需要我们运用诗情教学、画意品悟的方式,相信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必定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储艳.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对高中诗词教学中的意象教学的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5 (28):90.
[2]赵阳.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的意象教学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5 (13):9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