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体能训练为核心的高校田径训练方法的优化与创新实践

2019-11-16段炼娥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创新实践体能训练优化

段炼娥

摘  要:体能训练是高校田径训练的核心,田径项目受到人们关注越来越多的,因此体能训练在田径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目前,高校体育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但是高校田径教学模式依旧单一,教学方法创新性不足,导致学生田径体能训练效果参差不齐。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体能训练在高校田径体育教学中的作用,结合目前高校田径体能训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与实践策略,供高校体育教师参考。

关键词:高校  田径训练方法  体能训练  优化  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8(b)-0008-02

1  以体能训练为核心的高校田径训练现状

在高校田径运动教学中,体能训练能够直接反应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训练水平和耐力,因此体能训练在高校田径训练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体能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在田径运动中保持良好心态。随着我国田径体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在我国著名田径运动员刘翔、苏炳添等在世界大赛中取得的好成绩背景下,我国体育教学事业对于高校田径教学要求逐步提升,一定程度上给学生施加一定压力,但是通过体能训练为核心,能够转换学生田径运动训练视角,保持良好训练状态及心态。

其次,体能训练是发展田径各项目训练的前提。高校田径运动所包含的项目类型多,例如长短距离跑、投掷项目、跳高,跳远等,同时,田径运动项目训练又包括智力水平、心理状态、技战术等,通过体能训练能够改善运动的协调性,提升身体状态和身体机能[2]。

最后,体能训练能够降低田径运动中发生伤病的概率。体能训练对于田径运动预防性损伤具有重要作用,还能够提升田径运动过程中平衡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以体能训练为核心的高校田径训练教学方法创新及优化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逐步深入,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加强高校体育教学力度,提升和改善体育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田径运动作为普及率高的体育项目,高校考核的重点方向侧重于体能状态,如耐力与训练的强度。但是在实际高校田径训练教学中,很多学生学习兴趣及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主要由于单调的体能训练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鉴于此,应创新田径体能教学方法,并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不断优化,深入理解以体能训练为核心的田径训练要点,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其全面可持续发展[3]。

2.1 丰富教学内容,实行多元化训练

体能训练是田径运动训练的“硬件”,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在田径训练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同時应转变以教师为教学主体的田径教学模式,加大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教学,将教学的主体归还给学生,丰富教学内容,实行多元化教学模式。以体能训练为核心的田径训练方法的创新应紧紧围绕学生心理、年龄特征及运动水平,制定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例如顺口溜的在田径训练教学中的渗透,充分利用趣味性游戏环节,将田径体能训练的内容融入其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110m跨栏项目为例,此项田径运动对于学生的身体平衡性、柔韧性和爆发力等要求较高,注重动作技巧化,但是由于日常训练枯燥,且学生对于110m跨栏的技术动作认识不足,导致训练过程中易开小差[4]。这时,教师可以针对体能训练和110m技术性训练的要求,编写一段顺口溜,以分组的形式,让学生组队记忆,最后进行顺口溜接龙比赛,看哪个小组说的最为顺畅。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容易的理解110m运动技巧,同时也能够加强与同学之间的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110m跨栏田径训练中。再比如,在长跑训练中,最为关键的是储备体能,但往往因为意志不强,导致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室内课堂,播放一些著名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视频,刺激学生长跑锻炼的欲望,唤起学生应用的运动激情。通过以上举例分析说明,创新田径训练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在田径训练中收获快乐,对体能训练产生浓厚兴趣。

2.2 结合经验,创新田径训练教学方式

教师应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认清高校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心理成熟度,并圈定出高校学生对于以体能训练为核心的田径训练认知范围和程度,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和表现的欲望。因此,结合此对学生心理特征的分析,创新田径训练教学方式。虽然高校学生的心理日渐成熟,但是他们更愿意以开展游戏的方式与教师、同学等展开交流和沟通,此时教师可以营造游戏教学氛围,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枯燥与单一,并能够让高校学生养成长期参与田径体能训练的习惯。例如,可以将游戏教学与田径体能训练教学内容相结合,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铁十字”比赛,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比赛的过程中,得到体能训练,充分认识到体能训练在田径训练教学中的作用,不仅增加了田径训练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能够使得学生之间的训练配合更加默契[5]。再比如,再次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班级同学按随机分配的方式分成若干小组,开展追赶与接力比赛,由教师制定相应的比赛规则,在此项教学比赛中,主要培养学生田径运动中所重视的团队合作能力、应急反应速度、耐力、跑步速度等,通过完成对于耐力的体能训练,最大限度的展示学生田径训练中所具备的能力。

2.3 构建训练体制,创新教学评价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训练教学都应具备规范化训练体制,这是保障体育项目训练教学正常开展的基本保障,高校体精训练教学也不例外。基于体能训练为核心的田径训练在我国兴起的时间并不长,正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应加大对田径训练体制构建的力度。值得注意的是,国外对于田径训练体系的构建相对完善,可以借助于国外优秀体能训练体制,再结合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现实状况,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制定完整的田径体能训练教学体制,充分激发学生训练潜能;同时,还应创新教学评价,制定严格、规范的考核制度,对于发现的具备一定运动天赋的学生要重点进行培养。此外,在创新教学评价中,将学期末的最终考核分散到日常每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日常参与体能训练的表现作为自己获得的加分项目。这种评价方式公平公正,增强学生田径体能训练的自信心和兴趣。同时,教师可以针对每堂课学生的表现,给予一定的记录,这样也可以让教师对每个学生的田径体能训练状态有所掌握,为布局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奠定基础。

3  结语

综上所述,田径体能训练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建立密切的师生教学配合关系,以体能训练为主,丰富田径训练内容,创新训练教学模式,构建规范化的体能训练体制,注重实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实行特色化的高校田径体能训练教学模式,为提升高校学生整体素质和体能素质提供教学参考,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涛.高校田径径赛项目体能训练的教学优化方法[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16(16):116-118.

[2] 高校田径教学训练中体能训练的要点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6):51,53.

[3] 我国高校优秀800米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以第13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甲组800米跑运动员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14.

[4] 金宏伟.浅探高校田径教学训练中体能训练的要点[J].艺术科技,2016,29(4):386.

[5] 对不同时期我国田径优势项目训练理念和实践的审视与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3):118-124.

猜你喜欢

创新实践体能训练优化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策略的分析
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理念创新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实效性视角下对警察体能训练的思考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