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食绘
2019-11-16
入秋了,天气却并不见凉爽,凉食小吃依旧是许多人的心头好。那一口口清爽利落的味道,从舌尖连着心间,满满都是亲情、乡愁和岁月的味道。
一口凉凉送给你文_ 陈实台风来上海逛了一圈,掀飞了我一个花棚顶,它离开后,太阳依旧炙烈。广播里传来一首《凉凉》,燥热的我正跟着曲调随便改词哼唱:“入秋天未凉,雪糕落地成浆,你在冰箱眺望,耗尽所有目光,没可乐啤酒喝光……凉凉食物为你思念成河,化作西瓜滋润着我……”
这两年,谁若遇不顺,别人常戏谑地说“一首《凉凉》送给你”,意思就是“凉了”“完了”。我今天却是一口凉凉送给你,跟你讲几个极富湖北特色的凉吃美食。
湖北宜昌有一种消暑小食叫“凉虾”,一些吃货在四川吃过也不为奇,宜昌却是发源地。它是一种面食。宜昌至今流传着关于“凉虾”
的小故事。很久以前,宜昌南津关长江边住着彭氏母子,严寒之际,病重的老母想吃虾,于是孝子卧冰以求,照例白胡子老头降临,授以面粉制虾之法,其母食后痊愈,此物因而被称为“孝子凉虾”。
从小故事可见,凉虾与虾肉制品无关,是像虾的小面条,有点类似于陕西的“面鱼子”。这种形状与它的制作方法有密切关系。基本食材是面粉中掺入适量米粉,加水入锅搅至糊状,再放入漏勺,下面用一盆凉开水接住,一滴滴黏稠已熟的米粉糊落入水中,自然形成一个个“蝌蚪状”面条;再化一块老红糖,浇上糖汁加入冰块,就是一碗香甜可口的“凉虾”了。我多年前曾见过正宗老法的摊子,调制凉虾的水是宜昌本地的石灰水,这种水搅出来的面洁白有劲道,特别有解热祛暑的功效;漏勺则由半个大葫芦瓢制成,小孔密集,因为用得久了,葫芦颜色褐黄,米凉虾随着搅动滴滴落下,端上桌时软糯清爽、滑嫩细腻、颗颗饱满,入嘴时清凉跑动,舌尖甜蜜、舌根舒适,真是夏季良伴。
在湖北竹溪县,人们夏天有吃“冷粽子”的习惯。古人说“粽冷不尝”,主要是怕消化不良的人肠胃闹事。竹溪的冷粽子是用特别的碱水做成的“小脚粽”,玲珑可爱。
食材用高山糯米,新采蓼叶(箬竹叶),糯米是头天晚上用碱水(小苏打水)泡过的,煮出来的粽子金黄软香、通透诱人。老人们在夏末秋初总会包一些这种个头小的粽子,放在井水里浸泡着以供孩子们解暑之用。剥开蓼叶时,一股粽叶香令人沉醉,蘸上砂糖入嘴那一刻,硬的糖咬碎在糯滑的米粒之中,凉气入脑入心,甜蜜直达神经末梢。
我独喜欢撒老红糖,只因老红糖沙沙的顿挫感更让我可以慢慢感受这难得的秋凉。
奶奶是包粽子的专家,她包的碱水粽又美又好吃。当年夏天常跑进她厨房,径直揭开钢精锅取粽子大快朵颐。如今世上没了奶奶,也再没了她包的粽子。
外婆夏天更喜欢做糖水莲子羹。小时候常跟着外公在他们住的小学门口等莲蓬。清晨的时候不热,我们在树阴下翘首以待。挑莲蓬的农妇并非每天出摊,要她男人下塘的时候才能采得最新鲜的出来售卖。每次看到她,她都会先塞给我两个叫我剥出来吃,新鲜的莲米(莲子)很嫩,拿掉莲子芯那个苦芽后甜蜜蜜的。外婆说绿芽子最下火解热,但每次我的那一碗总还是去了莲芯的。那时候喝著凉凉甜甜的莲子羹,外公扇着蒲扇给我讲故事的时光也一去不复返了。再回首,发现一口口的凉凉都从舌尖连着心间,满满的都是亲情和乡愁。城市的柏油路太烫,泼上去再多凉水也只能蒸腾出一团怀念和思念的热雾吧!我做的消暑美味文_ 杨周彝冰镇糟花甲盛夏,“赤日炎炎似火烧”,人们胃口欠佳,大鱼大肉和火锅之类纷纷避暑去了,一些冰凉适口的菜肴、点心粉墨登场,这里介绍可为乘凉晚餐增添佐酒下饭的家庭自制美味。
上海人颇爱吃鲜活海贝,如海瓜子、蛏子、蛤蜊、花螺、花甲。
但在盛夏,许多人看见海贝想吃却不敢买。原因很简单,一是炎夏早晨买来的海贝,放到晚上烹煮,海贝死多活少,死海贝难以入口;二是海贝体内有泥沙,如不洗净,鲜嫩的贝肉夹着泥沙,口感极差。因此,盛夏的海鲜摊,许多海贝价格低廉但购者寥寥,比如花甲,现在的售价是每500克约10 元。
我向广东人学到海贝保鲜和去泥沙的妙招,再加以创新,做成一道冰镇糟花甲。
早晨到海鲜摊买1 千克活花甲,注意:必须是摊主养在带冰块的水中,壳口张开,露出一根吸管的。
第一步:回家后准备一口锅,放入冷水,倒进花甲,放1 小勺盐和1 小勺麻油,放进冰箱冷藏室静养2 小时——这是让花甲吐净泥沙的第一招;然后从冰箱取出锅子,用力摇晃几分钟,这是催吐泥沙的第二招;接下来倒去水,用淘米的手法淘洗花甲至水清无沙。经过这两个步骤,花甲肉就彻底洗干净了,此法亦可用于去除其他海贝泥沙。
第二步:把洗净的花甲放入蒸锅,大火蒸15 分钟——这也是我的创新,糟花甲若用水煮,鲜味流失一半,而用大火蒸熟,鲜味最大限度得以保留,此举亦可用于糟基围虾。
蒸锅开盖,所有花甲都壳口大开,露出鲜嫩的蛤肉;放凉后用筷子搛出蛤肉,放入大碗,贝壳扔进厨房的“干垃圾桶”;碗中倒入半瓶糟卤,保鲜膜封好,放入冰箱,晚餐桌上就有一碗冰镇糟花甲了。
这道自创美味不带一点泥沙,咸鲜软腴,冰凉爽口,非常好吃。
胡柚冰茶家里有棵胡柚树,去年秋末硕果累累,碗口大的胡柚结了几百个,太太在犯愁:如何处理?
胡柚不像柑橘,因口感略带苦味,每500 克售价1 元上下,但购者寥寥。许多人不知道,现在颇受欢迎的洋水果西柚葡萄柚的老祖宗就是常山胡柚,是由葡萄牙人在1830 年从浙江常山引种到美国佛罗里达州的。
胡柚富含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16 种氨基酸以及磷、钾、铁、钙等元素,营养价值很高。
其肉质饱满,脆嫩多汁,酸甜适度,甘中微苦,鲜爽可口,可清凉祛火,镇咳化痰,润喉醒酒,是老少皆宜的天然食品。
这么好的自产水果,为什么不能做成胡柚果酱呢?
胡柚洗净,切成四块,剥下果肉,把胡柚皮内的白衣用小刀削除,再把胡柚皮切小块,放入大锅,沸水煮两次以去除苦味,沥干备用。
胡柚果肉挖去果核,剥掉果衣留果肉;粉碎机中加蜂蜜、果肉、果皮打成糊状,装入广口瓶,放冰箱冷藏室,美味营养的自制柚酱大功告成。通常的用量是500克蜂蜜配4 个胡柚。
家里一大堆胡柚,我和阿姨花了整整4 天才做完,一共60 瓶。
太太乐不可支,上班就顺手拎几瓶送同事,家里来客,伴手礼就是自制胡柚果酱。
冬天,玻璃杯舀小半杯胡柚果酱,加入温水拌匀,就是一杯胡柚果茶。盛夏,冰箱取出大瓶,舀出胡柚果酱,放入冷水壶,加冷开水和冰块,就是胡柚冰茶。
家里两个小宝贝幼儿园放学,满头大汗,我把准备好的胡柚冰茶端出,姐姐和弟弟非常爱喝,还意犹未尽地说:“爷爷,我的杯子里看不到冰块!”
于是,每人杯中再加几块晶莹剔透的冰。
糟货度夏文_ 陆伟俊讲到吃糟货,应该先从我学做糟鸡爪的过程讲起。
不知什么原因,每到夏季,超市里的鸡爪价格就会向上浮动,同样浮动的还有熟食店的糟鸡爪。
15 年前盛夏的一天,我专门到上海黄浦区西凌家宅老字号“老同盛”店内的山林熟食柜讨教师傅:“请问,做糟鸡爪除了将鸡爪浸泡在糟卤内,还有什么讲究?”师傅看我诚恳的样子,便将从挑选、冲洗鸡爪到做糟鸡爪的各道工序简单地讲给我听。此后,我有时到饭店吃饭时,除了点冷菜糟鸡爪外,还会有意无意地请教厨师做糟鸡爪的详细过程。
周末上午,我心血来潮地起了个大早赶到超市,先买了一个烧锅,再挑选了1 千克鸡爪,买了两瓶糟卤。回家后马上冲进厨房,先将一个个鸡爪的脚尖剪掉,冲洗干净后放入烧锅,放点黄酒和盐,在水里煮15 分钟,待闻到阵阵香味后便关火;捞出鸡爪冲洗后,倒入事先准备好的冷开水中冷却2 小时,待鸡爪温度低于10℃,将冷开水倒净;将糟卤和冷却的鸡爪放入烧锅,盖上盖子放入冰箱冷藏5 个小时。当天晚上,我将第一次自制的糟鸡爪与家人分享,他们个个翘起大姆指,连连说“真好吃,真好吃”。
值得一说的是,我学会糟鸡爪后,接着学做糟猪蹄。糟猪蹄比糟鸡爪工序更复杂,我在选择猪蹄时,以新鲜的黑毛猪猪蹄为首选,将猪蹄上的黑毛全部拔净后冲洗,再将猪蹄放入开水中煮约2 小时。待闻到猪蹄香味后盛出,冷却后切成方块,浸泡在糟卤中放入冰箱,约5 小时后即可食用。
之后的酷暑天,我又陆续学会了做糟鸡块、糟鸭胗、糟带魚、糟肚子、糟小白干、糟毛豆……
有时我将这些糟货以冷餐会的形式招待亲朋好友,大家边吃边称赞。有的说,糟货好吃,这是上海滩不多见的夏季冷菜一绝;还有的说,糟货是冰啤酒的最佳搭档,有冰啤酒、西瓜、糟货,这个夏天就不用怕了。
蜀地的红苕凉粉文_ 莎菲四川的凉粉有很多种,玉米凉粉、豌豆凉粉、伤心凉粉、绿豆凉粉、白凉粉、川北凉粉……
但我最爱红苕凉粉,因为它软韧滑爽糯的口感是美味中的美味。
红苕凉粉说是凉的,也可以热吃,让冬天里的人们口中满满的糯香。
红苕凉粉怎么做?我经过这几年的学习琢磨和实践,终于能熟练掌握。首先是购买红苕粉,苕粉装一小碗,用冷水搅成浆,水多水少无所谓,重点是要让苕粉完全溶解;铁锅里烧上几碗开水,开水与苕粉的比例为5:1 ;水之后,用干净的大碗舀一些出来,以备不时之需。接下来就是关键时候了,左手端起苕粉往锅里慢慢倒,右手用锅铲不停地搅,苕浆不论浓淡,一入开水便开始变色,粉白粉白的苕浆在右手锅铲的搅动下,不停地变得透明起来。
倒完苕浆,就全力地顺时针或逆时针换着方向在锅里搅动,直到锅里全是一片深色的透明凉粉。
如果有点搅不动的感觉,那就说明开水少了,将备用开水适当倒些进去,手臂的感觉就會好些。也有人喜欢吃特别嫩的,可以多倒些水。总之,水的多少决定凉粉的“老嫩”,多次实践之后,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自行掌握。
喜欢吃“老”点还可以多搅一会儿。别小看这个过程,你会感到手臂酸痛不已。除了换方向搅,我还会换手搅,让双手手臂都得到锻炼。5 ~ 10 分钟后,铲好锅沿的凉粉,倒入无水的大碗里,抖平。冬天吃这个,就可以马上倒入调料。夏天就先把碗放冷水里冷一会儿,再在冰箱里放2 小时。冷凉粉放入调料,吃起来就又饱肚子又凉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