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艾略特《荒原》中生态主义价值观解读
2019-11-16黄昊文
黄昊文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湖南省社科基金外语联合项目(15WLH17)及2017年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7C0685)相关阶段成果。
摘 要:《荒原》是二十世纪英国著名诗人艾略特的作品,诗文中蕴含着极高价值的生态精神,呈现出独特的精神理念,作品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通过明显的象征意义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本文以艾略特的生平简介入手,对《荒原》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概述,深入分析作品中蕴含的生态主义价值观与精神,从生态的角度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荒原》;生态主义;生态价值;救赎思想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9-0-02
引言:
艾略特是近现代著名的诗人,其自身具有较强的诗歌创作天赋,文学艺术功底较强,其创作的作品对当时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荒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整体艺术性较高,蕴含着二十世纪精神文明的发展,充分表达了当时西方民众的精神思想,对人们进行警示与批判。
一、T.S.艾略特《荒原》概述
(一)艾略特
艾略特全名为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年出生于美国,后加入英国国籍,是著名的现代诗人。艾略特属于后期象征主义文学派的代表性人物,对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较大,被誉为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艾略特的家境较为优越,曾进入史密斯学院进行学习,并在1905年进入哈佛学习,自身的文学素养较高,在大学期间艾略特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开始接触了象征主义运动,为其后期的文学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艾略特曾经前往法国学习,接触了当时最先进的艺术文学领域思想,逐渐打开哲学思想的大门,促使其在哈佛学修读哲学博士学位,创作出诸多优秀的作品[1]。
(二)《荒原》[1]
《荒原》出版于1922年,出版后立即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并为艾略特赢得了国际声誉。1948年艾略特获得了人生中最大的荣誉:诺贝尔文学奖,确定了其自身的地位。荒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间产生的文学作品,以世界大战为基础背景,对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进行批判,艾略特以自身看到的战争现状作为精神思想,注重生态主义价值观的发展,通过战后对生态的破坏,传递大量的生态主义价值,为人们解释文明精神的缺失,传递出一种精神文明价值。文章主要分为五个章节,运用象征主义进行描绘,描述现实的残酷,表达一种绝望的精神,对当时的社会主义革命进行批判,并蕴含深厚的宗教色彩,向人们阐述一种生态文明价值[2]。
二、《荒原》中蕴含的生态主义价值观
(一)蕴含的自然生态危机价值
《荒原》中以多样的表现手法进行描绘,对当时社会病态的自然生态进行深入分析,融入作者自身的精神思想,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一定的警示作用。从生态的角度分析发现,《荒原》中蕴含着明确的生态思想,通过战争对生态的破坏表达出一种批判的思想,将二者进行深入的关联,揭示了生态与战争之间存在的关系,分析生态发展中受外界因素而产生的影响。例如,《荒原》诗歌中,深切的描述了当时生态环境表现出的脏乱与混乱,整体处于失衡状态,通过诗人的描述,将生态景象展现给大众,表现出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直接明确最主要的原因。艾略特的观点在于人类自身失去了精神危机,逐渐在发展过程中丧失发展精神动力,在诗文的结尾处诗人用呐喊声警醒世人,希望唤起人类的精神动力,通过自我的精神救赎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尊重自然生态的意愿,营造和谐的环境。诗人运用锋利的笔尖向人们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例如,原本应该是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笔者却表述为在干枯的荒地上的干枯球茎,没有生机的表现,运用大量的贬义词对当时生态景象进行描述,由于受到战争的影响自然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难以展现昔日的生机景象,描述了战争后的残酷。通过《荒原》的表述,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破坏后造成的严重后果,人类将赖以生存的环境作为战争的代价,造成了生机的流逝,通过荒芜的场景为世人进行警告与警示[3]。
艾略特以伦敦城市形象为基础,描绘出一幅战争后的景象,通过残破不堪的战后环境表现出生态环境的哀鸣,如被浓雾笼罩的伦敦桥,展现出伦敦的衰败,战争对生态环境的无情践踏,展现出触目惊心的场景。诗人运用笔尖展现出当时社会的灾难,人类作为万物之灵,肆意的掠夺,造成严重的后果,同时诗文也展现出自身传达的自然生态价值观念,灵活运用讽刺的手法让世人清楚地看到战争后留下的满目疮痍,直达人类的心灵世界[4]。
(二)蕴含的精神生态危机价值
在《荒原》中,艾略特从生态的角度进行分析,直接指向战争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其主要的原因在于人类精神产生的缺失,最终体现在环境方面。实际上,艾略特在诗文中指出,人类的精神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通过战争后环境的变化引导出外界因素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甚至对人类的精神世界与文明世界产生直接的影响,对精神产生污染。例如,在《荒原》中作者对人性的泯灭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述两性关系,人类在两性中逐渐迷失自我,造成了自我信仰的缺失,与野兽一般无二,这种思想对外界产生了的直接的影响,甚至引发了社会危机。“荒原人”的出现主要是对不正当的两性关系进行描述,如小酒馆的女人与丈夫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人性的缺失,没有道德标准进行约束,缺乏精神价值观念,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暗示当时社会的黑暗,对当时社会的不道德伦理的讽刺,尤其是上流社会的关系,呈现出荒淫的价值观念[5]。
《荒原》中阐述了当时人性的泯灭,通过两性之间的关系讽刺当时社会的形态,人们逐渐丢失了自身的信仰,受到腐朽精神的侵蚀逐渐造成人类精神恐慌,通过批判的手法阐述当时社会的腐朽,即使宗教信仰也难以拯救人类精神文明的缺失,只有人类建立良好的精神文明,才能始终坚持生态信仰,注重生态的协调,保证社会生态价值不被破坏,传递出一种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
(三)蕴含的生态救赎思想价值
《荒原》以生态的救赎思想为中心,通过对当时社会背景的分析探索生态发展的重要性,以生态理念价值阐述宗教信仰的作用,在发展中逐渐追求自然,只有实现精神上的满足,才能解决人类的精神问题,将宗教信仰作为生态精神的最终救赎。例如,《荒原》中艾略特一腓尼基人的死亡作为比喻,暗指当时人类传达出的一种死亡观念,阐述一种生态价值观念。艾略特在进行分析过程中,注重宗教信仰的融入,如通过耶稣的复活警示世人,只有建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实现生态观念与精神的融合,在精神思想的影响下可以实现人类的救赎。《荒原》解读过程中可以发现,战争对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只有构建生态文明,才能促使生态环境得到解决[6]。
生态主义价值观的分析,发现《荒原》中蕴含的中心思想主要是西方生态文明缺失问题,蕴含着艾略特自身的生态精神,以战争为背景,通过战争对生态环境與文明产生的影响,深入挖掘当时社会中潜藏的问题,探索人类产生的欲望,只有从精神上得到救赎,传递出一种生态价值观念,才能满足当前发展的需求。
结论:
综上所述,《荒原》自身具有较强的象征性色彩,蕴含有深刻的批判精神,向人们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病态,以批判讽刺的手法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良风气,并通过生态环境现状传递一种生态价值理念,如何对人类的生存条件进行保护是重点,人们需要进行深刻的反思,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实现生态的平衡与救赎。
参考文献:
[1]刘馨潞.荒原美学在西部城市雕塑中的诗意表达[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14(05):71-72.
[2]陈玲.荒原与文明的融合——论《呼啸山庄》的理想文化人格[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9,17(02):127-132.
[3]杨玉华.英美文学“荒原”情结代表作——以《晃来晃去的人》为例[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9,21(02):85-87.
[4]杨深林,邱晶.地狱诗篇之彼岸救赎与此岸抵抗——论T.S.艾略特《荒原》与鲁迅《死火》对佛教“火”意象之改写[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9,39(01):32-40.
[5]熊华霞.英国诗人T.S.艾略特《荒原》中生态主义价值观解读[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8,31(24):170-171.
[6]刘向同.自我理想·复杂人性·悲剧命运——论《洒满月光的荒原——荒原与人》的多主题[J].名作欣赏,2018,12(32):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