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核心素养培养 开拓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新思路
2019-11-16赵欣艳
摘 要:在古诗词教学中,大多数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仅将着眼点放在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以及基础能力的培養上,忽略了对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的培养,忽视了职业发展对学生的要求。文章作者将结合教学实践来谈谈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古诗词教学的一些新思路。
关键词:中职;语文;核心素养
一、诵读诗文,读写结合——生活必备语文素养
诵读可以说是在古诗词学习中的一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要想使学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素养得到提升,那就要求教师,除了引导学生体会和领会古诗词语言特色及技巧等,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相关语言知识用于实践,也就是做到读写结合。
古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语言节奏分明,它们还饱含着作者浓厚的思想感情,蕴含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因此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诵读,使学生在诵读中感悟诗词美感,体会作者情感。
例如,在学习《雨霖铃》这首词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利用教学平台中的通关小游戏疏通字词,并且观看朗诵视频《雨霖铃》,同时利用“为你读诗”软件录制朗读音频。这些课前准备为课上的初读感知奠定了基础。课堂教学中,我通过初读、美读、情读等环节,让学生通过朗读从不同角度体会作者的感情。同时教师可以进行示范朗读。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会和学生一起欣赏《经典咏流传》中优秀的古诗词吟诵曲目,这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感受古诗词美的能力。
在教学古诗词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语言方面的知识实际应用。例如,在学习完《念奴娇·赤壁怀古》后,笔者事先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将这首词编写成课本剧。有的组别剧本中写下了这样的文字:“书僮:大人,您心中苦闷,小的知晓,可要看开一些。苏轼:虽有寂寞,穷愁潦倒,但来这里,不正是消遣愁绪么?”通过这些训练,既能深化学生对诗词文本的理解,又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赏析鉴赏,感悟意境——职业拓展语文素养
在文学作品中,我们通常把融入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叫做意象。由无数个意象构成的审美空间就是意境。古人在创作作品时,十分注重意境的创设和营造。通过情景结合、虚实相生的意境,引领读者去体会诗人情感,进而产生共鸣和共振。
在柳永的《雨霖铃》的下阕中,主要写作者与恋人离别后的痛苦。“清秋”对应“寒蝉”,“寒蝉”历来是悲凉的代名词,这更衬托出来词人自己的离情比古人更深。清秋的晓风是凉的,“月”前着一“晓”字,境界全出,更衬托了词人当时凄清悲凉冷落的心境。
因此,作者在带领学生品味、鉴赏诗词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来体会作者从意象到意境的塑造过程,同时结合个人的联想和想象,体悟诗人情感,感悟意境。
三、拓展延伸,联系专业——职场应用语文素养
中职学校教师在教学古诗词单元时,还要在学生学习时,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同时注重与专业相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仍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苏轼所游赤壁与三国古战场赤壁并不是同一地点,苏轼也不可能不知道这一事实,那么其意显然是在于借题发挥,述史咏怀,从而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郁闷之情。在学习完《念奴娇·赤壁怀古》后,因为所教授的是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所以我在课下布置了一个作业,即进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课文插图再设计,这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职业体验。
参考文献:
[1]周美华.挖掘核心素养内涵,明确语文教学目标[J].中学课程资源,2019(2):38-39.
[2]陈易海.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9(2):75-77.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基于语文、数学学科的中职生核心素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JZY17110)。
作者简介:赵欣艳(1982—),女,河北永清人,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