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导入环节的优化措施
2019-11-15李江涛
李江涛
摘 要:一个好的开始可以帮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情境,便于学生自主迁移所学知识去解答新知,延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周期。因此,高中化学教师要重视课堂导入教学,关注高中生在化学课堂教学开端的思维状态、学习情绪、学习行为等等,以便让高中生及时展开化学分析、化学建模与化学创新,促使课堂教学真正实现有效教学。本文将从利用问题导入化学教学、利用生活导入化学知识、利用实验导入化学探究三个角度来分析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如何优化课堂导入教学活动。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导入;优化措施
在常规的高中化学教学中,一节课的知识数量是评价课时效益的基本标准,所以高中化学教师很少会把时间与精力花费在课堂导入的设计与实施任务上,而是一直都在努力讲授、解释化学新知,致力于优化学生的知识储备。然而,这种看似十分紧张、集中的教学活动却并不利于促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因为高中生的注意力集中周期是有限的,而且也难以保证自己可以随时进入化学学习状态。当高中生无法顺利展开化学思考与探究时,便需要高中化学教师借助课堂导入教学活动来优化学生的学习效益。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必须要重视课堂导入,帮助高中生调整学习状态。
一、利用问题导入化学教学
问题,是最易于引起学生思考的教学因素,但是由于一直在追赶教学进度,高中化学教师要么不会提问,要么便会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象征性地提问,根本无法保证学生可以进行自主思考。对此,高中化学教师要认真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合理、开放的化学问题,由此导入课堂活动,保证学生可以带着疑问、悬念去学习化学知识。由此,高中生为了满足自身的认知欲望,便会自觉展开化学阅读、思考与表达。
就如在“化学能与热能”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了冬天北方居民会使用暖气来取暖的现实现象,据此提问:“暖气是怎么产生的?”根据自己的了解,学生可以回答:“通过燃烧煤炭、天然气等能源来获得暖气。”接着,笔者再提问:“将这些能源转化为‘暖气是发生了什么样的化学反应?”有一些比较机灵的学生回答:“这是因为将化学能转化成了热能。”也有部分学生指出:“发生了放热反应。”这些问题都逐步引导学生逐渐进入到化学思維状态之中,而这就便于笔者及时导入本课知识,所以待学生说出“放热反应”之后,笔者便立即引导学生学习了本课知识。
二、利用生活导入化学知识
虽然化学学科是以物质的分子、原子及其平衡变化等抽象知识为中心的,但是这些知识本身也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一般规律,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导入环节,如果我们可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借助生活来思考化学知识,那么也必然可以优化学生的化学理解与探究效益。因此,高中化学教师要积极整合生活资源,以生活现象、实物等资源导入化学课堂,便于学生积极调用个人认知储备。
就如在“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现了大海景色,借此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大海的认识。通过过往的学习,学生们都会大海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海水资源十分丰富。另外,也有部分学生曾经在家长的陪伴下观赏过海景,所以也能较为全面地说出海水资源的种类。借此,笔者告诉学生,大海既是大自然的瑰宝,同样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积极影响,改善了人们的现实生活。这就直接引起了学生的思考,使其渴望了解海水资源的利用情况。由此,笔者便可顺利导入新课,促使学生积极学习化学知识。
三、利用实验导入化学探究
实验是化学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验证化学结论、现象与一般规律的重要方法,所以丰富的实验活动也是导入化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值得一提的是,化学实验还可以切实丰富学生动手操作的经验,更易于学生形成完整的思维结构。因此,高中化学教师要积极借助实验活动来导入化学探究,切实丰富学生的直观认识,促使学生自主展开实验探究。
就如在“氧化还原反应”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准备了一块生锈的铁块,借助化学药品与化学仪器还原了铁块,消除了铁锈。在这个直观的实验操作下,本班学生都对这一实验现象感到好奇,渴望探究消除铁锈的实验原理,由此整理出保护金属物质的有效方法。由此,笔者便引导学生通过铁块生锈、苹果发黄等生活现象复习了氧化反应,由此导出了“氧化还原反应”这一课的重要概念,便于学生自主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与实验操作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分析导入艺术需要高中化学教师对化学教学任务、高中生的认知特点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不断创新与丰富导入形式,才能切实优化课堂导入的激趣、启思、导学等作用。因此,高中化学教师要关注课堂导入,优化导入内容与形式,为构建有效课堂开个好头。
参考文献
[1]茹新善.高中化学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08):41.
[2]张少燕.开个好头,让化学课堂更精彩——浅谈高中化学课堂导入[J].中学理科园地,2017,13(0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