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践行“四力”写出精品
2019-11-15布仁克西克
布仁克西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會议上要求,宣传思想干部要转变工作作风,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整个宣传思想战线提出的殷切希望,为提高本领能力指明了方向,必将激励广大宣传思想工作干部积极作为、开拓进取,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开创新局面。
宣传思想干部特别是新闻工作者要在加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上下狠功夫,切实提高“四力”,坚守舆论阵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
一、用“脚力”体验实践
记者应当在农民春种秋收的田间地头、在机械轰隆作响的工厂车间、在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在茫茫戈壁上、在崎岖的山区路上。好新闻永远在基层,记者要做到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民意。记者不在新闻现场就在赶往新闻现场的路上。记者用脚步丈量时间的刻度,用文字感知人情冷暖,见证社会的发展。
作为一名记者要练就勤快的“脚力”,好稿子是用“脚”跑出来的。只有走出办公室,走进群众中,在第一时间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这里有什么”“这里怎么了”,反映群众呼声,做群众的贴心人才能写出精品。
记者永远在路上,责任永远在肩上。要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和使命,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写出反映群众真情实意的报道,写出能体现群众生活真实写照的报道。而要做到这些,就是要在脚力上下功夫,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把群众当作亲人去问寒问暖,才能真实地反映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求所愿。
光明日报驻新疆记者站站长王瑟,走遍了天山南北,在新疆八十多个县市留下了脚印,率先发现并报道了孟二冬、汪克忠、代江生、托乎提·艾力尼亚孜、米吉提·巴克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典型人物。“新春走基层”活动开展9年以来,他把关注点放在边防连和春运上,总行程近十万公里,带着读者去现场,用脚力“走”出来的一篇篇来自现场的采访报道,温暖着人心,见证着社会的发展变迁。
二、用“眼力”发现真善美
用脚力走进新闻现场就得有发现的眼力。增强眼力,就是要深入基层,用敏锐的眼光,在群众生产生活中找新闻点,发现真善美,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记者就得有一双发现的“慧眼”。要学会细心观察,进行全方位思考。看人和事,不能仅看表面,要看内在。这需要眼力的“独特”。而这种独特的视角是靠长期的工作经验和功底的,这就是记者们为什么参加同一个活动或采访同一主题时,写出的稿件有天壤之别的原因。现在许多记者采访前不做准备工作,到现场不知道怎么提问,不知道什么是新闻点。跟着别人问东问西,到最后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写什么。没有敏锐的眼力,到现场发现不了新闻线索,有时感觉这个也可以采访,那个也可以采访,到最后写一篇没温度、没深度的稿件,草草了事。只有练就了敏锐的眼力,才能准确地告诉读者“怎么样”,就要从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发现有意义的人和事,捕捉有价值的闪光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增强眼力,要提高把握大局的能力,宣传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意识,自觉把自己的工作放在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来把握、来掂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用“脑力”讲好故事
宣传思想工作者必须有鉴定的党性原则。党性原则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所有宣传思想部门和单位,所有宣传思想战线上的党员、干部要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
增强脑力,就是要心中装着群众、胸中怀有大局,多思善谋,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回答问题。不仅要“讲好故事”,还要给人启迪,让读者知道“为什么”,明白新闻背后的缘由。
《人民日报》关于时代楷模廖俊波的报道《唯有初心不忘》,用一群人的讲述烘托出了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的追忆,每一个讲述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透着温度。这些有温度的故事形成了对廖俊波的追忆,也清晰地传递出向廖俊波学习什么,这些有温度的故事展现出党员干部的形象,也说明了新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基层干部。这种用“脑力”讲好故事,讲暖心的故事,传递着正能量,是新闻作品凝聚人心的体现。
记者善于讲好故事,赞美社会的真善美,引起社会的道德共鸣,引导群众、教育群众、鼓舞群众,营造社会的良好风气。作为党报的记者我们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适应信息多样化传播的要求,努力提升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使党的声音传播得更远、更响亮。
四、用“笔力”服务群众
宣传思想工作做的是人的工作,要把人民群众爱不爱听、爱不爱看,作为根本标准。这充分说明,增强笔力就是要向群众学习,用好群众语言,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反映群众呼声,创作出题材多样、内容充实、语言朴实的好作品。
新闻前辈范长江年轻时,用10个月的时间艰苦跋涉,行程数千公里,徒步长征路,写出了中国新闻史上的名篇《中国的西北角》。我们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向范长江前辈学习,学习他执着的精神,用前辈们的故事激励自己砥砺担当,更有作为。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党的初心和使命、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的号召和嘱托,6月11日至8月18日,中央宣传部组织开展了“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深入挖掘艰苦卓绝斗争历程中的感人事迹,共同回望红军长征的壮丽与伟大,充分阐释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先后有1300余名记者追随当年红军长征步伐,深入实地采访,累计跨越16000余公里,推出10000余篇鲜活生动、形式多样的报道,网上总阅读量近20亿次,社会反响热烈。参加此次主题采访活动的记者都纷纷表示,这不仅是新闻媒体加强“四力”建设的一次重要实践,更是在新时代对长征精神的一次重要传播和弘扬,必将激发全国人民爱国爱党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在新长征路上继往开来再出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强大动力。
增强笔力,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政治修养,还要创新意识。记者要把握创新的传播手段,掌握“十八般武艺”,写出有温度、有深度的精品。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占据主导权,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旗帜鲜明地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筑牢履职尽责的思想政治根基。宣传思想工作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记录时代的变迁,见证社会的发展,在新的长征路上做出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