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背景下农业院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19-11-15杨国玉金秋徐翠莲樊素芳王彩霞苏同福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0期
关键词:有机化学慕课教学改革

杨国玉 金秋 徐翠莲 樊素芳 王彩霞 苏同福

摘要:针对农业院校农科学生有机化学学时少、课程容量大、掌握困难的现状,在慕课的驱动下,对有机化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建立了符合农业院校专业特色的慕课学习平台,设计了新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和评价体系,有效提高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慕课;《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0-0086-02

有机化学是农业高等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目前存在课堂讲授学时少、课程容量大、学生掌握困难、学生挂科率高等现状。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有机化学教学模式存在“单一”、“受限”等不足,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了改善非化学专业学生面临的这种情况,许多高校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如多媒体教学[1]、多元化教学[2]、翻转课堂[3]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4]。在众多的教学改革中,近几年爆发式出现的慕课为解决农业院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带来了新的机遇。慕课(MOOCs)是一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具有高水平、高互动和高开放的特征,使教育超越时空的界限,优势教育资源实现全球共享、全民共享,不仅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和最新知识体系在国际范围内的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均衡,促进教育公平,而且有助于推进各国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适合农科专业的《有机化学》慕课平台的建立

慕课的授课形式不同于传统的45分钟授课,视频课程往往被切割成10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这是基于对大脑的认知研究而确定的。考虑到人的认知活动在最初10分钟是高效的,超过10分钟的认知效率往往会逐渐衰减。为了在我校农科专业开展《有机化学》慕课教学,学科组成员结合我校农科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建立了慕课平台。由于《有机化学》课程知识点繁多且枯燥,在观摩了许多国内知名大学有机化学在线慕课资源后,学科组将《有机化学》课程分割成大家意见基本一致的若干相互联系的知识点,然后由经验丰富的成员担任讲师,精心准备后将每个知识点录制成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且每个微视频根据农科专业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兴趣点出10个左右的练习题,并由学科组资深教师出一套线上期中考试题和一套期末考试题。然后,将这些内容上传到由教育部、财政部“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建设的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爱课程”上。

二、基于慕课的新型教学模式

目前,我校农科专业有机化学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大班为单位(约120人)在多媒体教室由教师以PPT课件为主进行“教”,不重视学生如何“学”,结果是教学效果不理想。“慕课”教学模式是学生自主学习,强调以学为主,体现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构建,恰好弥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为了将慕课优势元素引入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许多教育工作者对慕课时代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其中混合式教学备受教学研究者的推崇。混合式教学将课堂知识点的学习放在课外,通过慕课进行学习,而课堂上则是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巩固和答疑。在这种模式下,师生关系发生改变,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享有学习安排方面较大的时间和空间自主权。同时,传统课堂上,教学主要转化为师生间、学生间的思想交流、个别指导、重点答疑的场所。“慕课”和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是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尝试。在以上多种成功案例的启发下,有机学科组为了便于比较,指定一定数量的班级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作为试点。为了和学生及时沟通,创建了班级有机化学课程微信群,然后通过微信群在线下课堂学习的前两天向学生发放线上学习任务(给学生一个完成的截止时间),每个微视频学科组都凝练出一个主要问题,由学生自主安排时间开展线上学习。学习时要带着问题按照教师分配的任务观看微视频,比如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我们设计的问题是影响醛酮亲核加成反应活性的因素有哪些。学生带着问题观看,目的性更强,观看后完成对应的练习题(10个左右选择题),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讨论区进行反馈。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前一天收集学生观看微视频的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及讨论区问题反馈情况,设计第二天的课堂教学内容。在线下课堂教学中,首先系统梳理微视频的碎片知识点,如通过醛酮的结构通式来说明醛酮会发生哪些类型的反应,这样就把亲核加成反应、α-H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串连到一起了,接着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讲解,然后对线上反馈的问题及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答疑,最后进行课堂互动。课堂互动是增强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能够促进和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基于慕课的新型有机化学课程评价模式

基于慕课的有机化学课程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模式,与“一锤定音”的仅凭期末考试成绩结果评定学生掌握该门课程好坏的单一传统评价方式相比,引入学习过程元素,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跟踪评价,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乐趣,避免只学习考试内容、考前突击等“急功近利”的学习方式。有机化学课程采用的评价内容有:(1)线上评价,包括学生观看慕课的在线时长、慕课练习题的回答情况、慕课任务完成情况、在线讨论情况等。(2)线下课堂评价,比如分组任务完成与对改情况、课堂练习题的抢答情况、特别突出的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讲解情况、班级对改作业上交及完成情况等。(3)试卷成绩,试卷成绩含两部分:一是线上期中考试成绩,二是线下终结性期末成绩,这让学生多了一个在学期中间对前段时间所学有机化学知识的综合巩固、系统复习的机会,避免在期末考试前学生出现“临时抱佛脚”,但积累问题太多、“贪多嚼不烂”的现象。

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

为了比较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笔者将所教课头1所在班级设为新型教学模式,课头2所在班级设为传统教学模式,以期末试卷成绩作为比较标准,对两种不同教学模式下的成绩数据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采用新型教学模式的班级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相比,平均成绩高出6个百分点,并且高分学生(90分以上)所占的百分比高出8个百分点,不及格人数所占的百分比较低。以上数据充分说明,基于慕课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尽管慕课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但在扬长补短理念的指引下,将慕课背景下的新型混合教学方法应用于高等农业院校的有机化学课堂教学,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亓伟梅.对多媒体教学在有机化学教学中作用的思考.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7):29-30.

[2]李发胜,燕小梅,金煜生.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医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医药,2009,4(9):241-243.

[3]张春梅.翻转课堂优化高等院校课堂教学探析——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学周刊,2013,(34):23-24.

[4]李世遷.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广州化工,2014,42(9):195-196.

猜你喜欢

有机化学慕课教学改革
高中有机化学高效性课堂教学的策略实践研究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有机化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