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2019-11-15刘迎新
刘迎新
摘要:在小学教学阶段,由于语文教学关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阅读理解能力,所以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认知其他学科知识的重点教学内容。但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说,由于学生年龄偏小爱玩好动自控能力不强,也就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无法长久地保持注意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往往不高。所以当前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是教学中重点的研究课题。但需要注意的是,语文教学有效性并不是在课堂中传授给学生更多的语文知识,而是让学生通过语文教学掌握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学素养,教师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心理需求,突破传统教学思维采用正确的教学对策,促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可以有效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由于种种原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才是当前教学的重点问题,教师需要从教学主体,教学导入和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等多方面转变教学思维,全方面实施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由于受到应试教学的影响,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仍然采用填鸭式教学法,在新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影响下,该教学方法急需改变。本文通过研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提出可行性教学方案,力求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偏小,对于语文学习的认知还不够充分,所以学生的学习行为往往受到学生的兴趣所控制。如果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没有兴趣,那么无论是多么好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无效的。所以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任务,是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巧妙引入课堂,引发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教师没有办法在一开始成功的引入课堂,那么接下来的语文教学课程效率都不会太高。所以教师首先在课堂引入时需要想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才能够在课堂教学中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走。课堂的引入手段很多,但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特点来进行教学引入。例如在小学生字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结构提出猜谜活动,学生对于纯文字性的教学兴趣不高,但是对于猜谜活动却可以表现出非常充分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在教学中采用悬念式导入方法,首先为学生提出一个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不符合的教学理论,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这样就能够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沉下心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二)组织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
在传统应试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一味的讲,而学生只能够一味的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是没有参与感的,也就进一步打压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时教师就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组织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不仅保证了每一个学生的课堂参与录,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是较为强烈的,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来组织一些语文竞赛活动,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小学阶段由于古诗词部分教学生涩难懂,所以,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进行比赛,通过古诗词的背诵,看哪一个小组背诵的多,小组胜出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这样的比赛和竞争性质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小组内部形成统一的学习目标,从而保证班级学生的学习可以同步发展。
(三)积极进行教学创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的教学方法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应试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忽略了学生的个人情感感受,虽然学生一开始能够对语文教学保持良好的兴趣,但是如果在长久的单一教学法下,也会逐渐磨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小学生的天性就对新事物十分的好奇,所以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下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而不断提升个人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保证教学的多样化和个性程度,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新意,才能够有效地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
二、改变课堂教学师生关系,发挥学生个人主体意识
(一)拉近师生关系转变教学地位
在传统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和地位往往处于上下级关系,教师对于课堂教学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这就会导致学生对于教师的情感处于一种敬而远之的状态,就算学生对于学习内容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对策,拉近师生关系转变教学地位,为学生构建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学生与教师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课堂中展现个人主体意识,从而促使学生可以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才能够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学过程紧密联系起来,保证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率,促使学生可以全面成长。
(二)以学生为主体,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当前语文教学最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只有学生学会了怎么样学习才能够完成獨立自主的学习过程,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采用填鸭式教学,课后采用题海战术给予的学生过大的学习压力,学生只是跟着教师的教学任务走,并没有个人的主体意识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这会促使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机会去大胆尝试,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特点和兴趣来自主学习,保证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当然教师也并不是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点拨与帮助,把控学生的学习方向,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弥补学生的缺点,也可以全面地挖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成长。
(三)建立良好的教学反馈机制,实现多元化评价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传输的过程,也是师生对话交流的过程,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建立良好的教学反馈机制,而最有效的反馈方法就是通过课堂提问,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来知晓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知识掌握的情况,这样教师就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来改变未来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进度,从而保证学生可以进入理想的学习状态。再建立教学反馈机制的同时,也应当实现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仅仅依靠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对学生作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是片面的,也对学生的学习没有任何帮助,教师的评价应当可以让学生了解个人学习的缺点起到学习促进和激励的作用。例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不看学生的写作内容,根据学生的作文立意角度来评价学生的思维特点,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当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努力情况和日常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与发现创新的教学方法,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胡蓉.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策略[A].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2]赵万玲.探索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154-155.
[3]钟会娟.刍议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