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把廉洁关口 筑牢反腐防线

2019-11-15朱鹏东

山东国资 2019年13期
关键词:领导干部监督

□ 朱鹏东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国有企业必须始终把从严治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不懈努力筑牢反腐倡廉“铜墙铁壁”,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严把思想教育关,筑牢廉政防护堤

有效防止和克服消极腐败现象,最根本的是要在领导干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堤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因此,必须抓好思想信念这个“总开关”,让教育深入内心、触及灵魂,从源头预防和遏制腐朽思想滋生。

普遍教育和重点教育相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廉政教育的载体也在不断更新。要依托电视、网络、微信等多种媒体,利用板报、宣传栏、微电影、短视频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要论述,贯彻反腐倡廉相关政策法规,形成全时空、全覆盖的舆论导向。同时,坚持把党政“一把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干部、新任干部、干部家属和身边人作为重点教育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教育,将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领导干部成长全过程。

经常教育和主题教育相结合。要深入开展经常性的党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引导领导干部把自己摆进去,严格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确保各项法规、制度入脑入心。创新党性锻炼形式,通过观看党风廉政专题片、参加基层劳动实践、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等方式,帮助领导干部端正从政动机、提升党性修养,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组织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教育方式,一方面,要依靠党组织进行常规性教育,组织领导干部上党课、听报告、做研讨,系统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党纪政纪条规和政策法规学习;另一方面,要引导领导干部自学自警自励,用好业余时间进行“充电”,用好零散时间,通过微信平台、网上答题等方式,加强党纪法规知识学习,不断增强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增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正面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毛泽东同志指出:“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要发现发掘一批立得住、叫得响、群众公认的为民务实清廉的先进楷模,把抽象标准转化为具象样本,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还要抓住一些带有普遍性、群众反映强烈的反面典型,让领导干部从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牢记“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道理。

严把制度建设关,实现机制长效化

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有句名言:“一切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腐败。”近年来,“苍蝇式腐败”“小官巨贪”“雁过拔毛”等现象时有所闻,反映出其背后是私欲支配、不受约束、腐化变质的权力肆虐,更折射出不受制约的权力的巨大危害。因此,只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干部才不会被关进法律的“笼子”。

建立好制度。随着企业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反腐倡廉工作遇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要把制度建设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进一步建立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以党委研究讨论为前置程序,集体领导、民主集中,杜绝个人说了算、拍脑袋做决策。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澄清保护机制,从严管理监督干部,让“有为者”敢为,为“担当者”担当。围绕企业经营管理实际,紧盯易发生腐败问题的重点岗位、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建立分权制衡、过程监控、跟踪反馈、测评预警一体化权力运行监管机制,从制度层面杜绝隐患、堵塞漏洞。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要体现职工群众期盼和需要,针对克扣截留、私设“小金库”、超标职务消费、分配机制不透明等问题进行专项治理,从完善机制入手,规范领导职务消费、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公务活动费用管理及党务公开等制度,确保职工群众切身利益不受侵害。

执行好制度。“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再好的制度,不执行也是一纸空文,执行不力就形同虚设,所以要严格制度执行,严防“破窗效应”。要时刻绷紧制度执行这根弦,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牢固树立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坚决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当好制度的执行者、示范者。要加大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考核和反馈力度,并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检查和效能督查有机结合起来,严格督查考核、跟踪问效、追责问责,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根据制度执行情况、检验反馈情况,做好“废改立”工作,使其更加贴合实际、行之有效、科学合理,切实扎牢织密制度笼子。

严把监督执纪关,强化惩治震慑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强化领导干部监督,重在日常、贵在有恒,要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治疾患于未然,以严管体现厚爱。

教育提醒必须经常。加强领导干部监督,一定要从小事抓起,从日常管起,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要把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化常态化,特别针对刚调整到位的干部、长期在一线的干部、成绩突出的干部、面临特殊困难的干部以及有意见、有情绪、有苗头性问题的干部,多谈话提醒,咬咬耳朵、扯扯袖子,让领导干部时刻感到身边有一把戒尺。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利器,坚持与人为善、真心诚意、严肃认真的态度,把问题摆到桌面上,用事实说话,不夸大也不缩小,不纠缠细枝末节也不放过原则问题,切实起到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促进工作的作用。

“圈子”监督必须扩大。领导干部工作时间以外“生活圈”“社交圈”的活动,更能反映领导干部“官德”情况。近年来,奢靡享乐歪风在高压态势下出现一些新动向新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改头换面、潜入地下的隐形变异。因此,要把8 小时之外“生活圈”“社交圈”的状况作为衡量领导干部的试金石,充分运用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网络监督等各种形式,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监督格局,使领导干部难有脱离和超越监督的特殊时段,真正做到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就执行到哪里,不留“空白地带”,让领导干部的一切活动在阳光下进行。

执纪问责必须严格。越是发展的关键时期,越要彰显公平正义,必须严格执纪、严肃问责、狠刹歪风,不让腐败分子有任何侥幸的空间、漏网的可能。要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从严正风肃纪,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不良风气;严肃查处违反财经纪律、侵害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案件。特别是对职级不高影响较大、金额不多性质恶劣、事情不大反映强烈的“三不”案件,要坚决以零容忍态度予以查处。要认真分析违规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小是小非”抓起,防微杜渐,做到有信必办、有风必纠、有贪必肃,始终以坚强的政治定力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不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氛围。

猜你喜欢

领导干部监督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夯实监督之基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监督宜“补”不宜“比”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