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构建新时代辅导员在思政教育中的话语权的思考

2019-11-15

长江丛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话语权话语辅导员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在信息快速传播的网络时代,带有鲜明时代特点的“00后”大学生更喜欢接受网络信息,辅导员传统的交流和教育方式已难以对大学生产生吸引力和说服力,话语权受到了前所未有挑战。辅导员在新时代要牢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话语权,这是掌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的前提和基础。

一、明晰形势,认清构建新时代辅导员在思政教育中话语权的紧迫性

海量的网络信息冲击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一些媒体在传播信息中为了吸引青年学生的注意力,进行无底线地恶搞和无根据地宣传。网络力量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夹带着各种利益和错误思潮,已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理念和理想信仰,使得网络思政教育的难度越来越大,辅导员的话语威信力也在不断降低。传统的政治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形势,辅导员的话语角色和话语地位需要转变。要及时、有效地疏导网络舆情危机,就必须要构建具有影响力和感染力的话语体系,亲近学生、呵护学生、帮助学生,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家国情怀。

辅导员的日常事务庞杂多样,涉及到各个部门和领导布置的任务,工作范畴不断扩大,工作重心已经偏离了主业,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早已力不从心。一部分辅导员存在严重的职业倦怠感,价值感和认同感淡化,主导作用发挥不够,话语力量在工作中明显地处于弱势。要唤醒辅导员的话语意识,增加紧迫感和责任感,提升自身话语权的影响力,改善目前工作滞后的状况。目前,在许多高校雨后初笋般涌现出的辅导员微信公众号,是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也是辅导员要转变工作话语方式、内容,适应时代的呼声。利用网络平台和载体,有效地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应仅限于个别辅导员创新的“独奏”,应该进一步提升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聚焦主业,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牢牢把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话语权。

二、提升素养,把握新时代辅导员在思政教育中话语权的几个关键点

(1)要自觉提升理论素养,与网络时代接轨,有效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话语对实际的教育指导相脱节的现象,使辅导员在青年学生思想引领中具备理论自觉和追求真理的勇气。新时代辅导员要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素养,首先做到自己在理论上的真懂真信,再进一步思考如何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引导和行为指导,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捍卫者。围绕学生关注的国际、国内热点问题,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敢于“亮剑”,不回避、不躲避,在喧嚣浮躁的网络评论中积极唱响主旋律,汇集正能量,权威、准确地发声。

辅导员要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夯实网络媒介素养,增强对网路空间的使用能力和控制力。目前辅导员经常遇到的工作困惑是,与学生共同关注的焦点不一致、对媒介信息互动的步调不一致、对问题的深层次共鸣不一致,这极大地影响了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话语的权威性。一方面,辅导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网络思维,加强自身的媒介参与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及时获知学生在看什么、想什么、困惑什么;另一方面,辅导员探索网络思政教育规律,转变在新媒体背景下的行为模式和交流方式,引导学生提高网络道德认识,为学生营造绿色的网络学习和生活环境。

(2)要善于转变话语方式,与学生的成长需要相衔接,坚持价值引领和时代特征有机融合,使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接地气、更有亲和力。这要求辅导员的话语要带有“鲜活性”,既能根植生活生动地表达,又能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将 “一带一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关键词生动地融入网络,主动提出切合时代需求的话题,在新媒体平台上有效地将校园文化资源、教育资源和网络资源串联起来,与学生进行交流式引导。辅导员应结合学生的语言风格、特点,展现工作中的话语魅力和思想活力,在实践中逐步整合思想教育话语的理论力量和价值自信话语的文化力量,提升共情能力,牢牢把握住话语主导力。而且,要善于创设话语环境,如直播、微视频等形式,找准与与学生思想矛盾的切入点,运用直观立体的形式,有效地与学生互动,增强网络传播的“思想范儿”。

(3)要转变话语内容,与增强文化自信相结合,既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又结合时代特点创新辅导员的话语体系。在理解学生中流行的表情包和网络用语背后,再进行话语内容创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场域的正向引领力量。在多元文化的冲击和碰撞中,辅导员在实践中要不断吸取营养增强文化内涵和底气,在整合外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中重塑话语内容,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感染力。辅导员在与学生线上线下交流中,使用的话语要体现平等、尊重和认同,使学生有交流的诉求,让思想教育的话语回归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让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地生根。

三、增强自信,拓宽辅导员在思政教育中话语权的有效途径

(1)弘扬正气,将正能量带入社交圈,勾画青年学生思想进步最大的同心圆。有效利用微信朋友圈、QQ群、微信群的快速载入优势,精心设置短视频、图片、表情和文字的搭配,以新颖、亲切、生动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强化与学生间的朋友圈关联度。根据不同专业、年级、地域等学生的特点设置话语主题,及时听到、看到学生所思所想,提供“圈里人”资源的共享和帮助,有效改善辅导员在网络思政教育中时常“失语”的困境。

(2)创新思维,工作阵地向媒体平台延伸,增强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辅导员要深度触网、用网,掌握新媒体使用技术、技巧,善于运用学生喜爱的载体形式来开展工作。打破“面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局限性,保证微信公众号每天定时推送,结合网络传播特点和学生的易接受的方式,淬炼具有内涵和思想深度的语言,走进学生的网络交流和日常生活中,提高工作的覆盖面。做好调研,准确掌握学生喜欢浏览的网站、平台及兴奋点,便于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保证在学生线上线下交流中的话题导入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把握住工作中的话语主动权。辅导员要提高自己视野和网络思政教育的驾驭能力,通过与同行相互关注、订阅公众号,进行互动交流,借鉴、总结先进的工作经验和做法,激发灵感、创新思维,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3)增强自信,将话语艺术和精准服务融入日常工作,提高辅导员的辐射力。新时代下,在向学生传达新理念、新思想时,要使用新话语。话语中要具有感染力、时代气息和一定的语言艺术,要会将专业术语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广泛内涵联系起来,生动地阐述,通俗易懂且富有教育意义。因此,辅导员需要在实践中多学、多思,探究如何把知识的迁移、思想的内化融入到话语当中。让学生在富有人情味的交流中理解政策、制度、道德规范等,从而乐于参与和积极响应辅导员的工作。要结合学生成长需要,大力开展微课堂建设,将“学术问题通俗化、严肃话题生活化、复杂问题简明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增强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和价值引领。

辅导员肩负着时代的重要使命,任重而又道远,在履行岗位职责的同时要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内容、形式,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性和学生本身的诉求,拓展辅导员话语权的时空范围,做到“学生在哪里,工作就做到哪里”,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话语权话语辅导员
画与理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雷人话语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雷人话语
陈年凡客创始人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被春天取消了话语权以后 [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