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辅导员视角下高校意识形态问题和对策

2019-11-15

长江丛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群体思想工作

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目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骨干力量——辅导员,必须从自身工作作为出发点,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点工作进行梳理,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多样化的社会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经济发展,中国社会发展呈现多元化,群体区分特征越来越明显,社会群体利益诉求日益多样化,群体之间的利益碰撞集中爆发。社会群体之间的素质水平不同,不同社会群体对社会规则的认知和标准差异化扩大,对道德约束力的感受也不尽相同,群体之间的行为方式出现两极化,比较典型的案例如“广场舞大妈”与社区之间的矛盾。高校是社会的缩影,大学生来自具有不同社会群体背景的家庭,他们在人生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明显存在差异化、复杂化发展趋势,学生的行为方式也往往采取社会通行规则。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在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就,人们在物质上得到极大满足,但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还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群体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一方面,个别舆论媒体宣传用词夸张,导致世界观尚在塑造的大学生对中国产生错误认知。

再者,网络匿名化给青年大学生宣泄负面情绪提供了平台。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新媒体的不断出现,如微博、微信、自媒体等,新媒体的去中心化给予了青年群体更多自由发声的权利,青年群体参与社会事件更加容易和方便。青年群体心理尚在发展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在树立中,法制意识观念相对淡薄,而网络匿名化给青年群体错误信息,让部分青年人认为在网络上可以发表任何言论而不用承担责任。

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化的社会本质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召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这是自1981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首次改变,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了新阶段,反映人民群众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主要矛盾有着重要的内涵。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包括民生、法制、文明、教育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各领域,人民内在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和高质量的特点;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这其中就包含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把经济建设作为发展中心,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确实取得了巨大成就,多数民众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管子·牧民》中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文明的发展必然需要精神文明平衡发展。“洁洁良”事件发生的根源就在于部分人的素质还没有完全提高,大众对精神文明发展的需求却越来越强烈。社会对文明发展的需求成为社会热点讨论,如最近几年频频登录媒体头条的“到此一游”,集中体现了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平衡发展的需求。精神文明是大众和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趋势,随着社会发展,即使没有“洁洁良”事件,也必然有其他事件的发生来揭示社会对精神文明发展的要求。

三、信息传播途径发生了新的变化

我国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有线网络过渡到无线网络,青年群体成为网络日常用户,也是众多网络事件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根据2018年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络用户中,20-29 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 27.9%[3]。新媒体本身也在高速发展中,网络新媒体逐渐挤占原有媒体的用户流量。而网络自媒体的去中心化发展,尤其是网络的虚拟化、匿名化特点,使得青年群体掌握更大的发声权,一些网络事件给高校教育和管理带来极大的困境和挑战。

首先,近十年来,高校也开展了大量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但教育部门和高校主导的网络阵地,往往学生参与率低,甚至部分学生有抵触情绪,反之,一些非“官方”的论坛、自媒体等成为学生积极参与的网络空间,而这部分网络空间往往缺乏管理,或者管理出现滞后性,成为网络事件甚至社会事件发生的源头;其次,教育主阵地出现了思想工作效果差,不能有效让学生真正把书本知识变为自己的思想,反而出现网络群体事件颠覆课堂教育的情况,对思想教育工作造成破坏性的影响;最后,学生年纪尚轻,缺少社会实践、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心智不够成熟,更容易被鼓动和诱惑,从众心理更强,更易情绪化,更具破坏性。习近平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4]。这说明加强对青年人的思想工作,特别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到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采取对策

(一)针对学生群体,开展相关教育,增强学生对网络管理的认知,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网络不是无主之地,不允许盛行丛林法则。随着对网络管理的重视,网络法制建设逐渐完善,网络信息管理日渐加强,法律规范逐步贯彻到网络技术、产业、内容、安全等方面。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网络不再是可以隐形的虚幻世界,任何人和机构都要在法律范围内开展网络活动。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制造谣言,甚至是违法乱纪,都必然为相应的行为承担责任和法律后果。

(二)正确对待青年群体的利益诉求,保护合理合法群益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整体素质逐渐提高。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得新一代人成长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有了巨大进步,必然对社会发展和文明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精英群体和青年群体对更美好中国的渴求,中国只有加快发展,深化改革,建设更加美好的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最终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三)探索思想教育新方式方法,加强党建工作,培养合格共产党党员

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面对新问题、新形势、新情况,积极开展相关工作,进行思想教育的新探索,积极开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马克思主义深入深入青年群体的“内心”。

(四)正确的媒体宣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

认真对中国进行宣传,引导青年群体热爱自己的祖国,是新闻媒体的使命和责任,新闻媒体必须要掌握宣传的度,既要宣传中国发展所取得成就,也要引导社会认识到中国和西方国家还有差距,中国某些方面还落后于西方国家,激发青年群体的爱国热情,引导青年群体为中国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和努力。

(五)积极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保护国家安全稳定

2017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领域阵地,筑牢思想政治防线[5]。

猜你喜欢

群体思想工作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中间群体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