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职教育机制 促进中职教育发展
2019-11-15■
■
重庆市青山工业技工学校
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部分,担负着培养走向一线的各种高素质的初级、中级、高级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重要任务,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家也出台了许多政策大力扶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传统的中职教育机制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新时代如何创新中职教育机制,促进中职教育成为中职教育新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仅在此对中职教育的创新机制和新时代的发展做简要讨论。
一、中等职业教育现状
(一)招生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的招生问题逐渐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阻力。因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社会长期风气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家长宁愿孩子上个差点的普高也不想让孩子去上职高,学生为了面子也不愿去职高学校上学,导致中职教育的生源数量逐年下降。至于招到的学生,大多是刚刚初中毕业或初中都没有上完的学生,他们文化知识水平较低且身心都还处于正在发育阶段,其自我管理能力、理解能力都还不太成熟,如何正确管理上和有针对性的教学上也是中职教育的一大难题。
(二)就业难
近几年来,高校扩招和经济发展的变革导致社会上对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中职教育重专项技术的实践学习而轻基础知识的理论学习,再加上社会对职业教育学生的轻视,学生正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问题。
(三)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时代的发展使得国家需要更多专项技术人才,人们定向思维的改变和思想的开阔使得更多有理想有抱负但是基础文化知识薄弱的学生走向中职教育。而我国社会主义进程的加快,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各项教育人才辈出,经济发展的变革使得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中职教育的毕业生已不能满足我国大多数企业行业发展的需求。因此,新时代中职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创新中职教育机制成为促进中职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如何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加强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建国以来虽一直大力发展工商业,但我国的工业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正处于由劳动密集型向劳动专业性转化的阶段,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类型,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此外,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新生劳动力的就业,都迫切要求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来促进从业。因而,我们必须加强对中职教育的认识,消除对中职教育的轻视,突出中职教育的地位。
(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革,对我国的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中职教育体制机制已不再适应社会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我国的职业教育必须加强对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机制的创新,明确自身的定位,加强教学与生产实践水平、专项技术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培养,建立校企合作、厂校合作等教育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职业实训和校外实习锻炼,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加强职业资格确认和就业资格准入制度,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初级、中级、高级专项技术人才,深入推进我国中职教育的发展。
(三)加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过去我国处于急速发展时期,要求传统的职业教育更快、更多的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而今我国经济增长稳定,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对职业教育的要求逐渐趋向于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效益。因此职业教育也正面临着改革发展的阵痛,从过去的技工人员“流水生产厂”转向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加强对教育质量的把控,提高毕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水平,促进职业教育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四)吸收借鉴先进经验和模式
加强与国外国内先进职业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优秀职业教育机构的办学经验,提高职业教育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创新科技发展的适应能力,加强校企合作、校厂合作机制改革,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推进东西部合作办学、城乡合作办学,联合招生,一方面促进东西部、城乡学生受教育机会均等,另一方面促进东西部、城乡推进全民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发展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是中职教育的基本规律,工学结合是中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厂校合作”、“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主要创新模式。当前我国的中职教育正在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学习和借鉴先进教育经验和教学模式对我国中职教育今后的发展和改革具有的重要导向作用。
三、创新中职教育机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一)中职教育机制创新的主要内容
中职教育机制创新只要是指以职业教育部门联席会议为理顺体制关系的载体,建立各级政府职责明确、各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新机制;以经常性对话协商机制为载体,建立教育部门与行业企业教产合作新机制;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和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为载体,建立保障职业教育科学决策新机制;以加强重大课题科研为载体,建立企业家、教育工作者、各领域专家共同参与和推进改革创新的新机制;以学校与企业一体化建设为载体,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新机制。
(二)创新中职教育机制的意义
建立校企合作、厂校合作教育新机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校企合作是办好职业教育、促进合作企业活力,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厂校合作是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中职学校要始终坚持学以致用,贴近就业的思想。要深化教学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领域的改革。走校企合作、厂校合作的道路,深入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中职学校要时刻关注企业需求变化,调整专业方向,加强厂校联系,确定培训规模、培训方案,促进实习工作与际工作的联系和发展,真正把握校企合作、厂校合作,做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
四、校企合作教育新机制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是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创新机制之一,其在中职教育毕业生就业、中职教育教学实践等方面具有传统中职教育办学机制所不能及的优势,但就长远来看,其管理、运行、功能定位、利益关系等各方面存在的矛盾也严重影响着中职教育的发展,笔者主要选取几项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简单讨论。
(一)企业选择的问题
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中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也逐渐形成规模,但仍旧是不成熟的、不完整的合作模式,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企业与中职院校的“合拍“问题,无论是选择企业长期合作还是中职院校直接创办企业或是根据当地情况兼并濒临破产的企,一定要选择与自身的主体专业相符合的企业合作,确保校企之间能够有效实行产教结合、专企结合的教学模式,促进专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企业定位的问题
与中职教育院校合作或是中职院校创办的企业,其主要功能除了工业生产之外还有生产技术教学,是将职业技术理论教育与实践操作能力相结合的实习基地,相关企业必须认清这一定位,坚决抵制只顾企业生产利益不顾院校学生教育情况的行为,确保教学实验、技能实训等稳定进行,为实行工学结合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成立有工厂技术人员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就明确工厂实习环节的具体安排。统一生产、实习调度,以便工厂在抓好生产的同时由过去单纯的生产经营向生产经营和实习教学“一肩挑”型转轨。注意发挥校企合作企业在环境条件和管理体制方面的优势,在不影响工厂完成生产和实习任务的前提下,统筹制定培养规划,合理安排培训,使教师深入校办企业,进行实际岗位操作,培养“双师型“职业教师。
五、结语
在我国社会主义进程逐渐加深的过程中,中职教育作为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正面临着重大机遇和挑战,改革中职教育机制,创建社会各方共同参与职业教育、各领域专家共同参与和推进改革创新、创立指导委员会保障职业教育科学决策、建立行业企业与教育部门合作、校企合作等五项中职教育新机制,促进新时代中职教育的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