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苏州弹词《赵氏孤儿》一折

2019-11-15陆琴

剧影月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赵氏孤儿弹词赵氏

■陆琴

《赵氏孤儿》是元杂剧中一部优秀的历史剧,也是一部十分有代表性、有很大影响力的悲剧。《赵氏孤儿》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是第一个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并在欧洲产生过一定影响,法国文学家伏尔泰在1775 年翻译了《赵氏孤儿大报仇》,英国剧作家威廉·哈切特也曾将其改编为《中国孤儿》,并在英国文化界引起反响。

该剧人物形象的塑造颇具特色,剧中的一批正面人物形象,作者赋予他们不畏强权、见义勇为、视死如归的崇高品格。他们的性格,是在剧情的展示和尖锐矛盾冲突中加以凸显的,因此真实感人。该剧被列为元杂剧四大悲剧之一。意大利、法国、德国的剧作家都有根据该剧改编的剧作上演。

古人经常把历史上一些重大政治斗争的原因解释为“忠”与“奸”的对立,这当然是很简单化的处理,该剧基本上也是这样做的。

《赵氏孤儿》是元代作家纪君祥根据《左传》和司马迁的《史记——赵氏家》而改编的元杂剧。它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中国悲剧的文化精神,非常典型地反映了中国悲剧的那种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舍身取义地同邪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抗争精神。《赵氏孤儿》讲的是春秋时晋国上卿赵盾遭到大司寇屠岸贾的诬陷,全家三百余口被杀。为斩草除根,屠岸贾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搜捕赵氏孤儿赵武。赵家门客程婴受驸马赵朔临终重托,冒死进府,相救赵丞相之孙,驸马之子赵武。为救护赵武,先后有忠义之士献出生命。二十年后,赵武由程婴抚养长大,尽知冤情,为赵氏报仇雪恨,重振门庭的故事。

自元杂剧《赵氏孤儿》之后,还有很多的表演形式,例如南戏,明代《八义记》和清代《八义图》都有相关剧目。建国以后,该题材的秦腔、京剧影响最大,直到现代的电视剧、电影包括浙江的越剧等,也有涉及。

在我们苏州评弹的曲艺表演中,就在八十年代,有无锡评弹团弹词演员郁鸣秋和吴婉兰自编自演了长篇弹词《赵氏孤儿》(脚本已失传);再有九十年代初,由上海评弹团以杨振言为主的表演艺术家创作了中篇弹词《赵氏孤儿》;到目前有张家港评弹艺术传承中心弹词演员徐桂芳根据京剧和中篇弹词《赵氏孤儿》自编自演了长篇弹词《赵氏孤儿》,在原剧情中大胆拓展,使剧情更加丰富,情感更加丰满,文学上得到了著名弹词表演艺术家,教育家,作词家——邢晏春老师的指导,使唱词更具文学性,经过多年的实践演出,得到广大听众的一致好评和充分肯定。

本人有幸和原作者徐桂芳老师合作演出长篇弹词《赵氏孤儿》,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演出和老师指点,自己对这部长篇弹词也有了由浅入深的感受,对剧情人物的情感变化和演绎尺度的把握,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评弹是地方曲艺,是用地方语言的表演手段展示剧情和人物感情的,它既没有歌舞剧那样的舞美音乐,也没有像电视剧电影的豪华场景,更没有优秀导演的指导,评弹完全是靠演员自身对剧情的分析、人物感情的理解。通过传统表演手法,即说表弹唱的手法,来演绎出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喜怒哀乐,把书情传递给听众,使听众的情绪随表演而起伏,在悲剧中所悲,喜剧中所喜,这就是评弹艺术的魅力。

老一辈艺术家有句名言“乐之易,动情难”,即逗乐听众容易,而使听众根据剧情动情就难了,而弹词《赵氏孤儿》是一部必须用心用情表演的书目,其中很多情节都要动之以情。根据自己这么久的演出,最让我动情的书情是书中人物庄姬公主生下亲生儿子赵武——即赵氏孤儿,为了保全忠良唯一后代,将其亲生子赵武交与冒死进府救孤的赵家门客——草泽郎中程婴的这一段母子分离的场景。

初看剧本时,先闭上眼睛先想一下公主当时所处的环境,评弹没有复杂的道具,只能用表来交代,如“庄姬公主泪流满面,失去丈夫的悲痛,产后的病痛,即将要母子分离的心痛,痛上加痛”,先告诉听众公主的心情,把听众带到公主“身边”。再想如何处理当时母子分离时公主的情感,如何演绎当时公主那种既舍不得亲生骨肉,又渴望程婴能保全赵家一脉的那种矛盾心理。生活中,生离死别是最难受最痛苦的,在剧中也要把这种生离死别式的痛苦难受表现出来,但在表现时,既不能过了,又不能不够。过了,听众会厌烦,觉得做作;不够,自己都感动不了,何以打动听众。在长篇中作者对这一段的表演采用了“三托三留”的手法,把公主复杂矛盾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开始,在程婴没进驸马府时,公主心情是焦急的,巴望程婴早点来把自己儿子救出去,如“兰儿,你快去看看,先生怎么还不来”,她再三催促丫鬟去看,就是想快点让儿子可以安全;后来,程婴来了,要把孩子藏药箱救出去时,公主心情是不舍的,如“先生,我舍不得,我放心不了”,因为公主看不到希望,她不知道这一别还有没有再相聚的可能。可在程婴说明情况后,公主知道时间紧迫,只能交出自己亲生的那一刻,公主是无奈的,如“既然如此,我儿重托了”,随后怕自己熬不住痛哭,所以把手捧在了嘴巴上,任由眼泪流下来;当孩子要进入药箱时的一声啼哭,公主那时心如刀绞,一下子把压抑的不舍痛苦情感全都释放,哭声与排山倒海之声相仿,但随之意识到隔墙有耳的后果,只能收住,变为泣泣之声。这一段感情的处理是非常难的,它不像电影、电视,有背景音乐、有化妆舞美,评弹有的只是两个人的表演,靠表白,靠表演把听众带进剧情,不是单单的说,干干的表,评弹要立体,在表演这一情节时,采用了评弹一种独特的表演手法,六白之一——咕白:“我舍不得,我放心不下了呀”,在最后程婴救了孩子走,公主心里空洞,眼睁睁看着,怕估计控制不住的哭,她扭过头,遮住嘴,忍着泪,轻轻地再三说“去吧去吧”,烘托出一位母亲痛苦无奈的复杂心情。

在评弹演出过程中,表,白是重要表现的手法,还有一种很重要的表演手法,那就是唱,带感情的唱,把剧中人物的情感通过唱来表达。在评弹中,有很多流派,很多唱腔,如朱雪琴老师的琴调,徐丽仙老师的丽调,张鉴庭老师的张调等,每个流派分工不同,在抒发情感的运用上自然不同,有的轻快,有的沉重。在庄姬公主母子分离这一段中,我在老师指点下,用了徐丽仙老师的丽调做处理,再转到王月香老师的香香调,用排比句来抒发情感。如第一句“一声亲儿万分悲,肝肠寸断口难开”,因为悲,所以第一句就要把听众拉进这种情感中,我用了散板,就像民间的哭腔,前面丽调最后一句“从此你天涯茫茫何处安”表现了公主对将来的迷茫,使我想到了一句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公主也是那种“意恐迟迟归”的心情,但是她不敢寄太多的希望,她怕亲生子再入虎口。在这句之后,我转成了快板——香香调,说出了公主要对亲生子所说的话“亲儿啦,休流泪,莫伤悲,不要难禁哭哀哀,唯恐豺狼入门来,霎时大祸要从天塌”,此时的公主内心又是担心的,怕孩子哭声惊动恶人,到时难保忠良一脉。在最后一句,把所有情感推到了高潮,如“待等赵家昭雪平反日,你提了屠岸贾的头到赵家祭灵台,到那时为娘陪你呼天抢地哭一番”。最后一句是公主情感的全部抒发,她的希望在将来,她的希望在襁褓婴儿的身上!

整个母子分离这一段的演绎从声腔,面部表情,动作三结合,充分了体现公主强忍悲痛,十分无奈,又担心,又有说不出的希望的复杂心理,使得听众身临其中,悲其所悲。

作为评弹演员在演绎和唱腔过程中是有难度的,既要感动自己,又要感动别人,而自己要懂得控制,不能泪流满面,不能泣不成声,从而影响下面的书情和角色的转换,这是评弹演员最难把握的表演技巧。

经过长时间的演出和老师的指导,只能说基本掌握了一些手法,当然,离高标准,严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还需加强学习,不断努力,才能更上一层楼。习主席提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在评弹事业上也是如此。

以上是本人对长篇弹词《赵氏孤儿》剧情人物情感的肤浅认识,在平时演出过程中,受身边老师的不断指导和指点,在此特别感谢!

猜你喜欢

赵氏孤儿弹词赵氏
应县河疃村赵氏家族4年对49位优秀学子颁发励志奖牌
简论江南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民国时期弹词的电台传播
赵氏孤儿
论《赵氏孤儿》的民族悲剧体现
从戏剧到电影论《赵氏孤儿》的现代化解读
程婴妻给我的感动与叹息
药王孙思邈
赵氏的祖先造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