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心麻花”电影创作中“怀旧风”配乐的多元功能

2019-11-15曹晓亮

电影新作 2019年5期
关键词:夏洛喜剧电影夏洛特

曹晓亮

“开心麻花”自2003年成立以来,在戏剧舞台上为全国观众奉上了近30部优秀作品。 2015年,由其原创舞台剧改编的电影《夏洛特烦恼》在国庆档与观众见面,获得优异的口碑和近15亿的高额票房收益,也吹响了“开心麻花”转战影视制作领域的号角。此后的《羞羞的铁拳》《西虹市首富》《李茶的姑妈》等作品先后进入院线。熟悉的演员和特有的电影风格,使其自成一派,将“开心麻花”的大旗稳稳插在了内地影视圈。纵观“开心麻花”的多部戏剧电影制作,演员大多经过话剧舞台的历练,表演尺寸拿捏准确,自带良好的“观众缘”。由话剧或舞台剧转变生成的电影剧本已经过观众数次检验,成熟度极高。除此之外,令观众获得良好观影体验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其电影中对“怀旧风”音乐的合理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经过几部电影的延续运用之后,俨然已成为“开心麻花”电影的一种配乐标志。如何使陈年的音乐焕然新生,在电影中发挥意想不到的重要功能?又如何利用“怀旧风”音乐的带入感,让电影内涵得到升华,使观众乐在其中并感同身受?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和品评。

一、“怀旧风”主题音乐揭示电影文化内涵

“怀旧风”是新世纪伊始中国乐坛所盛行的一种音乐风潮,作为对20世纪流行音乐经典之作的一次集体回顾,在重新编曲和原声演唱的共同作用下,使听者产生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得到一种特殊的审美满足感。“怀旧风”配乐在电影创作中的应用并非“开心麻花”始创,许多电影在创作中都会在不经意间出现神来之笔。比如:《煎饼侠》中致敬《古惑仔》的《友情岁月》,《山河故人》中三次出现叶倩文的《珍重》,《三峡好人》中的《老鼠爱大米》。但“开心麻花”电影对于“怀旧风”配乐的运用有着独到之处。首先,从植入此类歌曲的总体数量上来看,每部作品中少则近十首,多则十几首,这在其他电影作品中鲜有出现;其次,这些配乐深入到电影创作的各个节点,有些担当背景音乐,有些出自于演员之口,并与喜剧风格形成互动。多元化的运用方式和所产生的审美效果,也是独树一帜的;最后,“开心麻花”延续了对“怀旧风”配乐的应用手法,使其在相继制作的多部电影中成为品牌标志中的一种内在品质。从这一点上来看,“怀旧风”配乐并非为某部电影而生成的噱头,一以贯之的创作理念使其具有更为深刻的价值。

众所周知,“开心麻花”是以舞台剧创演“起家”的。在其喜剧风格的剧场作品编创中,“怀旧风”音乐就是十分重要的一员。无论在《逗地主》《乌龙山伯爵》《索马里海盗》《牢友记》等舞台作品中,总会出其不意地出现几首老歌。有些使人会心一笑,有些则会勾起淡淡的忧伤。也许正是由于“开心麻花”中的许多骨干成员均为80后,对那个年代美好的流行音乐耳濡目染,所以在戏剧情境构创中,自然会迸发出几首老歌的思绪。戏剧舞台上的音乐有着立竿见影的功利性效果。音乐的抒情效果往往将舞台气氛渲染得更加抽象,在揭示人物内心情感思想时,这种溢于言表的画外音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一首背景音乐的节奏、速度、调式、配器,通常预示着剧情的发展走向,将整个戏剧空间的环境氛围刻画得入木三分。相对于戏剧现场真实的体验感和临场应用方式,在电影创作中配乐的植入方式更为丰富,且多首作品之间也易于形成系统化的联动。如此一来,配乐的功能可以得到更加自由的释放,创作者也能够尽兴展开联想。在整个系统链条中,主题音乐拥有提纲挈领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所有配乐布局的“群龙之首”,更与电影主题严密对接。透过配乐的旋律和歌词内容,可以准确精练地把控电影内涵的情感基调。在“开心麻花”系列电影作品中,“怀旧风”配乐当仁不让地挑起了主题音乐的“大梁”。

二、“怀旧风”配乐在电影中充当重要喜剧元素

喜剧电影在华语影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类型,从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到冯小刚的黑色幽默,这一重要题材深入人心。但近年来,许多喜剧电影徒有其名,却无其实。原因一方面在于创作很难寻找到能够令观众心领神会的“笑点”;另一方面,在媒体技术发达的条件下,许多笑料被“透支”,观众的审美需求越来越高。喜剧电影不仅要幽默风趣,令人捧腹,还需要在笑过之后引发思考和回味。承载的压力过分沉重,也使其很难心无旁骛地回归“笑”的本质。“开心麻花”系列电影的创作源自于一群中国喜剧笑星的群策群力,他们的许多奇思妙想是经过舞台实践检验之后形成的经验。因此,他们更容易把控观众的口味,明白喜剧电影应如何逗乐观众,以及如何保障一部作品的完整和优秀。除了在编剧创意和表演环节中依靠肢体动作、语言、对手戏、电影特效等方式深挖喜剧元素,形成自成一派的喜剧风格,电影配乐这一重要元素自然也不可避免地被发掘出喜剧精神,以四两拨千斤之力达到喜剧效果。这样的创意做法不仅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成为一部作品成功的关键所在,为观众留下深刻的记忆烙印。“开心麻花”喜剧电影中恰当使用了“怀旧风”配乐,使其在关键节点上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体现出喜剧电影“笑”和“欢乐”的双重审美功能。

喜剧电影中令观众“笑”是一种在情绪上的瞬间激发,成为与视觉层面同步的“包袱”。在《夏洛特烦恼》中,最令人意想不到,也最为成功的配乐植入,当属那首《一剪梅》。片中活在夏洛梦中的袁华显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失败者”,作为情敌,他每一次即将获得爱情眷顾的时候,一定会遭遇晴天霹雳,而此时必然伴随着一段随风飘散的《一剪梅》前奏或“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原本这首费玉清所演唱的老歌充满哀伤,没有半点喜剧色彩,但置换在《夏洛特烦恼》中袁华谐虐的命运中时,强烈的反差感令人莫名之中生成喜剧审美,而这首歌曲也成为人物自带的“音响身份标签”。更为有趣的是,这首配乐的功能并没有因为《夏洛特烦恼》的下映而结束。“开心麻花”将这一经典“包袱”带到了话剧舞台和多档综艺节目中,饰演袁华的演员尹正更凭借这首歌曲收获了许多观众的喜爱。

无独有偶,在“开心麻花”的后续作品《羞羞的铁拳》中,主创团队在片尾部分制作了一首类似于MV的音乐段落《好运来》。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原本是用以表达新春祝福的,具有主旋律性质的新民歌。而在电影创作中,被当做是一个笑点,与整部作品的剧情及结果密切相关。还有《李茶的姑妈》中,“花心”的父亲在追忆杰瑞的母亲时,说了一连串的英文名字,没有一个正确。不想串联在一起时,却将高明骏在近三十年前所唱的《我悄悄地蒙上你的眼睛》牵扯入戏,令人开怀大笑。

喜剧电影所带来的“欢乐”是一种情感上的理性认识,在观看电影的整个过程中,观众被一种愉悦亢奋的感受所带动。“开心麻花”电影在这一空间氛围营造能力方面,也使“怀旧风”音乐具有大展拳脚的机会。比如:《夏洛特发恼》中出现的《咱们屯里的人》原本是几年前电视剧《乡村爱情》的主题曲。在该部电影中,由罗凯楠用粤语翻唱,并且模仿刘德华的声线。纯正的东北秧歌风曲调与新潮的港台腔碰撞时形成的剧烈反差,使这一幕电影情景幽默风趣。此时夏洛的纸醉金迷看似风光无限,在这段音乐的衬托中却犹如跳梁小丑一般,充满讽刺意味。在《西虹市首富》中,王多鱼为心仪的女孩精心准备了一场私人音乐会,王力宏演唱了一首慢歌《需要人陪》和快歌《不可能错过你》。近8分钟的演唱一气呵成,没有为剧情本身提供过度的实际功能,更像是80后主创者在其间夹带的“私货”。了却自己的追星溯源,一同重温美好的青葱岁月。而作为电影院中许多年龄相仿的观众人群而言,如同借电影银幕和影院音响,欣赏了一段演唱会现场,欢乐中充满感怀。这也许是喜剧电影所提供的另一种特有审美价值观,富于情感和思想深度。

三、“怀旧风”背后的教化功能

鲁迅曾言:“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讥讽又不过是喜剧变简的一支流”。诚如所言,在戏剧多元化的表象中,诙谐幽默的特性使其成为当今娱乐时代民众所渴求的一种电影“基因”。这无论是在周星驰、冯小刚、徐峥、宁浩的电影作品中,均以票房和口碑得到佐证。讽刺作为喜剧电影表层所掩盖的功能,其美学特征在于针砭时弊,寓庄于谐。聚焦现实社会中丑陋的现象揭露出来,在笑过之后进行反思,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最终目标。这种中国喜剧电影的传统美学精神在“开心麻花”的电影创作中得到了完整的延续。作为中国原创喜剧电影的“继承者”,主创团队将“表”“里”两端的能量无限放大。一面是捧腹爆笑,另一面则是笑中带泪。在讽刺的酸楚过后,得到心灵的自省、净化、鞭策。这使得“开心麻花”的电影拥有了不同寻常的精神灵魂,并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属性格调。喜剧电影中的人物设置往往形于色,表于意,专注于喜剧形象的塑造。如果频繁穿梭于喜剧角色和正统角色之间,不免会使观众出戏,对剧情表达和内涵揭示均会造成影响。于是乎,配乐成为一种重要的调剂品,它可以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剧情中渗透,将那些话外之音、言外之意尽情表述。尤其是“怀旧风”的老歌,更会使人产生瞬时的心灵联动,唤醒内心的情感波澜,以达到良好的教化作用。

2015年国庆档,一部名不见经传的小成本电影制作《夏洛特烦恼》在全国公映,短短数日便掀起了观影狂潮,并一时间成为热议的娱乐话题。作品以小人物的奇幻之旅拉开帷幕,在清新的“怀旧风”中上演了一段精彩的戏剧大戏。片中人到中年却一事无成的夏洛,不仅不深刻地自我反省,还虚假包装自己来参加同学的婚礼,影射出现实社会虚荣浮夸的不良风气。在酒后的半梦半醒之间,其身份发生了时空穿越,重新回到了高中时代。带着中年记忆和阅历回到往昔,使他有了再一次选择人生轨迹的机会。他努力追求着现实中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生活,并投机取巧地获得了成为歌星的机会。在经历大起大落的人生“过山车”后,梦醒时分,他重新回归家庭,回归平凡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他认识到何谓最宝贵的人生财富。

《夏洛特烦恼》中的主体剧情体现于夏洛穿越回过去的时光历程,这为“怀旧风”配乐的设计穿插提供了宽阔的平台。创作者植入了《相约1998》《我为祖国献石油》《心太软》《刀光剑影》《我和你》等耳熟能详的老歌。这些配乐在剧中所承载的功能各不相同。有些是渲染社会环境,辅助时间线索的推进;有些则侧重于情绪情感的调动,将戏剧韵味丰富。其中最令人记忆犹新的几首歌曲在剧中起到“定海神针”之功用,将戏剧的核心立意与教化意义重点诠释出来。

关于自我,首当其冲的一首具有代入感的“怀旧风”配乐是片中夏洛自弹自唱的《那些花儿》。清新的曲风和电影中泛黄的做旧感镜头,令观众瞬间回到青涩的年轻岁月。没有私心杂念,没有争名逐利,轻快之中带有些许伤感。夏洛妈妈和邻居误以为是“照妖镜显灵”,也在用诙谐的口吻在讽刺着现实中人心被欲望附体的复杂叵测。由吉他和民谣唱法所构成的复古弹唱如一汪清泉般甘甜畅爽,沁人心脾。此时歌中所唱到的“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犹如经文教义,在教化世人脱下凡尘俗世的重甲。

关于爱情和幸福,《夏洛特烦恼》中选用了一首杨宗纬的歌曲《一次就好》。虽然歌曲是2015年创作发行的新歌,但是词曲创作和整体风格采用了20世纪90年代内地乐坛所惯用的情歌风,复古意味浓重。歌词言简意赅,曲调温暖悠扬。作为爱的宣言与表白,片中的夏洛在向秋雅表白时曾经清唱过,但是却被无情地拒绝打断。直到回归现实的夏洛恍然大悟时,才再度回响起这首歌曲。他曾经在梦中抛弃妻子,追求校花,纸醉金迷,将一切人生夙愿实现,但迷失心智的奢靡无度最终造成了盛极而衰。当爱人背叛、故友离弃、身染重病之时,才意识到最珍贵和最相恋的,仍旧是与之厮守的糟糠之妻,仍旧是矮檐下一日三餐的生活。经历生死过后,终发现粗茶淡饭的爱情才是上天最好的馈赠。“一次就好,我带你去看天荒地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开怀大笑,在自由自在的空气里吵吵闹闹,你可知道,我唯一的想要”。歌词以最为直观的方式阐述了幸福的真谛,为整部戏剧作品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怀旧特性的歌曲韵味如同一位有过丰富阅历的老人在畅谈生活哲学。不急不躁,字字真谛。此时,配乐的功能是任何语言或表演所无法替代的。在歌曲唱起的一分多钟时间里,镜头中一直在演绎着夏洛对妻子紧紧地黏缠。画面如同哑剧,音乐如同语言。“表”“里”合一,将教化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发挥到极致。

结语

综上所述,“开心麻花”系列电影的制作中不拘一格,将许多华语乐坛经典的歌曲老酒新酿。不仅增加了喜剧电影的显性戏剧效果,还使作品的文化厚度陡增。余音绕梁,令人回味。而作为“怀旧风”的配乐本体,其自身并没有明确的属性身份,产生何种审美效果,恰恰在于创作者天马行空的创意思维和敢做敢为的胆识。也正是得益于“怀旧风”配乐深刻的群众基础和易于激发的审美意象联觉,促使其在“开心麻花”电影中出现在各种不同的应用节点上,承载着多重功能,并发挥出惊人的效力。从配乐层面挖掘喜剧电影的技术潜力,“开心麻花”无疑获得了成功,并使观众对未来的新制作充满期待。

【注释】

猜你喜欢

夏洛喜剧电影夏洛特
夏洛特烦恼
夏洛的网
从《羞羞的铁拳》看国产喜剧电影的突破与革新
《傲慢与偏见》中的夏洛特·卢卡斯新解
2017年法国喜剧电影回顾展开幕在即
推荐
朝中措·读《夏洛的网》有感
回眸2015中国电影:喜剧电影改朝换代
论夏洛特·伦诺克斯《女吉诃德》中的“逃离”意象
读《夏洛的网》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