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罗马》的多重现实隐喻

2019-11-15张腾令

电影新作 2019年5期
关键词:索菲亚罗马个体

张腾令

影片《罗马》在文化渊源上,承袭了现实主义作品一以贯之的历史性与社会性特质,如实地以影像化手段反映了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人的生存状态与价值观念。在此之上,导演阿方索别具匠心地以底层女佣克利奥的生活轨迹作为切入点展开叙事,截取她所服侍的索菲亚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场景作为横截面,用以细致详实地观察社会与时代的整体变革。贯穿影片始末的革命争端与家庭生活两条主要叙事线索,不仅在剧情结构上起到了整体支撑作用;更在思想主题表现层面上,蕴藏了导演对于现实背后的自由平等的人性本质的深刻思考。透过影片所讲述的家庭、革命与爱的故事,来详细解读其深层现实隐喻是本文展开研究的重点。

一、性别对立下的家庭关系悖论

正如法国女性主义文学家西蒙·波伏娃所说:“女人不是天生就是女人,而是社会的产物。”传统的性别意识并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经由社会整体意识长期打磨塑造而成的。因此在以男女双方所构成的家庭社会关系中,个体的思维与意识不可避免地与所处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成交互作用。在西方传统哲学的性别观念中,强调了单一的二元对立关系,即“将世界划分为主体/客体、理性/感性、精神/肉体、文化/自然等一系列对立和分离的两极”,基于男女的生理差异将“男性与主体、理性、精神和文化相对应”,而“女性则与客体、感性、肉体和自然相对应”。而露丝·伊利格瑞所提出的女性本体论观念与后现代主义所提出的无性别差异观念,则对这种朴素的性别分化对立关系提出了挑战,将性别对立与男女差异逐渐推向了一个较为温和平等的理论基点——即男女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在《罗马》中,导演阿方索则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与理性思考,以细腻的镜头与情节设置,通过家庭关系中男女双方的对立与融合,表达了其对于两性关系与家庭观念的观点。他认为在不平衡的两性关系之间,同性之间理解尊重互助往往会成为个体成长的巨大助力;同时异性之间只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互相尊重与人格平等,才能推动个体之间的和谐与整体社会的发展。

作为一部以家庭为情节依托的半自传剧情片,阿方索选取了在较为柔和的回忆化叙事角度与个人化叙事视角,巧妙地借助女仆克利奥的视角达到了以小见大、以点衬面的艺术效果。在《罗马》中,女仆克利奥与女主人索菲亚的人物活动与思维意识,成为电影探究家庭关系的切入点。尤其是克利奥与四个孩子之间的日常活动与人物关系,在平和的叙事语态中构成了影片的诸多主要场景。她与索菲亚相互支撑度过日常生活的情节铺满了影片本身,克利奥的形象处在每一个温情或冲突的情节中心,男性的存在与作用好像隐含不见。但是细究情节可以发现,索菲亚的丈夫与克利奥的男友费尔明寥寥几次的出现,虽然并未与两位女主人公发生正面的情感冲突与尖锐的矛盾纠葛,但是性别对立关系已在无声中形成。在阿方索刻意打造的个性化叙事视角中,男性的登场与行为都隐藏在女佣克利奥的生活观察中,细致而隐晦。男主人的初次登场是他在出差后回家,镜头拼接下家人的期待与欢快的背景乐营造出一种欢迎的仪式感,然而克利奥费力止住的家狗乱吠透露出他与整个家庭的疏离与陌生。而男主人与索菲亚的争吵也在“音画分离”的处理模式下,仅从克利奥的画面与嘈杂的吵架声能够感受到女主人索菲亚所承受的压抑与苦痛。另一位男性角色费尔明则更加直接地以暴力、怯懦的恶棍形象登场,在与克利奥的几次接触中不断地伤害背叛她,形成了人物形象的鲜明对比。

在这里存在一个关系上的悖论,家庭是由男女双方所构建形成的和谐整体,然而在影片中家庭关系的不和谐也恰恰是因为男女两性间的对立冲突与矛盾。在罗马一家人中,男性个体所造成的情感纠葛与生存困境,就像是一场压抑的洪流一样,一点点地冲击着克利奥与索菲亚的精神堤坝。在挫折和失望中,这两位脆弱的妇女相互依存,在没有社会阶级分层空间的地方建立了一种动人的伙伴关系。在影片中克利奥对孩子之间的几段对话,索菲亚与她之间的沉默与对视,所表达出的是家人之间自然的默契与和谐。由强势的男性个体所带来的所有内疚、创伤和痛苦,都在这种家庭的挚爱与温暖中消弭了。影片结尾海边营救的长镜头特写中,夕阳之下母女几个人抱头依偎在一起的画面定格将这种情感升华到了顶点。同性之间的互相扶持与陪伴,对弱者(几个孩子)的守护与怜悯,个体自我的救赎与成长,是影片所给出的根治人格不平等痼疾的良药。在世俗观念所引发的性别对立矛盾下,在充斥着暴力与歧视的20世纪70年代西班牙城中,能够真正支撑维系完整家庭与健全人格的力量,并不是男人们的心机与孔武,而是克利奥与索菲亚所坚持的母性关怀与爱护。在家庭关系现实的背后,是影片所要通过其所表达的,对性别关系中人格平等的尊重,以及对源自人类天性的怜悯的呼唤。

二、阶级分化下的历史革命之思

关于电影《罗马》,阿方索曾在公开场合宣称“时间和空间包含着我们个体,既定义了我们,也将我们与同一时空下的他人联系起来。这是一次关于墨西哥社会阶层的探索,其中的等级与种族问题盘根错节。”在墨西哥,20世纪70年代是一个饱经苦痛的特殊的历史时期。特拉特洛尔科学生运动的发生,是墨西哥底层人民渴望政治体制改革的一次有力反攻。影片中的费尔明与克利奥在家具商店的一幕场景,就是影片对于那场流血事件的侧面再现。在血腥事件的背后,是墨西哥当时阶级分化的顽固格局与精英阶层的权力镇压。电影中的诸多情节对比都深刻地揭露了阶级之间无处不在的歧视与矛盾:在圣诞节时期白人庄园主在明亮的别墅里觥筹交错,佣人们躲在阴暗的地下室卑微地祈求;克利奥一家的土地被强行征用,土著人的小孩被当街打死。长久以来阶级分化所导致的不合理不平等的社会政治局面,始终是影片诸多矛盾发生的基点。家庭间的纠纷,个体间的倾轧,影片尖锐情节的设置与安排无一例外地根植于不平等不合理的社会政治生活形态。而由此引发的政治革命,以及革命失败背后的反思,则是影片所要阐释的另一重思想主题。

这场革命从一开始就注定面临失败和更加残酷的镇压,在不合理的政治体制下,白人精英阶层始终掌控着政治话语权,影片也从多个角度暗喻了革命的失败。克利奥作为土著阶层的代表,她的勇敢和反击是个体在社会革命下的缩影。她的怀孕是生命的起始,也寓示着墨西哥底层革命的发端和发展;然而最终她腹中的死胎则隐喻了这场革命的流产与失败。同时影片中的诸多意象与定格镜头,也同样暗示了革命逐渐失败的流程:在地震中散落的建筑物砸向了脆弱的婴儿箱,死难伤亡之后的十字架喻示着生命的终结,在圣诞庆祝中被摔碎的杯子指向了后面的流产,而最后在医院中克利奥抱着胎死腹中的女儿无声的哭泣则将剧情推向了高潮。而这注定悲剧的结局不禁让人想起影片开头克利奥低吟着优雅的旋律洗着衣服,轻松惬意的气氛与美好的期盼,与革命失败的惨烈终局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正如评论家们所指出的那样,特拉特洛尔科运动失败最直接的结果是,“许多墨西哥人都怀揣希望,认为他们的孩子能比自己拥有更繁荣的物质条件。然而,1968年之后,政权、政府和革命制度党的合法性,以及人们对于墨西哥革命承诺的信心,通通彻底地被粉碎了”。在影片结尾玩具店的动乱中,玩具店内外的玻璃像是一层朦胧却清晰的幕墙,将革命群众与中产阶层界限分明地隔离开来,通过这种具有象征意味的空间分离,能够看清阿方索对于革命的冷静的观察视角。他清楚地认识到,“罗马”并不是一天建成的,阶级间的隔阂与鸿沟也不是可以在一时之间就被填平的。阿方索并没有将整体的叙事空间定格在宏大的底层革命上,而是将关注点回归“人”本身,在描摹刻画历史格局之上他所提倡的是对于个体情感的畅快表达与个体命运的真切关怀。基于这样的叙述角度和立场,革命及其失败只是一种尝试建立社会新秩序的现实表象。在此之上影片真正所要表达的是:只有不同阶层之间的个体相互理解,互相融入,才能建立和谐有序稳定的社会关系。只有人们摒弃种族的成见,跨过阶层的藩篱,人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才会真正地展露出来。这种思索不仅仅具有反思历史的深刻内涵,更对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国际社会形势发展,具有借古寓今的艺术价值。影片以革命历史作为隐线叙事的艺术构思,延展出了在革命背后的历史反思与价值诉求,成功地拓展了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艺术思路与思想格局。

三、母性关怀下的人道主义内核

在上世纪西班牙失衡失真的社会环境下,如何实现人的尊严与价值,实现个体的自由与平等,始终是《罗马》所提出的道德指向,这种指向在很大程度上与人道主义思想所合流。正如霍尔巴赫提出的:“社会道德中的第一个道德是人道,人道是一切其他道德的总体。就人道的最广义说,它就是给我们同类的人的心灵以正义的那种感情。”在影片开头的一组镜头中,克利奥一边吟唱着歌谣,一边与佩佩躺在石板上进行着一场略显稚嫩的有关生与死的对话。佩佩平躺着说到“我要死了”。而克利奥在第一时间,漫不经心却又异常坚定回复:“那就复活呗”。这种对于生命的热诚融合在电影每一个细碎的小场景中。在随后与孩子们的相处中,她也欢快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我渴望拥有一切,将它们一一放在你的脚边。”这种对他人无私的付出与坚持,不仅仅是出于天性使然的母性职责,更是出于她对生命个体的爱护与尊重。

在克利奥这样一个具有家庭仆人、墨西哥土著、待产母亲多重身份的主人公身上,阿方索以一种平静温和却又不容置疑的态度,表达出了母性关怀对于超脱个体生存困境的重要性。在影片发展的高潮,海滩边嬉戏的两个孩子被卷入巨浪之时,不会游泳的克利奥硬生生凭借柔弱身躯的力量将两个孩子拽回了岸边。救援成功后,定格的黑白长镜头下,两个坚强的女人与四个幼小的孩子紧紧依偎在白昼的沙滩下,情节与画面所传递出的母性温暖有一种直撼人心的情感力量。在这场无私的救援中,母亲的爱让克利奥不顾一切地挽救了孩子们的性命,同时也找到了自身生存的意义。

在此之外,影片所深刻表达出的思想主题是:不论在何种情况下,人的权利与自由并不应当受到阶级秩序和从属关系的束缚,这是社会法则的自然规定。正如卢梭所说的:“整个社会的第一个法则就是:在人和人或物和物之间要有某种协定的平等。”人格力量的平等在彼时的墨西哥社会,仍然只是一场存在于哲学家幻想中的空谈。然而电影艺术所完成的不仅仅是历史场景的如实还原,在再现之外,明确的精神指向与价值表达正是它的生命创造力所在。克利奥与索菲亚一家跨越阶级身份的真情相拥的场景,对于墨西哥土著而言是一场无声的胜利。这种人格平等的建立与人性尊严的重塑,是惨败的墨西哥人民通往未来的希望之钥,也是导演阿方索所给出的关于革命与爱的思索的明确答案。

结语

《罗马》在略显单薄的以家庭为主线的故事剧情之外,隐含了层次丰富的人性探寻与历史反思。在黑白镜头所构成的人物现实生活背后,巧妙地隐喻着关于家庭、革命与爱的多重思考,这也是当代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一个重要特征。导演阿方索在最大限度上利用自己的动态摄影天赋与镜头掌控能力,完整地还原再现宏大历史格局下个体命运发展的同时,给出了自己对于人性价值与人道主义的思考,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研究价值。

【注释】

猜你喜欢

索菲亚罗马个体
行为免疫系统对个体就医行为倾向的影响*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阳光房
罗马鞋 无法抗拒的夏日战靴
How Cats See the World
索菲亚的魔法书
索菲亚的魔法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