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续写新篇
——2018年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发展报告
2019-11-15李建强
李建强
2018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回味的年份。四十年的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更加明确和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对于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在这样一个重要节点,也积极汇入社会主流,总结历史经验,发掘历史记忆,坚持改革开放,继续开拓研习,取得一批重要理论成果。
一、视点
2018年,电影理论批评围绕中国电影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既注重总结发展经验,又不回避矛盾和问题,从宏观和微观的交叉、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当下与未来衔接的基点上,对国际国内电影的动态走向进行及时跟踪,予以深入探析,努力为中国电影在新时代的发展问诊切脉,发挥了理论批评特有的反馈作用,体现了理论批评应有的立场品格。
(一)总结中国电影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验
起自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至今已走过了整整四十个年头。四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电影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总结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从中钩沉发凡和汲取经验,自然成为本年电影理论批评关注的重要切入口。
1.四十年的经验值得珍视
改革开放四十年,与中国历史发展同步,中国电影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电影成为时代进程的一面镜子,时代成为电影发展的重要动力。对此,批评家们并不讳言。尹鸿认为,这体现了中国电影与时俱进的巨大生命力。他据此将四十年的发展划分为以下几个节点:一是开启中国电影新时期,二是电视时代的电影娱乐化转型,三是走向世界的中国电影,四是电影大国的复兴,五是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1胡克提出,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理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条件,中国电影和电影理论的飞速发展,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息息相关。2陈旭光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电影产业可以概括为:在伤痕中苏醒,在改革中奋进,在矛盾和艰难中持续前行,最后整合成一部多元融合的文化创新历史。3笔者完全赞成上述见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电影摆脱“为政治服务”的禁锢,大力推进体制和机制改革,与民心相通,与世界相向,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成就了自己,也检验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强大生命力,成为现代中国、现代文明发展的一面镜子、一个有说服力的典型案例。
2.四十年中国电影的主要变化
四十年中国电影的整体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专家们的目光被不同的变迁所吸引。周星提出从体制上、法治轨道上、整体观念上取得的发展进步最值得肯定和重视。贾磊磊则将变化概括为十大方面:一是国有、民营、外资与合资相互并存的新的生产体制基本建立;二是以电影院、电视台、互联网、多媒体为传播放映平台的多元化电影传播网络开始形成;三是探索建立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社会效益第一的制片管理模式;四是成为全球银幕数量最多、唯一能与好莱坞进行正面市场博弈的国家;五是逐渐形成多层次、多梯队、多样化的导演艺术团队;六是以类型为导向的产业化生产成为中国电影主流;七是形成本土电影与进口影片平分秋色的市场竞争格局;八是电影生产的审查制、分级制不断完善进步;九是中国电影理论批评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电影影像分析,开始同时兼顾市场分析、观众分析和效益分析;十是代表国家品牌的中国电影学派和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学派的建构已被明确提上议事日程。4
在宏观解析的同时,丁亚平从“中国电影创作流变及其发展策略”5、陈犀禾和赵彬从“电影美学发展研究”6、陈旭光从“电影的美学重构与文化流变”7、李建强从“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的发展流变”、厉震林从“电影表演的渐行渐进”8、陈彦均从“谍战电影政治修辞的位移”9、刘嘉从“放映市场的变迁”10、刘扬从“电影发行业变革”11、聂欣如从“纪录片美学之变”12、王茵从“城市喜剧电影文化范式的转变”13、刘藩从“电影制片公司发展经验与启示”14、张琦从“电影产品(生产)之变迁”15、尹鸿和梁君健从“建构大众电影的叙事范式”16、刘思佳从“主旋律电影创作理念的转型”17、谭苗和鲁昱晖从“青春题材电影的时代叙事”18、赵卫防从“内地与境外电影合拍的流变及影响”19、高有祥和高山从“合拍电影叙事流变”20、王丽君从“电影美术分析”等角度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电影的进击和创造进行阐述21,林林总总,无所不涉,给人以全面、系统、完整的概观,也使人为之感到精神亢奋。
3.中国电影对世界电影的贡献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变化当然不可能是闭锁的、单向的。张颐武认为,成长起来的中国电影正积极走向世界,全球电影由于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也在发生深度调整,包括好莱坞电影不得不调整和增加中国元素,把中国作为自己的核心市场,这是百年电影史上从来未曾有过的大变局。李道新提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电影通过对主体和客体、电影和艺术、娱乐和产业、文化和媒介这些关键维度的穿透讨论和反复运作,日渐成长成熟,正逐渐形成颇具特色的生产主体与消费主体,并以自己特有的成长经历和多种贡献,为世界电影提供了一种最丰富、最复杂,甚至充满着矛盾、张力的经验和教训。22这些或点或面的迁徙,已开始引发亚太国家和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二)关注新时代新力量与新主流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与新的时代一同前行,其中一个突出表征是崛起了一个“新力量”的青年导演群体。他们是借助次二元生存的一代,在主体性、世界观、电影观和创作思维等方面都表现出与以往电影人不同的特点。对于中国电影新力量,理论批评界已连续关注多年,2018年对新力量的关注势头不减,并且因为着意把新力量与新主流联系起来,不仅把研究推向深入,也显现出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富远见的谋略。
1.对新力量的再认识
对“新力量”的认识,历来众说不一。陈旭光指出,相对于前面几代电影人,新力量很难在电影中明确感知他们的主体形象,有意隐匿自己,进行偏向客观化和游戏性立场的创作,成为他们共同的选择。明显的表征就是,新力量的视点大多是客观的全知视角,他们不像前面几代导演,喜欢采用代表自己的自知视角,更多偏向客观的全知视角。与之相连,新力量导演注重观众,尊重市场,善于利用互联网,进行跨媒介运营、跨媒介创作。总体上说,他们更喜欢走市场,更热衷观照外面的世界,在电影制作中省略了许多繁文缛节,同时显露出缺乏内在底蕴的倾向。23胡劲军认为,所谓新力量,是指未来5到10年将对电影产生重要影响的新生力量,对中国电影尤为重要。24饶曙光针对性地提出,对“新力量”的理解,不能只局限于导演,还应该包括编剧、摄影、录音、美工等,以及跨界而来的“外来力量”。25这些新的注重内质性的认识和定位,无疑要比单以年龄、代际划界,更具价值和意义。
2.新力量的主要特征
这一代导演的“生存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二次元为表征的“技术化生存”和“网络化生存”。尹鸿认为,总体上说这一代人的专业训练比较好,而且大部分有过在其他媒体的历练经历。原来的学院派新人都是按自己的电影理念去创作电影,但“新力量”乐于在跟观众的交流中实现自己的梦想。新力量中既有热衷走商业道路的,也有特别喜欢拍文艺片的,各有所好,各行其是。尤为不同的是,“新力量”的命名,主要是政界、学界和理论界的行为。也许,他们本身并没有需求与自觉,从一开始被命名,到后来被归类研究和集中宣扬,似乎都不是他们的本意。这就决定了,一方面新力量与前面几代导演的概念不尽相同;另一方面,这一群体观念上的开放性、意识形态上的包容性、艺术方法上的多元性、与现实生活的贴近性,也和第五代、第六代导演显示出了差异。26李迅则把新力量称之为“六代后”,认为他们一方面更商业化,另一方面是主要面对农村、小城镇,那些不那么现代化、城市化的地方去寻找自己创作的灵感,把镜头对准那些边缘的、日常不太为人关注的生活形态。27自然,在发掘把握特征、重视褒扬奖掖的同时,对于新力量,更重要的是给与针对性的资助和指导。
3.让新力量成为新主流
新力量之新,关键在于创意创造之新。因此陈旭光提出,“新力量”导演应该践行、追求更高远的目标,应该在提升电影产品的质量、在自觉强化质量提升的保障机制、在更好地建设中国电影的新时代,为人民、为时代提供更多有温度、接地气、大情怀的好作品。尹鸿认为,新力量最大的挑战是两个:一个是外部力量的影响太多,一个人成名了,有砸钱的,砸情的,还有砸宣传的,各种因素导致他们可能失去做电影的初心;另一个是他们中的一些人专业底气不足,成功带有比较大的偶然性。有才华和有素养并不完全是一回事,要具有包括生活、人文和价值观的综合性素养,能拍各种成熟的生活剧和情节片,这才是“新力量”的本分和价值。饶曙光提出,如何帮助青年整体导演队伍的成长,充分释放他们的能量,让他们在中国电影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好的作用,需要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去考量。今后的方向,包括为青年导演的创作提供更好的生产环境、更好的体制机制保障、更加全方位全过程的合力支持,真正有序推进中国电影从产业的黄金十年走向创作的黄金十年。28万丈高楼,平地起。让“新力量”真正成为新主流,不可能一蹴而就,但目标方向已然明确,接下来重要的是上下形成合力、全盘扎实推进。
(三)加强电影工业品质和工业美学研究
近年来,随着“质量提升”“产业转型升级”等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后,电影人愈发意识到,中国电影的发展终究需要一个成熟完善的工业体制来作支撑,这是绕不过的一个环节、一道坎儿。尽管对此各方意见并不完全一致,但大家的关注度愈益汇聚,形成的共识亦日渐增多。
1.推进工业品质和美学的重要性
“电影工业美学”,这个术语实际上出自北京大学教授陈旭光,多年来他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持续思考。在他看来,“电影工业美学”这一命题,不是针对电影生产过程或产业链的某一个环节,而是统领当代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关键,是一个可以建构复杂多元的体系性的整体构架。29饶曙光提出,建构中国电影工业美学不是无的放矢,也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具有很强针对性的现实问题。中国电影要立足国内、走向世界,必须及早进行战略性布局,大力推进工业体系建设,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中国电影未来发展赖以生存的“重工业”。30饶曙光、李国聪强调,发展电影“重工业”是推动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重工业电影”的崛起既是市场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内生性需求,也是中国电影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基础性工程,它是中国国家软实力和硬实力融汇的双重体现。31确实,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对于新时代的中国电影,如果没有坚实的电影工业基础,很难实现整体性的升级换代,实现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的有序转变。尤当清醒的是,这个体系对于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明晰电影工业品质和美学的内涵
陈旭光认为“工业美学”体系的建构,从具体而言,至少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侧重内容层面,二是侧重于技术层面,三是侧重于运作、管理、生产机制的层面。这样一种工业美学原则,是由艺术性要求、文化品格基准、制作技术要求、管理规范等元素综合集成的。关键是要在电影生产过程中弱化个人的、感性的、随意的成分,代之以理性、协同、标准化的生产规范,统筹协调电影商业性和艺术性的要求,实现历史、美学、艺术和影像的有机统一。李立强调,“电影工业美学”说到底应该是一种国家电影理论,中国电影要实现在新时代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必须具备更完备、更清晰的理论构架,电影工业品质既是一种认识论的深化,也是一种实践论的指导和升华。32笔者极为赞同这些认知,“工业品质和工业美学”除了“技术美学标准”,更为重要的是一种系统全面、完整的观念形态和行业标准,是一套引导中国电影供给侧改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准则。于此,中国电影界亟须形成更多的共识。
3.拓展电影工业品质和美学的空间
近年来,中国电影出现了一批社会反响强烈、票房过亿的大制作。陈旭光认为,对于产业生态来说,一部五十多亿元票房的《战狼2》,可能不如五六部十几亿元票房的电影对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更有益处。因为,前者成功的偶然性很大,难以仿效和复制,后者遵循了电影工业美学制作原则,可以拆分解析和重复生产。为此他提出,“电影工业美学”观念体系应做如下拓展:一是在内在观念上怎样把电影真正视为工业、产业或者文化创意产业;二是在电影评价标准上,怎样确立更加开放、立体的标准;三是“电影工业美学”思想和理论原则应该通过影视专业教育加以定型、传承和传播。饶曙光提出,在工业化升级换代的过程中同步完成工业美学建构和表达,要注意避免价值观混乱和粗痞化美学,标准和原则的设定要经过更多的研讨,有更多的实践作为依托。笔者尤为赞同和想要表达的是,不要一提重工业便一哄而上,怎样处理好传统和现实的关系,怎样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怎样将工业体系的建设、文化美学建设与充足的人才储备有机结合起来,都是需要我们花大力气研究和持续验证的,盲目推进中国电影重工业,有可能拔苗助长、适得其反。
(四)高科技与中国电影未来发展
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及其带来的电影形态的日新月异和眼花缭乱,早已超出了人们曾经的预料。基于4K、3D、4D、巨幕、高帧率、高动态范围、广色域、沉浸式音频等格式电影的摄制和播映,高新技术电影已成为全球电影产业追踪的热点。高科技与电影未来发展,近年理所当然地引发理论批评界的更多关注。2018年4月,作为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推的四大论坛之一的“电影科技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11月,第27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主打的“电影工程技术与电影工业体系构建”在广东省佛山市举行;12月,由上海交大与中国电影家协会共同举办的“高科技与中国电影的新时代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如此高密度、高层次的研讨,展示出新的研究动向,传递出理论批评界的敏感神经与艺术触觉。
1.电影科技发展呈现提质升级增效的基本趋势
刘达、王萃等通过对美国、日本的实地考察,指出,全球电影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可以归纳为:(一)围绕质量、安全和效益,持续追求视听质量和观影体验;(二)高新技术格式电影显著提升了电影的视听品质,有效增强了电影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三)科技进步引领影院质量升级,将全面提升运营质量、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33侯光明认为,先进技术发展是提升电影工业完成度的强力支撑。当前,先进影像技术正在改变世界电影格局,谁占领了先进影像制高点,谁就占领了未来电影产业的制高点。许菀楠强调,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着力点,孕育着无限生机,电影作为包含视听因素、时间与空间因素相结合的第七艺术,本身就是一次与科技密切相关的变革。无论电影人工智能本身的运用,还是进入电影作品里的人工智能,两者都值得期待。34笔者完全赞同上述分析,电影嫁接高科技概念和最新技术成果,既维系了传统影像作品的形式基因,又自然而然地带来了新生的影像介质,并以此对电影原先的生产程序和制作模式提出挑战,体现了新世纪影像艺术的美学内涵和架构。35这一趋势无法更改,就如同我们无法对抗大自然的进化发展一样,顺之者昌,逆之者衰。
2.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科技发展的时代思考
刘达、王萃等指出,中国作为世界电影大国,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电影产业取得了全面进步,但是在与科技相关的各个方面与电影强国尚存较大差距。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强对外开放和深化科技合作,在高科技相关领域实现与国际接轨,持续提升自身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饶曙光指出,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各种高科技手段对电影行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我们不仅要有形式上、技术上紧跟的迫切感,更要善于从深层次的电影本体、电影语言现代化等角度认清技术进步和变革将对电影带来的全新影响,更新对于电影语言、电影叙事的思维定式。36综合各家建议,当务之急是切实加强电影科技发展的顶层设计,在改进和完善电影科技体制机制上下真功夫;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电影关键技术与系统的自主研发和高新技术应用;还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深化国际合作,力争在学习借鉴中实现后来居上。
3.高科技时代电影娱乐价值意义的确认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以《星球大战》为发端,一批国际主流大片脱离原先艺术发展的轨道,热衷以制造视听奇观为能事,以猎取资本增值为圭臬,以形塑新一代观众口味为导向,肆意渗入特技手段、工业编码和暴力元素,寻求用各种超能力的高概念/大制作取代实际生活,使电影发生了从“叙事电影”向“景观电影”模式的突变。资本为了在被诱导的消费中寻找自己的利润,无所不用其极。技术主义和消费主义联袂的电影生产已经和正在造成人与自然、人与艺术、人与自身关系的异化。对高科技时代电影娱乐价值意义的重新确认,已经义不容辞地被提上了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议事日程。高桐认为,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与科技不同的本质属性,如果电影唯科技而科技,就会丢失电影反映现实、感怀人生、抒发情怀等艺术本质精神,这是与电影艺术背道而驰的。37就此,笔者提出两个尺度:一是从作品的文化逻辑说,怎样摆正科技与价值的位置;二是从艺术家内心说,怎样保持内心价值的稳定。在技术主义、消费主义的情境氛围中,我们不仅要接受生活给予的馈赠,更要守住精神灵魂的疆域,坚定不移地推进技术工具和人文理性的协调发展,维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艺术生态系统。在这个问题上,电影没有退路。
二、聚焦
每年的电影理论批评都会聚焦一些重大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因为时效性强而凸显针对性,有的因为带有规律性而产生导向性。聚焦本身就是一种选择,一种当量。一旦“聚焦”,就带有牵动全局的走向和意义。2018年的焦点,非“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学派的建构”莫属。
四年前,饶曙光就在《电影新作》发表《构建电影理论批评的中国学派》的重头文章,试图链接历史,面向未来,解决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的“失语”问题。但是,当年并未引起学界充分的关注。之后,经由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侯光明等的二次推动,以及国家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本课题的研究迅速发酵,并在2018年形成聚焦。中国电影资料馆正式立项了“中国电影学派基础学术工程”;北京电影学院则建立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和国家电影智库,开展“建构中国电影学派”的专题研究。
(一)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学派的概念与意义
研究这样一个既带有重大理论意义,又具有迫切现实意义的全局性问题,外延和内涵首先需要澄清。饶曙光提出,究竟是叫“流派”还是“学派”?可能“学派”更偏重于理论层面,“流派”则跟创作实践、产业实践有更多的关系。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就开始讨论电影的民族化问题,民族化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今天凸起的中国电影学派。李道新认为,在电影领域,“学派”和“流派”是有区别的。“学派”是一种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在特定时空中得以传承的结果,需要在历史脉络中予以理论的和学术史层面的梳理和阐发。从广义的角度说,“中国电影学派”应当涵盖全面和系统的电影领域,从中国电影作为一种具有民族文化气质和表意特殊性的层面予以把握;从狭义的角度看,可以从技术、艺术美学精神,以及电影的生产到消费等子方面予以理解。李一鸣表示,“中国电影学派”就是一种电影文化和艺术的共同体,其实也是一种文化符号。38黄式宪进而提出:“中国电影学派”大致包容了“渊源”“流脉”“辉煌”“再出发”四个层面。他认为:“中国电影学派”最早可以上溯到20世纪30年代,但是直到新中国成立,特别在改革开放以后才被重新命名;“中国电影学派”建构,关键在于坚守民族文化的身份,在银幕上塑造出经得住历史、审美双重考验的中国形象,在新世纪中国电影将跨界进入国际主流市场,主动参与全球性竞争,理论铺设和构建一定不可缺少。39贾磊磊由此强调,“中国电影学派的提出,不仅仅是出于一种学术研究的方向设定,一种对经验事实的汇集总结,而是要在中国电影历史发展的新时代,建构一种能够贯通创作实践与理论体系、一种能够整合产业发展与文化价值建构、一种汇聚历史传统与现实经验的总体表述。”40
(二)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学派的发生学研究
王海洲认为,中国电影诞生以来一直都在探索自己怎么走的问题,也就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电影形成了自己蕴含着民族特色的特点,可以说,“中国电影学派”是一种已经发生的客观实在。41万传法提出,从“发生学”的角度思考和挖掘,就要争取回到它的原初,寻找它的原形。丁亚平认为,中国电影自身的理论批评史本身就建构出一部“中国电影学派”的历史。42李一鸣提出,如果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以及中国电影正在生成和成长的国际国内影响力入手,重启“中国电影学派”这个命题便是顺理成章的。43肖英、厉震林将发生归纳为三点:一是对于中国电影美学特色的新认识和新建构,二是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其对“中国电影学派”的需求,三是电影现代化转型要求及其走出去的诉求。44侯光明指出,“中国电影学派”是为了实现建设电影强国这个伟大梦想进行的伟大工程,其中既有时间的积淀、体量的增长、质量的提升、影响的扩大,还有新的历史阶段和新的时代语境的必然要求。45笔者由此认为,就其普遍性意义来说,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学派建构是一个不断发生、发展的变动过程,从20世纪30-40年代的滥觞,到50-60年代的探求,再到改革开放以后的加速发展,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理论和实践的累积,当下与未来的召唤,共同推动中国电影理论学派从遮蔽走向了前沿。46
(三)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学派的形态学研究
“中国电影学派”面临非常复杂的情境,但有几个维度是必须重视的。饶曙光认为,首先是国际化的语境,其次是当代环境和当代语境,还有一个中国电影自身的传统。李道新提出,对于“中国电影学派”的讨论,不仅要有历史意识,而且要有未来意识,要坚持将其纳入一个有助比较的和跨界的广阔视野,并在此过程中完成自我阐发。47侯光明提出,“中国电影学派”是由理论体系、实践创作和人才培养三部分构成的,是一个具有“来自中国、体现中国、代表中国”电影创研体系。48
周星认为,“中国电影学派”建设研究可以有诸多范畴,比如源流关系、代表性人物、创建者的谱系、年度创作分类型研究等。49肖英、厉震林认为,鉴于“中国电影学派”理论的构建还处于初级阶段,可采用纵向文化判断方法,解决这一研究分散多样而又难以集中的弱点。由此他们提出“国家电影主导性的文化核心呈现”“与他国电影风格迥异的特色特质”“沉淀在优秀电影作品中得失互现”三个维度,来寻找和构建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学派的模型范式。笔者觉得在充分肯定上述真知灼见的基础上,有必要强调,形态学的考量不应仅仅罗列一些单独的现象和元素,重要的是明晰总体思路和整体框架,力求阐明其各构成元素及其相互间的逻辑关联,实现理性与感性的创新重构和自洽融通。正因为此,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风格的厘清与阐释,对于“中国学派”的建设至关重要。50
此外,陈犀禾、翟莉滢从中国电影的历史经验和历史资源出发,提出“国家理论”是当代中国电影中最重要的理论概念。51陈旭光从学理与文化建设的意义与姿态等角度梳理了20世纪中国文化思潮中有关“中国学派”思想的含义与来龙去脉。52万传法从上海电影传统与“中国电影学派”的关系、李道新从郑正秋与“中国电影学派”的发生53、陈林侠从“中国电影学派”和电影哲学的关系54、周斌从海派电影传统与“中国电影学派”的建构切入各抒己见55,对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学派的建设发表见解,体现了宏阔的视野,以及研讨的广度和深度。当然,“中国电影学派”建构作为一个新的课题,探究尚未成熟和成型。不论是从学理上,还是从实践上;从外延上,还是从内涵上,都需要一个长期探索与辨析的过程。为此,中国电影理论批评还需作出极大努力。
三、思考
每年的回顾,总能发掘诸多亮点,但也总会看到一些缺憾。对前者自然应当充分、系统地提炼和概括,对后者亦没有忽略、遮蔽的理由和必要。重要的是举一反三,从中汲取智慧,从而使批评变得更聪明、更强大起来。从这个角度说,有两大案例特别值得一说。
(一)怎样对待《阿修罗》的大起大落
《阿修罗》是由宁夏电影集团和真鉴影业联合出品的奇幻大片,由张鹏执导,吴磊、梁家辉、刘嘉玲领衔主演,据说花费了7.5亿元人民币。影片于2018年7月13日在国内上映。此前,摄制组高调亮相,先是放风说投资方邀请了13个国家的主创加盟,继而又改称全球35个国家将近2000人的创作团队、好莱坞十多家顶级视效公司全程参与,将开启一场视听盛宴,为华语奇幻电影打开全新的视觉域界。有人甚至放言赶超好莱坞,以营收30亿元为标的。但实际面世后,市场反映冷淡,上映3天票房才4800万元。从网上反馈的情况看,既有点赞“此景只应天上有,震撼到极致的视觉享受”,“这是一部东方奇幻大片”;也有批评其“抛弃镜头和音乐,就是个烂片”,“电影整体阴暗的基调,暴力血腥的情节,不绝于耳的脏话台词,悲凉的结局,满满的都是负能量……”这原本都很正常,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反映了市场的多元和观众的日趋成熟。令人奇怪的是,就在公映的前两天,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召开了一个大型研讨会,京城的几位电影理论批评大家几乎悉数到场,这阵势,这时段,多少是有点豪华逼人的。更令人奇怪的是,专家们评说调子几乎如出一辙,诸如“在各个环节达到国际重工业电影的制作标准”,“在中式奇幻大片领域,其开创性的意义是很突出的”,“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中国自己的《阿凡达》,想象力和视听效果令人震撼”,“无论是类型升级层面,还是技术和产业层面,影片都实现了新的突破”56……调门之高,评价之好,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可悲的是,这部被专家们交口赞誉的影片,因为观众和市场的冷待(猫眼评分4.9,豆瓣仅3.1),只在院线维持了三天就全线撤档、暗淡收场。对此,笔者一点也没有笑场的意思,因为我本身就是学会的一员。但这次大起大落、悬殊反差,造成的社会影响是覆水难收的。正如饶曙光会长后来所说:借鉴、吸收和消化必须是全方位的和系统性的,对好莱坞的学习借鉴必须与中国电影发展的基础性条件相匹配,不顾实际,盲目突进单兵冒进,有可能欲速不达,乃至造成系统性风险,甚至全军覆灭。“可以说,《阿修罗》就给我们及时地敲响了警钟。”57在我看来,警示至少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理论批评一定不能逆向市场和观众,满足于闭门造车、自说自话;二是,理论批评一定要实事求是,好处说好,坏处说坏。这个简单的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惟其如此,尤其需要坚守;三是,理论批评一定要有维护自身声誉和价值的意识,改革开放以来历经波折,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好不容易才初步建立起自己的声望和地位,需要我们倾心呵护。对此,除了学界团体的持续努力,每个个体同样肩负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怎样看待崔永元揭开的影视乱象
从2018年5月开始,著名主持人崔永元陆续发帖,揭开了在影视界部分从业人员中存在的“天价片酬”、“阴阳合同”等乱象。在官媒的介入下,该事件成为一个全民关注的热点。人民网、新华网等相继发表网评,以“明星片酬为啥屡次限高?”为题进行讨论。接着,国家税务部门依法下达追税通知,责令部分人员补缴巨额税款。笔者注意到,这样一件具有社会轰动效应的事件发生后,除了贾樟柯等少数业界精英发声之外,整个电影理论批评界几乎没有声响。当然,因为涉及相关法律,尊重法律权威,相信法律自有公论,是一种慎重和积极的态度。但需要反思的是,影视界的一些乱象由来已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理论批评作为业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行业的自律、对于电影人的自律,是否有过关注、有过解析、有过倡导?这应该是值得想一想、问一问的。中国电影从2003年步入产业化改革以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在电影市场繁荣和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如票房造假、金融诈骗、偷税漏税、“水军”泛滥、侵犯知识产权等一系列问题。这些不当行为,有的需要通过法律途径,厘清电影从业者在法律层面的底线要求和相应法律责任;有的需要从行业和从业者自律的层面加以引导和规范,严于律己,从我做起,形成自重、自爱、自省、良性、有序的环境氛围。法律只能约束人的行为,不能约束人的意识。批评和自我批评理应是思想的武器、精神的补充。由是,电影理论批评是否应当进一步拓宽视野、打破陈规,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一些过去尽力回避、不予触及的问题,应该勇于纳入视野,比如行业准则、行为规范等;一些以往冷眼相看、不入法眼的问题,应该真心去拥抱,比如业界的自律,从业人员的修为……直面现实是理论发展必然的方向之一,只有积极进取,不断贴近时代生活的实际,勇于和善于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我们才会感受更多的责任,才会不断增长见识和才干,才会获得与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也才有助于形成舆论环境、精神导向,推进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法国评论家蒂博代说:“没有批评的批评,批评本身就会死亡。”这个认识,有学人此前多有表达,籍此“发帖事件”再次提出来,与理论批评界的同仁商榷并共勉。
【注释】
2周星、贾磊磊、章柏青、胡克等.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电影理论与创作的回顾与展望[J].电影评介2018(8).
3同2
4同2
5丁亚平.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电影创作流变及其发展策略[J].当代电影,2018(7).
6陈犀禾、赵彬.中国电影美学发展研究(1978.2018)[J].电影艺术,2018(5).
7陈旭光.论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电影的美学重构与文化流变[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5).
8厉震林.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电影表演学派渐行渐近[J].艺术评论,2018(6).
9陈彦均.改革开放后中国谍战电影政治修辞的位移[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8(3).
国内各个研究机构2000—2017年在22种微网领域的EI期刊的发文数量如表3所示。由表3可以看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和浙江大学电气学院在微网领域的研究力量较强,其他各个机构的发文数量紧随其后,微网领域的研究力量分布总体比较均匀,并未出现一家独大的形势。
10刘嘉.改革开放四十年放映市场的变迁[J].当代电影,2018(8).
11刘扬.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电影发行业变革研究[J].当代电影,2018(8).
12聂欣如.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纪录片美学之变[J].当代电影,2018(9).
13王茵.改革开放以来国产城市喜剧电影文化范式的转变[J].当代电影,2018(7).
14刘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制片公司发展经验与启示[J].当代电影,2018(6).
15张琦.改革四十年:中国电影产品(生产)之变迁[J].当代电影,2018(6).
16尹鸿、梁君健.建构大众电影的叙事范式[J].当代电影,2018(7).
17刘思佳.类型化·市场化·大众化—论改革开放四十年主旋律电影创作理念的转型[J].当代电影,2018(7).
18谭苗、鲁昱晖.论改革开放与青春题材电影的时代叙事[J].当代电影,2018(7).
19赵卫防.从华语圈到全球化—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内地与境外电影合拍的流变及影响[J].当代电影,2018(9).
20高有祥、高山.改革开放40年合拍电影叙事流变[J].电影艺术,2018(5).
21王丽娟.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电影美术分析[J].电影艺术,2018(5).
22同2
23陈旭光.新时代 新力量 新美学[J].当代电影,2018(1).
24胡劲军宣讲上海文艺政策.高度重视三种写作者.影艺独舌,2018.12.22.
25饶曙光、尹鸿、李迅、张耀丹.完善机制科学发展助推新力量[J].当代电影,2018(1).
26同25
27同25
28同25
29陈旭光.新时代中国电影的“工业美学”:阐释与建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2).
30饶曙光.论新时代中国电影发展新思路[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4).
31饶曙光、李国聪.“重工业电影”及其美学:理论与实践[J].当代电影,2018(4).
32李立.电影工业美学的批评与超越[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4).
33刘达、王萃、刘知一.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中国电影科技发展的时代思考[J].现代电影技术,2018(11).
34许菀楠.人工智能时代的影视发展[J].传播与版权,2018(7).
35上海交大举办“高科技与中国电影的新时代”高峰论坛.上海交大官网,2018.12.02.
36饶曙光.用科技促电影语言再现代化[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11.14.
37高桐.构建与反思:科技发展中的电影艺术变革[J].电影文学,(12).
38饶曙光、李道新、李一鸣、万传法等.对话与商榷:中国电影学派的界定、主体建构与发展策略[J].当代电影,2018(2).
39同2
40贾磊磊.中国电影学派:一种基于国家电影品牌建构的战略设想[J].当代电影,2018(5).
41王海洲.“中国电影学派”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内核[J].电影艺术,2018年(2).
42丁亚平.论中国电影理论中的中国学派的形态及其意义[J].电影新作,2018(1).
43同38
44肖鹰、厉震林.中国电影学派构建的初级阶段及其途径[J].当代电影,2018(9).
45侯光明.构建“中国电影学派[J].电影艺术,2018年(2).
46李建强.建构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学派的发生学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8(6).
47同38
48同45
49周星.中国电影学派:多样性建设呈现的思考[J].电影艺术,2018(2).
50李建强.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学派的形态学研究[J].电影新作,2018(5).
51陈犀禾、翟莉滢.国家理论:电影理论中的中国学派和中国话语构建[J].电影艺术,2018(2).
52陈旭光.历史、语境、学理与文化姿态——关于“中国电影学派”的若干思考[J].电影新作,2018(2).
53李道新.郑正秋与中国电影学派的发生[J].电影艺术,2018(2).
54陈林侠.中国电影学派:从电影哲学开始[J].电影新作,2018(2).
55周斌.海派电影传统与中国电影学派的建构[J].电影新作,2018(4).
56电影《阿修罗》举办研讨会:专家热议国产魔幻大片的视效升级.影视独舌,2018.07.15.
57饶曙光.理解电影,理解中国电影,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2018.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