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你好,之华》看日本电影美学的中国化呈现

2019-11-15王潇潇

电影新作 2019年2期
关键词:合拍片陈可辛创作

王潇潇

电影《你好,之华》的受关注热度从一系列海报开始,海报上是导演岩井俊二、监制陈可辛,以及女主角周迅三人的侧影,这种颇具典型的岩井俊二式美学画面——干净透明的淡蓝色调、唯美诗意的风格,唤起了影迷对《情书》《花与爱丽丝》《四月物语》等一系列岩井俊二经典影片的回忆。令人惊喜的是,这三位在中国影迷心中均居重要位置的电影人同时出现,并一起创作了一部由日本导演执导的中日合拍片,更能撩拨起观众强烈的好奇心。对于中国电影来说,跨文化合作的创作模式早已不是新鲜事,其中中美合拍是最常见的合作模式,但是从文化分析的角度来看,由于中美两国文化、价值理念的巨大差异,合拍片时常表现出“水土不服”的特点,如有的影片用中国故事外壳讲述的却是美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有的影片则只是为了吸引中国观众的眼球而生硬地加入中国元素,甚至会在中国以外的地区放映时删除那些中国元素,因此大多数合拍片并没有做到“本土化”的有机融合。在笔者看来,中日合拍片《你好,之华》在有机融合上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与探索,既完整保留了日本导演创作美学的鲜明特点,同时又讲述了一个较为纯正的中国故事。创作者之一的陈可辛认为《你好,之华》做到了中日合拍片“不别扭”的程度。同样拍摄了同类型青春片《狗十三》的曹保平导演也在观影后直言:“这是一部非常中国的电影,非常不觉得有违和感的中国电影,非常清新、非常干净、非常美好,而不会觉得很假,或者像一个外国导演拍的,但是同时保留了岩井俊二导演的气质。”

一、创作本体:本土化团队的融合与平衡

关于电影创作核心的问题,不同的派别有着不同的认知,其中有以导演为核心的作者电影,也有以大明星、大制作为核心的好莱坞创作模式的电影。而《你好,之华》将岩井俊二导演的标志化风格与中国创作团队很好地融合,达到了艺术性和可看度上的平衡。需要指出的是,《你好,之华》的监制陈可辛,实际上是这种融合与平衡的重要中介与促成者。因此,这部较成功的中日合拍片,在其诞生之前就已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较完善的经验模板和技术保障。

首先,经验模板方面,还要从2005年陈可辛拍摄电影《如果·爱》说起。《如果·爱》是陈可辛“进军”内地的首部作品,而陈可辛导演更是最早走出香港“北上”进行创作的香港电影人之一。之后,他连续推出了一系列较为高质量的作品,如2007年的历史题材电影《投名状》,2013年讲述创业故事的电影《中国合伙人》,2014年“打拐题材”的电影《亲爱的》。这些作品均赢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投名状》票房破2亿元,名列当年全国票房榜单第三位;《中国合伙人》票房近5.5亿元,《亲爱的》的票房也达到了3.4亿元……从这一连串的成绩可以看出,陈可辛导演身体力行地探索出香港导演的内地电影创作之路,十余年间,他早已从“摸着石头过河”成长到“轻车熟路”。而这部《你好,之华》,也可以说陈可辛对自身创作经验的再复制与再发掘。如此,它就有了陈可辛的经验模板,使得岩井俊二导演的故事具备了在中国落地的保障。

其次,技术保障方面。一则,陈可辛导演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筛选积累出协作最为顺畅高效的创作团队,即其核心团队“我们制作”。另外,为了更好地完成电影的拍摄,除了“我们制作”的团队之外,陈可辛还邀请了《中国合伙人》的编剧张冀,《喜欢你》《七月与安生》的编剧许伊萌、李媛和吴楠等——这几位都是中国本土的优秀编剧,同时又都十分熟悉青春片类型电影的创作——共同加盟助力《你好,之华》,使它的剧本有了本土化的可能。据陈可辛介绍说,本土编剧团队中的吴楠也是电影《万箭穿心》的编剧,负责长期驻组协助调整中文台词。因此,与本土高水准团队的协作,为《你好,之华》提供了扎实的技术保障。

最后,具备了经验模板和技术保障这些外部条件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创作团队艺术理念上必须一致。而陈可辛做到了这一点,他在促成电影本土化的基础之上,很好地保留了岩井俊二导演的独特风格。就像他自己所说:“这必须是一部不别扭的中国电影……但是有一点必须要注意的是,岩井俊二导演的戏,有他特定的氛围,这个是不能改的。”的确,《你好,之华》从头至尾都是典型的岩井俊二电影风格:透明的质感,干净的画面,静谧的氛围以及细腻而打动人心的人物情感表达。

《你好,之华》同时具备了外部经验模板、技术保障,以及艺术理念在相互理解、相互“懂”得的基础上的特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为影片构建了理想的创作背景。

二、文化内核:相似文化底色的支撑

如果再更深一层次地去探究这次合拍的成功,应该对中国与日本两国之间相似的文化底色进行讨论。毕竟电影作品具有强烈的文化色彩,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电影作品都会展现出其所处文化的不同风貌。例如经典好莱坞电影一般都呈现出美国的主流文化观念。基于民族学与文化人类学的文化圈层理论来看,中国和日本同属东亚文化圈,加之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文化上的某些相似属性是两国合拍电影进行文化嫁接的根本基础。

第一,电影以中国文化核心家族文化作为文化嫁接的切入点,很好地将日本导演的故事融入中国文化的背景之中。《你好,之华》的情节虽然与《情书》十分相似,均是以书信为主题讲述一个青春的故事,其中包含着羞涩、隐忍的少年情怀。但是《你好,之华》还涉及与《情书》不同的内容,那就是更加注重对家庭关系的展示和讨论。而家庭或是说家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核心,除个人情感外,中国人也更倾向于聚焦家族关系、家庭情感牵绊等内容。所以《你好,之华》除了描写三个少年的情感纠葛之外,还展现和描写了家族成员之间的情感状态与表达方式,并且还跨代际展现了主角的父辈和子辈的生存与情感状态,使中国观众对这样的家族传承情节颇有熟悉感与代入感,乃至能够引起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兴趣与共鸣。

第二,电影以中日合拍为契机,加入了异文化(日本导演的日本文化视角)视角,为全片注入了冷静却也温柔的电影世界中的审视与解读。电影的属性之一就是对“奇观”的呈现,而像《你好,之华》这样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中也包含着“奇观”,或者说是文化震惊(Culture Shocking)的元素。也许正因为在与日常生活相似度极高的电影情节中,毫不突兀地加入“奇观”元素,才能引起受众更加强烈的反响,就像是突然间清晰地看到平日里一直存在却从不曾注意到的事物那样,受到震撼的同时还引起欷歔、感慨的情绪,进而能够引导观众在理性的层面去进行反思。

《你好,之华》中的情节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最为“奇观”的应该就是导演对死亡课题的展示和理解。对待死亡的态度方面是中日相差较大的文化之一。在日本,由于其地理条件所致,地震高发且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等,民众早已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了坦然面对灾难和死亡,而且很多日本电影都会展现葬礼的情景。笔者印象十分深刻的日本电影《入殓师》,它是通过男主角所从事的特殊职业——入殓师,细致入微地表现了人面对死亡的态度和哲学思考。相对而言,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是比较忌讳直面死亡话题的。然而,《你好,之华》却就是选择以一场葬礼开场,这无疑是引导观众直面以及深入地去思考死亡的话题。

此外,电影除了对死亡课题的叙事建构之外,还直击中国观众的另一个痛点,即对精神疾病的态度。片中姐姐之南的死因是抑郁症导致的死亡,而其家人却认为这样的死因是难以启齿的,反而对外谎称是因病而亡,并且妹妹之华代替姐姐参加同学会还被老同学错认成姐姐之南。这样的情节设置,看似有点不合逻辑,但如果仔细体察的话,它更像是一种反讽,是对精神疾病漠视或是污名化(例如片中之南家人觉得因抑郁症自杀不光彩)的一种反讽,也彰显了片中人物的无力感和困惑。因此,这应该是这部温暖电影中最为冷峻的情节,创作者用只言片语、细枝末节去呈现,是需要受众更为敏感、敏锐地观看、体会和反思。与此同时,《你好,之华》做到了引起共鸣、共情,以及带入异文化视角的人文关怀,并使两者较好地融合,保证电影情节的逻辑合理与流畅完整。但是,在这方面也依然有提升和改进的空间,即如何使情节故事线、人物行动线更加合理和顺畅。

三、角色间离:典型与非典型

间离是著名戏剧家布莱希特所提出的一种陌生化的戏剧效果,而《你好,之华》在演员选择上很好地应用了这一戏剧创作方法。如今,中国影视演员为了宣传营销的需要,通常会为自身形象设定一种人设,而这样的人设设定是一把双刃剑,其优势在于能够提升演员的辨识度和记忆点,使其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和喜爱;但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有可能影响演员戏路的拓展,比如不去接演与自己人设反差比较大的角色,这样的做法实际是对演员的一种资源浪费。而本片的角色选择并没有拘泥于观众对演员的某些固有印象或是典型人设,这样反而发掘了演员未被展示的表演潜力和魅力。

具体来说,片中之华的扮演者周迅始终留给观众的典型印象是古灵精怪、不食人间烟火的精灵。但是,在片中她出演一个临近中年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母亲,而且最终呈现的效果也是很理想的。周迅演绎的之华虽然洗尽铅华,却依然保留了一点少女的俏皮,使整个角色更加的饱满立体,也更为可爱。片中,她一直涂着天蓝色的指甲油,与其朴素中年感十足的衣着有一个微小的冲突,这样的细节设计很巧妙地体现出了人物特点。除了女主角,日本导演一向非常擅长发掘男演员的突破性表演。如果对日本电影有所了解的话,就会发现其中有很多男演员出演与其自身特点、大众印象反差极大的人物形象,并且往往演出效果非常理想,既发掘了自身表演潜力也为观众带来了惊喜。那么在本片中,杜江和胡歌所饰演的角色同样也为观众带来了惊喜。杜江饰演之华的丈夫,一个木讷、不善于处理情绪但内心善良温情的程序员;较多饰演灵动角色的杜江很好地演绎了这个与其有着较大反差性的角色,并使用有限的行动和表情,演活了这个人物;胡歌虽然戏份不多,但他是全片几乎可以看做是突破最大的演员,饰演之南的前夫——卑鄙无耻、毫无底线,内心却也承受着一丝良心的质疑、谴责和煎熬。可见,与演员人设一致的角色符合观众预期不啻为保障票房的有效方法,但如《你好,之华》般勇于尝试间离效果的角色和表演的突破,更加忠于电影创作的戏剧性要求,而优秀的演员本身也应该如水般,做到了演什么像什么。

即使有诸多的不足与遗憾,《你好,之华》也依然是一次中外合拍片的成功尝试。以往中外合拍片题材较倾向于宏大叙事,追求大叙事、大场面、大制作,而未来的合拍片走向亦可以扬弃这种套路。具体来说,除了本文所分析的创作行为、艺术与文化理念上的平衡融合以外,在题材选择上也可以参考本片,多去发掘现实主义,探索当下人们生活状态、思想情感的题材和故事。毕竟,这种“小而美”的叙事既有利于发掘人性、文化、观念上的共通点,又可以自然带入不同的文化视角去审视和反思影片所聚焦的问题,在唤起观众观影过程中的共鸣与共情的同时,又能够引发其更深层次的思考与反思,从而完成电影作品经济效益(票房等因素)和社会效益(口碑、舆论以及对受众的影响等因素)的双赢,使中外文化、产业在电影层面的交流更加有效,并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助力。

猜你喜欢

合拍片陈可辛创作
Jazz
陈可辛不再执导《酱园弄杀夫案》
后CEPA下警匪合拍片类型策略
合拍片《风筝》的跨文化传播
金城武手捧剧本羡慕嫉妒
“一本两拍”中韩影视合作新模式浅析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