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史研究中的社会历史观
2019-11-15
历史研究的目的是“以古鉴今”,因此我们研究摄影史时,不仅要弄清哪一年发生了什么事,还要弄清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了这些事情,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情,以及这些事情对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也就是说摄影史的研究不是史料的简单堆砌,而是要通过史实探寻摄影发展的动力和规律。弄清了摄影历史发展的规律,后来者就会少走弯路,就会更加有利于摄影的发展。
要探寻摄影发展的规律首先要明确两个问题,其一,摄影是什么,有哪些类型,这是摄影观的问题;其二,是哪些因素影响摄影的发展,又是如何影响的,这是历史观的问题。
一、对摄影的认识
摄影作为一种视觉传播媒介应用于社会各个方面,研究者对摄影的看法也是“见仁见智”“百花齐放”。有人认为摄影是艺术,有人认为摄影是纪录,有人认为摄影是宣传,有人认为摄影是视觉信息的纪录传播方式,不一而足,各有各的道理。因此摄影史有不同的写法,比如宿志刚的《中国摄影史略》将摄影分门别类一一论述;吴钢的《摄影史话》只谈技术不论其他;晋永权的《红旗照相馆》对建国初期的新闻摄影进行反思;而杨小彥的《新中国摄影60年》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对1949年以来的中国摄影进行探究,这些论述都很精彩。我们在研究摄影史时,对摄影的定义不必强求一致,但论述时要自圆其说,不能自相矛盾,否则会造成逻辑混乱。新闻摄影理论的前辈蒋齐生先生一直将新闻摄影定义为艺术,其初衷是提高新闻摄影的地位,不料被主张“摆拍”的人钻了空子,因为从逻辑上说,凡是艺术都可以虚构,如果新闻摄影是艺术,新闻摄影就可以虚构,“摆拍”乃至造假就有了理论根据。当时将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混为一谈是历史的局限所致,但愿以后不会再闹这样的笑话。
二、摄影与社会发展
摄影术的发明源于人们对视觉信息记录和传播的需求,摄影术发明之后很快进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摄影的发展与各个时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用唯物历史观(即社会历史观)对摄影的历史进行分析、研究,就要考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对摄影发展的影响。恩格斯在阐述唯物历史观时,曾提出历史合力论。他认为,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动力系统,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历史合力最终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在历史合力的诸多因素中归根结底是经济因素起决定作用,而在具体历史时期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可变的,并非一定是经济因素。
以下分别从六个方面讨论摄影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科学技术的影响
摄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儿,摄影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从科学技术的角度看,银盐时代的摄影与当时物理学、化学的发展有关,而电子时代则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有关。科学技术一方面推动了摄影器材功能的改进,比如感光材料的感光度越来越高,使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自由。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完善了摄影媒介的表现力、感染力,比如彩色胶片丰富了色彩的表现,而计算机技术方便了影像反差、影调和色彩的调节,为人们提供了更大的创造空间。更重要的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摄影更加普及,使摄影的传播更快捷,更广泛。
就摄影技术的学习过程来说,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使摄影技术的掌握变得简便易行。摄影技术的掌握是一个反复实践逐步积累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使用银盐胶片时要看到拍摄的最终效果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要等到一卷胶卷全部拍完,冲出胶片洗成照片,才知道拍摄时聚焦是否清楚,曝光是否准确,持机是否平稳,是否抓住了最好的瞬间。而电子相机拍完一张后可以立即在显示屏上回放,立即看到拍摄效果,知晓成败原因,如果不满意可立刻重拍。这使得拍摄中的错误能及时纠正,“试错”(也就是学习)的过程大大缩短,这样就让更多的人在很短的时间里掌握了基本的摄影技术。
2.经济的影响
从经济的角度看,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摄影器材的生产和研发,另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扩大了普通民众拥有照相机的数量。目前,社会拥有照相机(以及具有照相功能的手机)的数量相当可观,以至于一些突发性新闻事件,如报道美国的911事件、英国地铁爆炸事件的图片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普通民众,而非专业记者。相机社会分布密度的增加,使新闻报道更周详,更及时。
另外,国家的文化艺术体制涉及文艺团体的资金管理,也与经济息息相关。例如,一个剧团是国家全额拨款,部分拨款,还是完全自负盈亏,不同的管理体制会影响其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因为归根结底,文化艺术也是一种生产,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生产。
3.艺术的影响
从艺术的角度看,与摄影关系最密切的要属绘画。摄影术诞生之初,摄影就开始摹仿绘画,可以说绘画有多少流派,摄影就有多少流派。中国的风光摄影深受中国画的影响,不仅题材相近,而且构图方式也相同,特别注重虚实相生和留白。在绘画影响摄影的同时,摄影也反过来影响绘画。法国印象派画家德加去世后,人们在他的画室里发现了大量照相玻璃底版,表明他曾用相机代替画笔进行写生,以追求人物瞬间的动态。后来绘画中出现照相写实主义,追求景物细部的逼真,比照片还像照片,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就是这样的作品。
4.文化传统的影响
文化是一个很宽泛很复杂的范畴,往大里说,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往小里说,就是人的心态,就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摄影刚传入中国时,中国人对摄影是抵触的,认为照相会摄人魂魄。待摄影逐步为国人接受,中国人按自己的文化传统改造它,就像改造其他外来文化(如佛教、交响乐、油画、芭蕾舞)一样,使中国的摄影形成重教化轻娱乐,重写意轻写实的特点。除了传统审美心态对创作和观赏活动的影响外,传统价值观念对摄影题材的开拓也有影响,近年来民俗摄影的蓬勃发展,反映了传统民间习俗的魅力,而生态和环境保护摄影作品的出现,则反映了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的新生。
5.政治的影响
政治对摄影的影响十分明显,一个历史时期国家的大政方针决定了摄影和其他文化艺术形式的基本走向和形态,摄影及其他文化艺术发展阶段的划分也常常以政策方针或政治运动为界线。
从摄影发展的脉络来看,新中国的摄影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左翼文艺运动,左翼文艺运动的政治倾向是同情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相信马克思主义能够救中国。沙飞和吴印咸就是在那个时候走上革命道路的。1942年的延安整风和延安文艺座谈会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规定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宗旨。这个讲话在当时是非常正确的,当时中华民族正值生死关头,“救亡图存”是第一位的,唤起民众、打击敌人是革命文艺的首要任务。后来这个战争时期的文艺工作宗旨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指导下,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文艺为政治服务”被推向极端,摄影和其他文艺形式一起成为阴谋家夺权的工具,江青对摄影的爱好使摄影成为文化艺术的重灾区。
1976年“四·五运动”纪实摄影是中国摄影的又一个里程碑。当时有关部门不准许职业记者到天安门广场进行拍摄,很多人冒着坐牢的危险纪录反对四人帮的群众运动,把拍摄的底片埋藏起来以待时日。随着四人帮的倒台,随着“四.五运动”的平反和四月影会《自然、社会、人》影展的面世,“四·五运动”纪实摄影在中国摄影史上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确,它把“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将“文艺为工农民服务、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方针调整为“文艺为人民服务、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从此中国摄影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近几年出版的摄影历史书籍中,有许多都很好地阐释了政治对中国摄影的影响,其中比较突出的有晋永权的《红旗照相馆》和杨小彥的《新中国摄影60年》。晋永权的《红旗照相馆》在掌握大量史料的基础上,清晰地还原了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期新闻摄影如何在“政治挂帅”的影响下,逐渐成为“驯服工具”,直至组织加工出“水稻‘卫星’亩产万斤”的照片。杨小彥的《新中国摄影60年》以重要的政治事件“四人帮”垮台为界,将全书分为1949-1976、1977-2009两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深入分析了政治作为意识形态的主要因素,如何影响革命领袖、劳动人民、女性,以及风光作品的拍摄和审美趋向。
6.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就是建立在社会整体论的基础上的。摄影与社会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影响着摄影,同时摄影作品也反过来影响社会的各个领域,摄影由于其影像具体可视、传播迅速广泛,有着重要的认识、教育和审美作用。比如解海龙的《希望工程纪实》引发了海内外民众的热情捐助,改变了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的困境,而李晓斌、彭振戈等人坚持以“不能给历史留下空白”的精神拍摄的大量图片已成为中国改革复兴的珍贵历史资料。又比如1979-1980年间,“四月影会”“星星画会”和“青春诗会”之间相互影响,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叛逆精神,推动了思想解放的进程。
中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在研究解放区摄影时,不能忽略了蒋管区摄影;在研究中国大陆摄影时,不能忽略了港澳台地区的摄影。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忽略了世界摄影对中国摄影的影响。比如研究中国的纪实摄影,不可能不涉及西方纪实摄影的影响,不可能不考虑卡蒂埃-布勒松的影响。
三、研究摄影史从何入手
摄影史的体例,从时间跨度来讲,可分为断代史和通史;从地域范围来讲,可分为地方史、国家史和世界史;此外还有个案或专门史的写法。中国摄影家协会于1982年成立中国摄影史编写组,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国摄影史1840-1937》《中国摄影史1937-1949》,在此基础上又编写了《当代中国摄影艺术史1949-1989》,这是一种由若干历史阶段组成通史的写法。其中的《当代中国摄影艺术史1949-1989》是断代史。另外,各地也编辑出版了一些地方史,如《上海摄影史》《甘肃摄影史话》《宁夏摄影艺术简史》《澳门摄影》等等。从历史学科的特点来看,先断代史后通史,先地方后全国,循序渐进,由少及多,这样,史料会更丰富,更能集思广益。
2007年第七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以来,各地理论工作者研究摄影史的热情很高,但如果没有一定的积累,直接写断代史或地方史会有困难。因此,不妨从大事记、人物传记或访谈(如口述史《透过硝烟的镜头-中国战地摄影师访谈》)、摄影团体、摄影书刊、摄影事件(现象)或某个专门领域(新闻、社会纪实、人像、风光、广告等等)入手,先易后难,积少成多。写大事记,首先要确立“大事”入选的标准,有了标准才能将“大事”录入。而确立大事的标准要详细考察一个时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技术与摄影的相互影响,确定摄影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因此需要研究者具有相应的史识。写摄影人物、摄影团体、摄影报刊、摄影事件(现象)尽管是一个局部,也要把握时代的总体特征,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收集史料叙述史实才能事半功倍。
摄影理论研究难,摄影历史研究更难,如实还原摄影历史的真像更是难上加难。好在一些不畏艰难的探索者已经在前面为我们闯出了路,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更好的摄影历史著作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