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独立院校思政课话语权的研究

2019-11-15

长江丛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微时代话语权话语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随着进入“微时代”,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天人们接收从不同的网络平台中传来的信息。作为时代宠儿大学生在接受新生事物过程中,价值观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他们的思想道德、意识形态行为模式等受着媒体信息的影响而不断发生改变。思政课对大学生观培养的引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独立院校思政课话语权

思政课话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符号化表征,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党的领导下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取得优秀成果,具有特殊性、专业性和严密性,国家意志的体现,其话语的影响力、吸引力、引领力对传播政策和精神具有重要作用。独立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思政课既有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的一般规律,也有其自身发展的特殊性。独立院校思政课能否契合于“微时代”,把大学生培养成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关键在于其自身的发展状况以及话语权的构建。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要积极推进学术话语体系创新”。所以如何更好地运用教学话语载体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递给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二、“微时代”独立院校思政课话语权目前状况

“微时代”是一个内容丰富、蕴涵时代特征的复杂命题。微博、微信等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话语权的表现方式和特征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开放性、交互性、隐匿性、便捷性以及碎片性等特征使独立院校思政课话语权面临更艰巨的挑战。

(一)社会行业的需求给独立学院思政课建设带来不利影响

思政课作为培养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载体,是党和国家政策宣传的主阵地,其教学话语内容具有强烈意识形态性与一元性的鲜明特征。其使命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独立院校的特殊性使其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更倾向于社会的需求,这很容易让学生造成误区,认为受社会欢迎的专业是最重要的,思政课可有可无。种种误区都造成思政课话语权在众多课程中处于弱势地位。

(二)“微时代”移动设备的便捷性给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的带来挑战

手机的广泛使用为人们浏览信息、相互交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人们刷微信微博浏览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移动设备的便捷性及微信、微博的交互性等特点给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随时更新的微信信息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有一定能影响。一些负面信息或假新闻快捷地进入大学生视野中,不同程度会影响其价值判断和行为。同时移动设备的便捷性及信息的大量化,使大学生对手机形成依赖性,在课堂上不可避免的刷手机,严重影响教学效果。面对日趋严重的现象,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师在“微时代”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培育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多元化的思潮冲击着独立学院思政课话语权阵地

目前社会逐渐多元化,东西方思想相互撞击。某些西方国家利用“微时代”信息媒介的传播特性,对我国进行时代特征的“文化渗透”。各种腐朽的西方思想和思潮逐渐向社会和高校渗透,逐渐腐化年轻一代人,这是使我国传统文化日趋严峻的挑战,安全受到威胁。而大学生因其心理、心智的不成熟,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在面对网络中的海量信息时不能辨别是非,盲目跟从,致使其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意识形态受到严重挑战,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受到侵害,从而严重影响传统价值观念教育。以上这些现象致使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对思政课教学内容和精神实质产生了轻视或怀疑,从而使思政课被认为可有可无,话语权地位和主阵地作用受到弱化。

(四)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影响独立院校的思政课教学

思政课教学内容是密切联系国内外时事形势。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变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促使多元化思想和文化借助于媒体平台不断推进。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改革开放40年,在攻坚的关键阶段,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矛盾,不利于社会和谐和社会结构的平衡。其次,随着我国崛起的步伐加快,在国际上与欧美建立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发生摩擦,这些国家为自身利益采取各种措手段遏制我国的发展。如在意识形态领域,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微媒体”等对我国尤其是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渗透,企图腐化他们的思想。因为大学生的好奇性以及世界观、价值观的不成熟,很容易在思想上受到影响。独立院校思政课设置因社会需求原因受到不同程度的弱势对待,这就给西方敌对势力进行思想渗透提供了可趁机会。造成大学生心理上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抵制或轻视,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何在复杂多变社会环境影响下不断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实效,帮助大学生增强抵御不良思想渗透的能力,是思政课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三、解决途径

(一)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师生的政治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独立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在于培养学生成为政治合格的接班人。一是思政课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政治修养。思政课教师只有对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深入学习,掌握精髓,才能教授学生明白思想内容,领会精神实质,从而增强政治素养。所以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用自己的高尚品德、模范行为去育人。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领会好思政课内容的精神实质。大学生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利于把握和理解思政课教学内容,有利于实现理论内化于心、落实于行,从而做一个适应“微时代”的专业擅长、政治过硬的合格人才。

(二)重视思政课课程建设,提高学科话语权

进入“微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出现多元化、多层次化,这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挑战。思政课课程科学建设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条件。作为独立学院公共课程,因为社会行业需求和节省成本,不断缩减思政课课时,班级教学规模被设置成几百人,课时也未按照教育部要求开设。教学规模的庞大致使教师不容易控制课堂纪律,学生听课容易分散精力,更不要说实现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教学课时的缩减不能保障教学内容的充分讲解以及理论政策的详细宣传,使学生在接受过程中一知半解,不能充分发挥思政课的宣传主阵地作用,课程建设严重受到影响。因此独立院校思政课课程在建设时要注重课时量的设置,实行小班教学,保证教学效果,这样使大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能充分学习。同时,教师还能够有效掌控课堂教学,对每位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和讨论沟通,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开展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活动,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三)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提高教师话语权

思政课程在大学学科建设中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教学语言具有严肃性和理论性的话语语境特征,教学内容及语言不能随意而定,因而缺乏时代和生活气息。而在“微时代”,网络言论相对自由,话语内容贴近生活,交往模式多样,体现了多元性、随意性等特征,这就与传统思政课教学话语形成冲突,降低了教师本身的话语感染力,增加了思政课内容融入大学生文化语境中的难度,使大学生参与热情受到影响。独立院校思政课教学需要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创新教学话语表达方式和话语转换,解决冲突问题,让大学生在积极主动下接受教学内容,实现思政教育有效地入脑、入心。同时,面对大学生逐渐增大的微信、微博使用群体,思政课教师必须能熟练驾驭“微媒体”,加强微媒体工作平台建设。借助微信公众号、微信、微博等,思政课教师发布一些能够贴近学生生活,使其积极参与具有正能量的话题内容。主动出击,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占领舆论高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四)拓宽师生交流途径,提高教师个人魅力

微信已经成为现代人主要人际交往群落,尤其是微信圈,人们互相分享美文、图片,互相讨论、交流,互相影响,它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院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借助于微媒体,通过发布、转发文章、图片、动画、影像、声音等多种形式,建设全方位的思政课教学新模式。通过微媒体知识的传递,使教学与生活相融合,实现与学生多方位交流和沟通,从而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增强抵御互联网不良信息的侵蚀。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QQ、微博、慕课等平台和大学生探讨热点前沿问题。通过多渠道的交流,思政课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进行科学引导。同时通过微媒体的交流,不断增进师生之间感情,提高教师的个人魅力,有利于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

(五)加强教学实效性,获得大学生认同感

在“微时代”,面对种种挑战,思政教学要增强教学的实效性,现实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师要结合本校特色把思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加大大学生的践行能力。理论教学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实现“内化于心”,但如何践行,主要还是落实于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大学生才能把理论“落实于行”,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融入日常行为,从而增强对思政课话语权的认同。

“微时代”独立院校思政课话语权的重塑,有利于坚守党中央精神宣传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有利于加强大学生价值观培养,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

猜你喜欢

微时代话语权话语
画与理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陈年凡客创始人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