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高职院校医学基础课系统融入“三位一体”的生命价值观教育模式的研究
2019-11-15王汝峰于丹丹常丽华刘海彬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王汝峰 于丹丹 常丽华 刘海彬/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医学是研究人生命的学科,医学生承担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责任,医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良好的医学职业素养和崇高的医学人文精神,而这一切都以具备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为基础。本文从医学高职院校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自身特点,研究在7门医学基础课中通过融入“理论、实验-课内、课外-线上、线下”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形成系统化的创新生命价值观教育途径,最终实现医学生认知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三段式生命价值观培养目标。
一、医学高职院校开展生命价值观教育的重性
我国关于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内容主要侧重在对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内涵等理论层面,对实践领域涉及不多。多数医学高职院校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受学时所限,生命价值观教育仅渗透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教学目标相对单调且片面,无法充分体现医学生救死扶伤、维护患者健康的职业特点。因此,医学高职院校在医学基础课中开展生命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价值观对医学生的道德品质,医德、医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医学高职院校开展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目标
基于以上现状和对生命内涵的理解,我们将生命价值观教育划分为三个目标层面,一是认知生命,关注生命的生存价值,这是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二是珍爱生命,关注生命的生存质量,这是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核心;三是尊重生命,践行敬佑生命的职业精神,这是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理想和追求。
三、医学基础课融入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为达成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认知生命、珍爱生命和尊重生命的三个目标层面,在7门医学基础课程中结合不同课程的学科特点,根据授课时间先后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将生命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整个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中,使学生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在前期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中,使得医学生从人体正常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分子组成上正确认识生命的本质,良好的认知生命;在中期遗传生物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课程的学习中,使得医学生能够深刻正视人体疾病的原因和发生发展过程,更加珍爱生命;通过后期药理学课程的学习,使得医学生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学会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从而形成认知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三段式”递进培养目标。
四、医学基础课中融入“三位一体”的生命价值观教育模式
医学高职院校相对于其他非医学类高校有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本研究以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为主要载体,同时构建理论、实验-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生命价值观教育模式。
(一)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是指教师要将生命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医学理论课教学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在实验课教学中继续巩固学生的认知,实验操作时要对学生进行实验动物相关的生命伦理教育,包括“3R原则”及国内的有关法规。通过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引导学生尊重生命, 爱护动物, 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文主义情怀。例如,在病理学讲到“栓塞”内容时,理论课授课以临床真实病例入手,让学生通过了解血栓栓塞对病患危害的同时,继而认识到健康的可贵和生命的脆弱。实验课中亲手完成家兔空气栓塞的模型复制并解剖家兔观察空气栓塞对家兔各重要脏器的严重损害,深化学生对病变认知的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爱伤护伤意识。通过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打破了授课内容的界限,生命价值观的融入更加全面。
(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指在上述课堂教学中融入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同时,结合课外时间继续强化学生的认知。课外相对于课内不受授课时间的限制,形式内容可以更多样化,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能够使生命价值观的融入更加深入。如同样为病理学“栓塞”内容,在课上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同时,课外可组织学生参观病理标本展室,观察栓塞标本或组织学生到养老机构进行志愿活动,与脑栓塞患者接触,进行帮扶和宣教,强化医学知识的同时也强化了珍爱生命的认识。为使学生课外活动多样化,更好的与课内教学相结合,可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生命价值观教育基地
目前,我国很多医学院校都建有人体奥妙科教馆、解剖标本陈列馆、病理标本陈列馆、生命意义展室等展馆,这些展馆大多能够揭示生命的起源、人体的发生发育规律、病理变化等知识内容。医学高职院校可以将这些展馆作为生命价值观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医学生通过观察正常、异常的人体标本,对健康之于生命的重要、病变时生命的脆弱,甚至对生命的意义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思考,在认知生命的基础上珍爱生命。
2、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课外实践
遗体捐献是各医学院校人体标本来源的主要途径,遗体捐献者捐出的不仅仅是他们的躯体,更重要的是向社会展示了伟大的“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组织学生开展“关爱传递、生命延续”遗体捐献宣传活动,志愿者深入小区、街头,宣传遗体捐献的意义,不但加深了医学生自身对生命的感悟还向广大群众普及了遗体捐献的相关知识。通过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课外实践让学生感悟生存和死亡的意义,感悟生命价值,从而更加尊重生命。
3、开展生命价值观教育主题活动
以学生社团、班级等作为依托开展生命价值观教育主题活动,如“珍爱生命”征文比赛、“感恩大体老师”演讲比赛、在“世界动物纪念日”为实验动物纪念石献花等活动,营造浓厚的人文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丰富的生命价值观教育主题活动中思考生命和责任的关系。
(三)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是指在上述线下活动中融入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同时,结合线上空间拓展学生的认知。如仍为病理学“栓塞”内容,在理论与实验、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的同时,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发布学生任务,要求学生搜集和学习栓塞的相关资料,如视频、微课、新闻报道等,指导学生撰写宣教教案或志愿活动后心得体会上传至云端并组织学生讨论。教师通过移动客户端随时与学生交流和沟通,提升其医学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对生命的珍视和对他人的关爱。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打破了授课空间的限制,生命价值观的融入得到提升。
针对7门医学基础课的内容特点,我们有选择的使用不同的生命价值观融入方式,理论与实验、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既相互包含又相辅相成,不但打破了授课内容、授课时间、授课空间的限制,而且使生命价值观教育在医学基础课中的融入更加全面、深入和提升,是达到认知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三段式”生命价值观培养目标的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