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时代下高职俄语教学改革创新发展探究

2019-11-15王怡琼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俄语网络资源外语教学

■王怡琼/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俄语教学搭乘外语教学整体发展快车,已步入21世纪教育现代化阶段,但总体发展滞后,尤其是信息化教学发展方面尤为明显。高职俄语教学从最初接触信息数字技术“积极参与”扩展到“普遍采用”阶段。但经过多年发展,始终改观不大,无法有“质”的突破。

一、高职俄语教学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外语教学融合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体现出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开放性、生动性和个性化,而移动智能终端普及,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更是以其灵活性和便利性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在高职俄语教学中,信息化融合表现相对滞后,下面我们就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可以利用其在文字、图片、声音和动画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刺激学生各项感官,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习内容易于理解,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融于一体,突破学习难点,使教学活动更符合人的思维特征,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当前俄语教学中多媒体设备配备率、使用率都比较高,但是相关教学软件和多媒体教材(可利用的课件)极其匮乏,教学中主要是教师利用word、PPt等软件简单地把教学内容制作成文件在课上给学生演示,播放光盘、视频、音频资料,教师对内容进行讲解,这种多媒体教学形式过于简单,资料用途有限,多媒体教学在声、光、音、像等方面的优势,没能充分发挥,无法有效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习热情,这不过是课堂板书一种形式上的互换。这种课件演示课堂上,传统教学模式依然占据上风,老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听课。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太依赖多媒体设备,展示时间长,缺乏大量的师生互动,学生阅读屏幕时间长,容易引起视觉疲劳,抹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网络资源的应用

传统俄语教学就教材讲教材,通过听说练习来获得知识,局限了学生对真实语言环境的了解,限制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正常语言习得,降低了学习效率。现代外语信息化教学中,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形式呈现出来的各种数字化教学资源组成的听说读写译等课件库、题库、音视频资源库、语料库、外语文献资料以及精品课、微课、慕课等课程资源层出不穷。

高职俄语界越来越意识到网络资源对教学的重大促进作用,借助互联网来为学生营造学习环境,打破外语学习在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将传统教法里抽象难懂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立体多元组合形式,从本质上实现教学效果和过程最优化。目前,我们经常使用的俄语网络资源大致有Goole、Yahho、яndex等搜索引擎、在线词典、语料库、微课和慕课平台的教学视频,对我们查询单词用法、图片、音视频资料、俄语语句及文化国情知识都大有帮助。

但是,网络资源为俄语教学带来诸多方便的情况下,也存在拼写错误、事实错误、垃圾信息、重复信息等多种问题,在使用网络资料的同时,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趋利避害,掌握技能和方法,过滤和筛选出有效信息。再者,网络资源丰富,信息庞大,不是所有信息都是学生能够接受的,如何制定明确的学习任务,在不抑制学生兴趣的前提下完成教学,是我们需要研究的内容。

二、高职俄语教学信息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要想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任务、条件、学生的学习阶段,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或者模式组合,充分利用学习环境,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有效性原则

判断一种教学模式的优劣,应以教学是否有效为标准,而有效的教学不是看教师是否能够按照教学计划顺利完成任务,而是要关注学生能否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能否在学习中取得进步以及进步的具体程度,能够拥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可以在教学活动后继续对该学科进行探索和研究。为此,在信息化融合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做好观察、记录,定性、定量分析,及时调整和反馈等。

(三)适度性原则

应该明白,信息化教学一种教学手段,它的作用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改进和提升,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育,覆盖整个教学过程。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融合,发挥各自优点,规避不足,不论现代教育中信息化程度有多高,技术有多精湛,对于语言学习来说,课堂上师生的充分互动是不能被完全取代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化设备也不可能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

三、高职俄语教学信息化改革创新发展的策略

(一)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新发展的推进过程

广大高职俄语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应该主动转变教学观念,明确其有效性,努力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与信息化素养,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当中,对信息化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新发展。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监督、管理、评价学生的学习,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收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追求知识的欲望。

教师应当利用平时课余时间,自学或参加校内外组织相关信息化教学改革培训,在已有基础上牢固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能、外语电化教学设备的使用技能和网络资源搜索使用能力等。学校相关部门可针对网络外语教学开展网络课程建设、网络教学平台系统使用、教学资源整合以及翻转课堂、微课、慕课设计等最新教学方法和前沿热点的相关培训。

(二)将信息化教学改革创新发展程度列入外语教学评价机制

高职教师教学评价机制是高职教育领域发展的重要指挥棒。现阶段,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以学生测评、教师互评的量化评定和学院民主定性的测评方式。评价标准多注重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完成教学课时数,写发论文数量、等级,承担科研课题的数量和等级等,使教师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以上方面,而对于教学改革和创新则缺乏更多的时间和热情。

现在,信息化俄语教学改革创新发展作为现代化外语教学发展的一个大方向,想要有所突破和成就,势必使教师们在这方面的精力投入更大,高职院校应当在教师的评价中及时体现对改革创新工作的鼓励和支持,并且为了不使改革流于形式,机制中也需要具备对具体情况的评判细则。

(三)将现有信息化资源进行整合,建立符合实际教学需要的设计方案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他们的发展已经给传统的课堂带来了新的理念。互联网、大数据等这样的新技术层出不穷,微课、慕课、资源库等数字化开放平台,开放数据和资源的同时,也传递了共享共联的新理念,体现学习者高效的协同关系,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为学习者提供了更为灵活的学习方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碎片化实践得到充分的利用。所有这些信息化资源都充斥在我们的教学和生活中,如何实现我们有效的教学才是广大教师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分析教学中各元素,设计出符合实际教学需要的实施方案,组织好课堂教学,还有大量具体的工作等待我们去完成。

(四)开发制作信息化教材和教辅系统,打造立体式教学模式

俄语信息化教学中最缺乏的就是可利用的数字化教材和教辅软件系统,这就极大的制约了高职俄语信息化教学改革创新发展,造成其水平远落后于其他语种的信息化教学。现有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形式都比较简单,用途有限,不能完全展示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对于多媒体和网络资源都是一种浪费。所以,我们应当开发一些能够多层次、多面性展示俄语知识内容的动态、开放的数字化教材和教辅系统,以弥补现有书本的不足,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各领域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项信息化手段得到广泛应用。针对高校俄语教学实施信息化改革,能够最大限度提高俄语教学的质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向各行业输送更多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俄语人才,推动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俄语网络资源外语教学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资源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基于3D虚拟情境的俄语视听说教学
谈网络资源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
网络资源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运用
对等网络资源搜索模型研究
俄语称呼语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