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显微分析对明清书画及装裱用纸的研究
2019-11-14丁薇刘继萍
丁薇 刘继萍
摘 要:书画文物是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对还原过去人类社会历史、艺术、科技的发展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线索。文章通过对64件明清时期书画作品的书画用纸进行纤维检测和显微观察,一是可以为制定科学的保护修复方案提供依据,同时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明清时期书画用纸原料及造纸工艺等信息特征。
关键词:书画纸;纤维原料;制作工艺;明清时期
1 明清时期书画纸发展简述
我国在汉代以前书写记事材料以简牍缣帛为主,更早还有龟壳、兽骨、石片等。在造纸术发明之后,纸张因其轻便、柔软、易舒卷、便携带、制作原料广泛、可长久保存等种种优势,使书写材料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明清是中国书画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造纸技术发展的集大成时期。书画不仅作为赏赐风靡宫廷,在民间各地更是掀起了收藏的热潮。为了满足书画家对艺术意境的表达,造纸技术也随之加速发展,不仅纸张的质量大大提高,种类也更加丰富。由于对纸的需求量大,造纸坊在南北地区各有分布,南方以江西、安徽、福建、四川等地为主,北方以陕西、山西、河北等地为主。造纸业发展的昌盛景象正如清代赵挺辉在诗中所述:“山里人家底事忙,纷纷运石迭新墙,沿溪碓纸无停息,一片舂声撼夕阳。”[1]
2 分析方法和结果
2.1 仪器及检测方法
实验所用仪器有XWY-Ⅶ型纤维测量仪,体视显微镜(莱卡M125),其中纸张纤维检测需要制样,方法是将少量样品润湿揉成团置于载玻片上,滴一到两滴碘—氯化锌染色剂,用解剖针将纤维分散均匀,再放置盖玻片并将多余液体和气泡排出,然后再在纤维镜下进行观察测量,在样品量足够的情况下,一般一个纸样要做两次检测。检测依据《GB/T4688-2002纸、纸板和纸浆纤维组成的分析》及《纸浆纤维长度的测定(非偏振光法)》国标规定进行。体式显微镜则不需要制样,直接将样品放在载物台上观察表面形态特征。
2.2 纸张纤维原料检测分析
本文检测样品共64件,为天水市博物馆馆藏书画保护修复项目实施中收集所得,年代确切,均为明清时期书画用纸(以清代为主)。通过测量纤维长度(表1)、分析纤维特征和碘试剂染色后的显色差异,综合以上信息得出:样品中皮、草混合纤维22个,皮、竹混合纤维6个,皮、麻混合纤维7个,竹纤维18个,皮纤维11个。皮纤维染色呈红紫色或红棕色,纤维较长,有的胞腔明显,有的胞腔小甚至不可见,壁上大都有明显的横节纹和透明胶衣,有的纤维之间或胞腔中有几何形晶体或不定形的蜡状物(图1);竹纤维染色呈蓝紫色,纤维较短且直挺、两端钝尖,有较多杆状、球形等不同形状的薄壁细胞和石细胞等,许多样品中还可见纹孔分布均匀的大导管分子(图2);草纤维染色大多呈黄绿色或蓝紫色,纤维细短、两端尖,有形态各异的杂细胞,还有最具特征的锯齿状表皮细胞,有的锯齿连续、齿端较尖,有的锯齿间距均匀、齿尖平钝(图3);麻纤维在植物纤维中属于长纤维,但从纤维检测图可看出皮、麻混合纤维中,麻纤维含量非常少,大多纤维很短且老化分丝严重,由此推测添加的麻纤维应该为废料重新利用(图4)。
通过对检测结果的统计,皮、草混合纤维的纸样最多,占到总数的34.4%,其中超过一半是用于画心,这也是因为明清时期宣纸的制作工艺技术达到了一个高峰,其平整洁白、细腻柔韧、润墨性好的特点与中国书画艺术的表现形式相得益彰,因此可看出宣纸在明清时期书画用纸中确是占有重要地位。此外,竹纸在样品中出现的比例为28%,仅次于宣纸,其中覆背纸、托心纸使用竹纸最多,这也是与竹纸本身表面平滑、易于砑光的特征有关,说明并非是因为宣纸发展鼎盛而使竹纸淡出历史舞台,而是当时人们能根据纸张的特性来合理运用(表2)。
2.3 造紙工艺显微观察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手工造纸技术达到了一个巅峰,不仅体现在当时纸张产量大、质量高、用途广,在许多文献著录中对我国造纸技术的详细记述和探讨研究都向我们展示了当时造纸业前所未有的盛况。
明代屠隆的《纸笺》对明代江西、安徽等地生产具有代表性的纸笺的色彩花纹、用途以及制作方法等做了介绍;明代王宗沐的《江西大志》列举了毛边纸、绵连纸、中夹纸等28种江西制造的纸张,同时详细记述了官办槽坊楮纸完整的制作工序;明代宋应星则在《天工开物》里完整介绍了南方地区民间造纸坊制造竹纸的工序和流程;清代严如煜在《三省边防备览》中对陕西南部地区竹纸的制造做了详细的记录;明代冯梦祯的《快雪堂漫录》里还提到染纸等纸张再加工的技术;除此之外,明代周嘉胄的《装潢志》和清代周二学的《赏延素心录》还系统地记述了传统书画的装裱技术,包括对每个装裱步骤应该选择哪种纸张材质更适宜都有详细介绍[2]。
总的来说,不论是宣纸还是竹纸,我国传统手工造纸的工序流程都大致相同,包括:选料(选取、砍伐原材料,去除不需要的部分),浸洗(用水浸洗或加入石灰浸泡),剪切(将洗好或者沤后的原料进行剪切),捶打(通过捶打使纤维分离),蒸煮(将原料放入锅中或加入石灰水蒸煮,去除植物纤维里的胶质物、杂质等),漂洗(用清水反复冲洗,使浆料中的蒸煮液和杂质去除干净),晾晒(将洗净的纤维进行晾晒),舂捣制浆(用石碓或木锤舂捣浆料使其进一步分丝帚化变得软烂,制得纸浆),抄纸(根据需要的纸张薄厚加入适量纸浆,搅拌使纸浆均匀悬浮,摇荡竹帘使水顺四周流出),压纸(重复荡料和覆帘的步骤,将湿纸叠放,用重物挤压出纸浆中的大量水分),分纸(将压好的纸一张张分开),烘焙(将分好的纸刷在墙上烘干,待干后揭取即得纸张)。通过显微观察,传统造纸工艺的技法都能找到相应的痕迹,例如原料在被剪切后,纤维可见平齐的切断面,通过捶打舂捣,植物纤维的端头或纤维壁上会出现明显的分丝帚化,舂捣还会使的纤维出现膨大或穿孔[3](图5~图7)。此外,为了改善纸张的性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艺术创作,在造纸过程中或在成纸后还会加入填料或涂胶,我国早在晋代就开始使用植物淀粉胶,加工后的纸张不仅渗水性降低,且细密平滑。施胶分浆内加胶和表面涂胶两种,使用的胶料大致分为植物胶、淀粉胶和动物胶。内施胶是将淀粉制成糊状加在纸浆中,然后再进行抄纸,表面施胶是纸张抄造好后再将淀粉糊均匀涂在纸张表面[4]。通过显微观察,样品中的57%进行过表面施胶,这些样品纤维间隙不明显,可见片状胶料。同时,许多样品在纤维染色后都可发现纤维壁上附着蓝色胶状物,根据碘遇淀粉溶液会显蓝色的原理推测其应该是淀粉胶(图8~图10)。
3 结论
通过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样品中以皮、草混合纤维最多,占34.4%;竹纤维原料仅次之,占28%;纯皮纤维原料占17.2%,皮、麻混合纤维原料所占比例最少,为9.4%(图11)。其中画心纸以宣纸为主,覆背、托心等装裱用纸以竹纸为主,说明并非单纯如一些文章中所提到明清时期竹纸慢慢退出历史舞台被宣纸所替代,而是造纸业的发展使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优势利用,宣纸更适宜书画创作的艺术展示,竹纸则因其易砑光的特点更适宜做为装裱用纸使用。麻料在混合纤维中的添加比例很小,应该都是废旧料的再利用。此外,通过显微图像观察,传统造纸工艺的方法流程包括剪切、舂捣,以及加胶方式等,是可以找到对应特征。
参考文献
[1]刘仁庆.中国书画纸[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2]潘吉星.中国读本:中国的造纸术[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
[3]杨海艳,郭金龙,龚德才.古纸纤维形态特征与传统造纸工艺的对应关系[J].中国造纸,2011(12).
[4]李涛.中国古代纸质文物的无损化学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
[5]王菊华.中国造纸原料纤维特性及显微图谱[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