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寺塔
2019-11-14赵敏瑜
赵敏瑜
摘 要:白衣寺塔修建于明代中期,是喇嘛式和阁楼式两种佛塔建筑艺术风格的融合。砖塔上的浮雕体现了明肃王对佛教的崇拜,塔藏文物的放置形式丰富了中国古塔塔藏文物的掩藏制式。该塔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考古價值。
关键词:兰州;白衣寺塔;砖雕;文化价值
白衣寺塔又称“多子塔”,因塔建在旧兰州城东南角白衣寺院内而得名,现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庆阳路240号市博物馆院内。1981年9月10日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地理坐标为东经103°49′54.00″,北纬36°03′20.75″,海拔1529米。塔南为明代歇山顶菩萨大殿,两侧为新建仿古式展厅,北为仿古式办公楼。大门原为江西会馆铁柱宫享殿,因城市建设迁建至此。
1 现状
白衣寺塔是喇嘛式和楼阁式两种佛塔建筑风格的结合,由塔基、塔身及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原高25.70米,后院内因维修改造,地平抬高,现存通高24.83米(图1),塔体保存完整。
塔基由基台和基座组成(图2)。基台呈折角(错牙)正方形,边长7米,高0.23米,青砖灰缝砌筑,台沿铺砌剁纹条石[1],平面形状与基座形状相呼应。基台上为束腰须弥座,边长4.8米,高2.6米,分为上、中、下三层。下层为砖雕座裙,正四面浮雕如意云头卷云花罩,牙角分角浮雕如意云头,两侧短尾作勾云状。座裙之上为砖雕勾云、荷叶花垫。中层束腰表面由大小28块砖雕组成,正四面镌刻锦云、牡丹、荷花、夔龙等绦环图案,东南与西南错角处浮雕倭角方框佛教八宝图,东北与西北错角处浮雕倭角方框暗八仙吉祥图案。上层由十九条磨砖线道组成的枋、枭、混等。枋层凹进,雕刻莲花、蝙蝠云、灵芝、佛手、葡萄、石榴、卷云等花牙垫墩。
塔身共十三层,一层为喇嘛塔的覆钵式,二至十三层为楼阁八角式,塔体为实心砖砌,形呈锥体(图3)。
塔身一层呈覆钵状,高6.8米,最大处直径为6米,顶径5.1~5.58米,底径4.8~5.6米,钵体下为仰莲承托着塔身,莲瓣丰硕。正南与塔基连接处开一券顶式佛龛,原龛内彩塑有三尊造像,现损毁无存,今供现代瓷观音像一尊。佛龛外壁用砖镶砌仿木结构的门柱、额枋、雀替等建筑龛构件。额枋刻有五只蝙蝠卷云纹,中间雕刻蝙蝠口含铜钱,两侧雕刻蝙蝠口含灵芝。砖柱外侧枋头均刻口含平安扣的蝙蝠卷云纹。砖柱两侧雕有流云雀替及花牙。门柱为水磨砖制,柱下为砖雕束腰仰覆重莲式砖饰,下为圆形柱础。砖柱上阳刻楷书对联:“玉柱玲珑通帝座,金城保障永皇图。”砖柱上覆砖雕瓦垄、椽头、拨风板等构成小悬山屋顶。屋顶之上塔身嵌花口石匾一块,行书“耸瞻震旦”,落款为“太华道人崇祯辛未孟夏之吉”(“太华道人”即明肃王朱识鋐别号)[2](图4)。
楼阁式塔身十二层,高13.5米。塔身每层八个面都开一座壸门式佛龛,内各塑佛像一尊,96座佛龛中供奉着96尊神态各异的佛像。
其中,七层正西面龛内佛像高肉髻,修眉长目,眉有白毫,面容慈祥,双耳下垂,身着袈裟,袒胸,下着裙,结跏趺坐于仰莲方形台座上,右手举于胸前(手残),左手置于左膝上(图5)。一层东北角龛内佛像肉髻高耸,眉目清秀,额有白毫,面形方圆,双耳下垂,身着右袒式袈裟,下着裙,结跏趺坐于仰莲六边形台座上,右手下垂置于右膝上,左手屈肘于胸前(图6)。这两尊佛像造型题材风格十分相似,造型逼真,和蔼可亲,形神兼备,衣纹流畅自如,已世俗化、大众化,是明代典型之作。
楼阁式塔身第一层和第三层八角装鸱吻檐头,第二层每角为镂空卷云檐头,从第四层塔开始以上9层每层每角为阴刻如意云纹檐头。每个檐头下悬挂风铎一个,共计96个,除顶层8枚风铎为铜制无铭外,其余风铎均为铁质并铸铭文“献叩道光二十三年八月中吉日”[3],验证了道光年间重修塔之史实。此塔为八角形,这也决定了其塔顶为八角型攒尖式塔顶(图7),塔顶铺绿色琉璃兽面纹瓦当和花卉纹滴水。
塔刹为琉璃葫芦式,由刹基、刹身、刹顶组成(图7),刹基作覆式卷边荷叶状。刹基上置金黄色圆鼓型宝垫,上托琉璃球型宝瓶刹身,上接葫芦式刹顶,葫芦下部置于宝垫之上,刻有仰莲花纹,束腰有箍棱。刹身与刹顶之间敷覆莲花纹宝盖(图8)。整个塔刹构件均为釉陶中空,这些构件由一根木制刹杆由刹顶贯穿至顶层塔身内稳固[4]。
2 年代
1987年,兰州市博物馆对白衣寺塔进行维修时,在中空的塔刹里发现藏有佛经、鎏金铜佛像、白瓷人物造像、提花丝巾、金质“永远之宝”供养钱、镂空金莲玉雕抱子观音铭文簪等40余件明代稀世之宝,其中一本名《祈福赦罪解厄消灾保命经》的佛经末端墨书题记“明第六代孙淳化王发心命工梨造”。“梨造”即“立造”。一起出土的镂空金莲玉雕抱子观音簪和金累丝白玉鱼篮观音簪的银质簪柄上均刻有21字铭文“崇祯五年八月初十日肃王妃熊氏施伴读姚进兼装”。“崇祯五年”说明这批文物放入塔顶天宫的时间[5]。
据《明史》记载,明肃王系即肃庄王朱楧一脉。朱楧,明太祖朱元璋庶十四子,洪武十一年(1378)封汉王,二十五年(1392)改封肃王,次年受命就藩,暂驻平凉,二十八年(1395)始就藩甘州,建文元年(1399)徙兰州,遂世代居兰,屏藩西北。自洪武二十五年朱楧受封肃王,至崇祯十六年(1643)末代肃王朱识鋐死于李自成军,肃王共袭封九世十二王,历251年。除肃王世系外,肃王系还包括肃王支系:淳化王系、铅山王系、金坛王系、会宁王系、延长王系、开化王系、会昌王系和延安王系。明第六代孙淳化王朱弼果嘉靖三十五年(1556)袭封,万历十一年(1583)薨。由此可知,此塔修于此时,当为公元1556—1582年间[6]。
关于这一点的另一佐证是成书于清代光绪年间的《重修皋兰县志》卷十九记载“白衣寺铁炉:万历四十三年造。案此炉高一尺,周圆一尺四寸,上铸万历年号暨款识共十二字”,说明白衣寺的建造不晚于明代万历年。清代时,现今兰州市区属皋兰县管辖[7]。
从塔身“耸瞻震旦”石匾落款和塔刹出土的金累丝镂空金莲玉雕抱子观音铭文簪可知,明代崇祯五年(1632)对塔进行了维修,并在塔刹里放置了一批宝物。
据现存兰州市博物馆院内的《重修白衣寺塔院碑记》和《重修白衣寺多子塔暨大殿前后墙垣台阶院后娘娘殿金妆神像补塑山子一切匠工物料使用账目开列碑记》载,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对塔及寺院再次维修。
3 价值判断
明代嘉靖年间修建的兰州白衣寺塔,其三教合一题材相融合的砖雕图案,覆钵式与楼阁式融为一体的塔身,具有道教特征的塔刹,体现了明代佛塔三教合一的典型建筑特征,为中国古塔建筑提供了新的造型式样,也是多元文化交融结果的历史见证。塔藏文物的放置形式丰富了中国古塔塔藏文物的掩藏制式[8]。
白衣寺塔经受了40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多次地震的破坏,尤其是经历1939年兰州东关火药库大爆炸的震动,却毫发未损。此塔结构严谨,造型别致。塔刹出土的这一批文物证明了白衣寺塔与明代肃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待我们进一步调查研究挖掘。塔刹出土的金累丝嵌青玉抱子观音簪和金累丝嵌白玉观音簪在全国弥足珍贵罕见,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明肃王府为祈求多子而建的多子塔,无论从结构造型、砖雕图案、塔藏文物放置形式和周围建筑的设计,都有独到的样式风格,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当地宗教建筑的代表。它不仅反映了明代宗教建筑艺术的水平和发展成就,也反映了明代中期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地域经济的状况,同时也折射出当时明肃王的地位权势。白衣寺塔对研究明代宗教文化在这一地区的传播、发展以及与周边宗教文化之间的关系都有重要历史价值。
参考文献
[1][2]兰州市地方志编簒委员会.兰州市志:文物志[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189.
[3][4][8]兰州市地方志编簒委员会.兰州市志:文物志[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190.
[5]林健.明代肃王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49.
[6](清)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3585,2685-2688.
[7](光绪)重修皋兰县志:卷十九,民国六年石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