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南牛种质资源特性和杂交改良效果分析

2019-11-14赵拴平贾玉堂

中国牛业科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和牛皖南公牛

赵拴平, 金 海, 徐 磊, 吴 娟, 李 默, 贾玉堂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畜禽产品安全工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合肥 230031)

皖南牛是安徽省的优良牛种资源,也是国家畜禽品种资源志搜集的优良地方品种之一[1],目前存栏量10万头左右,主要分布于安徽省长江以南的黟县、歙县、绩溪、旌德及皖浙、皖赣交界的山区,所在区域以高山、丘陵、坡地、平圩为主,各类树木、果树、灌木、杂草等生长丰茂,雨水充沛,溪水遍流,农作物以水稻、小麦、薯类、蔬菜等为主。长期的地理隔离和自然选择造就了皖南牛优良的遗传特性,耐粗饲、抗逆性强、肉质细腻、风味浓郁,但同时也存在体重小、生长慢等不足。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黄牛作为主要的畜力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黄牛的肉用化,逐渐成为主要方向。

皖南牛属役肉兼用型黄牛地方品种,被毛以深浅不同的褐色或黑色较多,大多数牛只具有背线,部分公牛毛色随季节而变化,冬季黑褐色,夏季黄褐色。分粗糙型(头较粗重,颈稍短,垂皮发达,公牛肩峰高,后躯丰满,尾细长,四肢较短)和细致型(外形较细致清秀,颈细长而平,公牛稍有肩峰)。皖南牛Y-SNPs和Y-STRs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发现,皖南牛属于南方黄牛类型,有普通牛与瘤牛2个父系起源,以瘤牛的种质特性为主,遗传多样性较低[2]。

和牛是日本著名的改良牛种,毛色以黑色为主,在乳房和腹壁有白斑,具有生长快、成熟早、肉质好等特点。和牛肉大理石花纹明显、多汁细嫩、肌肉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很低,风味独特,肉用价值极高,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品质最优秀的良种肉牛,也是我国用于地方肉牛品种杂交改良的主要牛种之一。本研究通过对皖南牛进行生长性能测定以及杂交改良,以期提高皖南牛的生产性能,分析利用日本和牛对皖南牛杂交改良的效果,为皖南牛杂交改良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试验牛群来自旌德县虎威黄山黄牛养殖合作社和旌德祥盛肉牛养殖合作社,主要养殖模式是夏秋放牧,冬季早春舍饲。

选择发育正常、健康无病的24~36月龄母牛24头,分为2组,每组12头,对照组利用皖南牛公牛进行本交配种,试验组利用日本和牛精液进行人工授精,两组试验牛在同一圈舍内分栏饲养,使用同样的饲养条件和饲料配方。

1.2 方 法

测定皖南牛和和—皖杂交牛F1代初生、6月龄、12月龄和24月龄体尺性状,包括体重、体长、体高、胸围和管围;

1.3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17.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皖南牛生长发育特性

对旌德县虎威黄山黄牛养殖合作社和旌德祥盛肉牛养殖合作社皖南牛体尺性状测定发现:在常规放牧+舍饲条件下,皖南牛公牛初生重为(18.2±2.02) kg,母牛初生重为(16.3±1.60) kg,24月龄成年公牛平均体重可达到(304.4±14.60) kg,成年(24月龄)母牛平均体重(274.4±12.20) kg。在体重方面,皖南牛公母牛从初生到6月龄增长最快,说明皖南牛出生后6月内是其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不仅要保证犊牛的健康,更要保证带犊母牛的营养供应;12~24月龄时也是其体重增长高峰期,可利用该时期的生长发育特性开展育肥以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2.2 皖南牛繁殖特性

皖南牛具有明显的性早熟特征,母牛5~6月龄出现性特征,8~9月龄开始出现发情症候,12月龄初配,发情季节大多集中在5—11月份,发情周期22 d,妊娠期280 d,利用年限14年左右。公牛10月龄即可配种,利用年限10~12年。

2.3 皖南牛肉质特性

皖南牛18~24月龄时,平均屠宰率公牛为51.58%,母牛为51.44%;平均胴体净肉率公牛为41.00%,母牛为44.86%。肌肉蛋白质含量公牛平均为19.70%,母牛为19.02%,脂肪含量公牛平均为0.75%,母牛为0.80%。

2.4 皖南牛杂交利用

利用日本和牛对皖南牛进行杂交改良发现,在同等饲养条件下,和—皖杂交牛F1代在体尺性状方面有较大改善。在常规放牧+舍饲条件下,F1代公牛初生重为(24.2±2.08) kg,母牛初生重为(25.3±2.60) kg,24月龄成年公牛平均体重可达到(504.4±24.80) kg,成年(24月龄)母牛平均体重(468.4±22.20) kg。在体重方面,和—皖杂交牛F1代公母牛从初生到6月龄增长最快,说明其出生后6月内是其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不仅要保证犊牛的健康,更要保证带犊母牛的营养供应;12~24月龄时也是其体重增长高峰期,可利用该时期的生长发育特性开展育肥以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表1 皖南牛与和—皖杂交F1代0~24月龄体尺性状比较分析

注:同一年龄段同一性别同列数据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相同字母或无字母标注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3 讨 论

皖南牛是安徽省优良的地方畜禽品种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地方种质资源,但因其生长速度慢等原因开发利用有限。日本和牛和安格斯牛是我国从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牛,因其体型适中、适应能力强,肉质性能好,被广泛用于地方品种牛杂交改良。利用和牛对皖南牛进行杂交改良发现,和—皖杂交牛F1代初生、6月龄、12月龄和24月龄体重和体尺指标均明显优于皖南牛,且和—皖杂交F1代牛在0~24月龄体重的增长速度高于皖南牛(图1)。张兴隆等[3]研究发现,皖南牛的体高发育旺盛期在12月龄之前,体长发育旺盛期在18月龄之前,胸围和体重发育旺盛期在24月龄之前,与本试验皖南牛体尺体重生长测定结果基本一致。此外,饲养方式、去势[4]、精料比例[5]、营养状况等均会影响皖南牛的生长发育。刘善斋等[7]研究发现,在全年放牧饲养条件下,和杂F1、F2代牛完全能适应皖南地区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且牧食能力强,耐粗饲、抗病力强,增重速度优于本地黄牛。说明利用和牛对皖南牛进行杂交,后代具备适应本地气候条件和饲料条件的优点,和牛可以作为本地黄牛杂交改良的种质资源。

图1 皖南牛(公/母)和和—皖F1代牛(公/母)体重增长趋势

4 小 结

皖南牛是安徽省被列入国家畜禽品种资源志的优良地方品种之一,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肉质细腻等优良特点,同时也具有个体小、生长慢等不足。通过对皖南牛公母牛以及和—皖杂交F1代牛生长性状测定,发现0~6月龄和12~24月龄是其体重和体尺性状增长的关键时期,且利用日本和牛对皖南牛进行杂交改良,可显著改善其个体小、生长慢等不足,杂交优势明显。综合以上分析,对皖南牛科学合理地饲养和开展育肥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和牛皖南公牛
日本“和牛奥运会”选出“第一牛”
《皖南的秋天》《余晖》
小牛回家
那些和牛有关的地方
追梦皖南川藏线
日本:划拨500亿日元 刺激和牛消费
《皖南印象》
公牛赞
公牛历险记
公牛变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