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亲亲相隐”体现的人性思想
2019-11-14刘美华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200234
刘美华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 200234
关于“亲亲相隐”思想,我国大部分学者认为是孔子最先提出,可直接追溯到儒家经典《论语》中,与此相呼应的思想在《孟子》中也有所体现。
一、“亲亲相隐”的文本溯源
《论语•子路》中记载: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朱子注“直躬”为“直身而行者”,钱穆认为“或说其人名躬,因行直,人称之曰直躬。一说其人姓名不传,因其行直,故称直躬。”【1】可见“直躬”解释为“行直”比较妥当,行为正直,坦白直率。但是“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的“直”不应该和“直躬”的“直”一样解释为坦白直率正直,而应从人性、人情、天理方面进行考究。谢氏清晰地点明:“顺理为直”, 《论语•雍也》中也有提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程氏训“生理为直”, 可见,这里的“直”为顺应天理人情之至,是人性之直。整句话大意如下,叶公告诉孔子说:“我们这里有个坦白直率的人,他的父亲出于某种原因偷了羊,他就去告发指证。”孔子说:“我们的直道与此相异。父子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不求直而直在其中。”根据朱子的看法,“父子相隐,天理人情之至也。故不求为直,而直在其中。” “父子相隐”是顺人性之直,顺人情之至,顺天理之寓。“父子相隐”的思想由此昭著。而后,孔子思想的继承者孟子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父子相隐”的思想,并且相隐的范围不再局限于父子,而是扩充到兄弟之间,由“父子相隐”逐渐发展成为“亲亲相隐”,从以下两则材料可以看出来。
《孟子•尽心上》载:“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则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 孟子的弟子桃应问,舜作为天子,如果天子的父亲瞽瞍杀了人,那么作为士大夫的皋陶应该怎么办?孟子认为皋陶应该逮捕瞽瞍。桃应又问,那么舜又怎么办呢?孟子认为,舜把抛弃天下看作抛弃破鞋一般,他应该偷偷背负父亲逃走,安居海滨,忘记天下,快乐地生活下去。朱子注“皋陶之心,知有法而已,不知有天子之父也”,“舜之心,知有父而已,不知有天下也”, 故皋陶不应因舜天子的身份而有所动摇,应该执法,刑舜之父,而舜虽为天子,亦不得废皋陶所执之法,但应为父亲而放弃天子之位,窃负而逃,安居海滨。因为舜之所以成为天子的理由就是孝,如果舜仅仅作为天子将杀人犯父亲抓起来,继续当天子,那么舜就直接否定了自己成为天子的依据。【2】朱子又按:“此章言为士者,但知有法,而不知天子父之为尊 为子者,但知有父,而不知天下之为大。盖其所以为心者,莫非天理之极,人伦之至。” 由此可看出,孟子主张,舜面对其父的不法行为时,应该选择保全其父,维护人伦亲情。
又如《孟子•万章上》中万章问:“象日以杀舜为事,立为天子则放之,何也?”孟子曰:“封之也,或曰放焉。”万章曰:“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象至不仁,封之有庳。有庳之人奚罪焉?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则诛之,在弟则封之?”曰:“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封之有庳,富贵之也。身为天子,弟为匹夫,可谓亲爱之乎?” 万章问孟子,象作为舜的弟弟却终日意图杀害舜,是不仁之人,但是舜做了天子以后反而以有庳之国来封象。为什么舜对共工、驩兜、三苗、鲧等不仁之人加以惩处,而对自己的弟弟就区别对待,甚至封以国土呢,难道仁者是这样做的吗?孟子答道,仁人对于弟弟,是不藏匿其怒,也不会留蓄其怨的,只是亲他爱他而已,使他又富又贵。如果自己是天子,而弟弟却是老百姓,怎么能说是亲之爱之呢?但是象虽然被封有国土,却不得治其国,而是以吏代之治,并对象纳其所收之贡税。如此,既不失舜亲爱之心,也使得象不得虐有庳之民。因此,吴氏曰:“圣人不以公义废私恩,亦不以私恩害公义。舜之于象,仁之至,义之尽也。”
在《论语•子路》中,孔子不主张儿子揭发指证攘羊的父亲,认为告发自己的父亲并不是“直”,顺人情而发、顺应人伦天理,父子相隐才是真正的“直” 在《孟子•尽心上》桃应的设问中,孟子主张,在天下与父亲两个选项中,舜应放弃天子之位,带着父亲逃走。而在《孟子•万章上》记载的真实事例中,象虽有罪,但舜依然宽恕了他,还封之有庳,使他富贵。这三个典故都说明,孔孟都主张在面对亲人的不仁不法行为时,也要维护人伦亲情,所以以上三则材料通常被归结为是“亲亲相隐”思想的体现。
二、“亲亲相隐”体现的人性思想
当今社会是法治社会,维护社会公义、正义的思想与原则早已深入人心,为了一己私利或是维护亲属利益而有损社会正义的行为更是为大众所诟病,为法律所不容。所以“亲亲相隐”在当代法治社会显得格格不入,更是被许多学者认为是社会腐败的根源或者说社会腐败与“亲亲相隐”脱离不了关系。相比之下,“大义灭亲”更为人们所赞同和认可,可谓是法治社会的最佳标签。但是学界为“亲亲相隐”辩护与辩正的学者也很多,而“亲亲相隐”流传至今,某种程度上也指引着人们的生活,也说明了其具有合理性和伦理价值。本文认为,“亲亲相隐”的合理性和伦理价值就在于其体现的基本人性或人性本能和反映的人性指向或人性归依。
1.“亲亲相隐”体现了爱亲护亲的基本人性
“亲亲相隐”,因为“亲亲”才会“相隐”,如果不是亲人,是其他不相关的人,是不会“隐”的,这说明“亲亲”是非常特殊和重要的,为什么它如此特殊和重要呢?《中庸》有云:“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何为“亲亲”?“亲亲”中的第一个“亲”,一般解释为亲爱、亲近和爱护,第二个“亲”是指上述亲爱之情感实施的对象范围——自己的血缘至亲,而人的血缘至亲不外乎父母兄弟。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 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 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朱子注曰:“良能良知,乃出于天不系于人……爱亲敬长,所谓良能良知者也。” 孩提之童,一生下来,在没有接受任何教育之前,都懂得要爱亲,说明爱亲、亲亲这种情感是人生而有,是天所赋予的。《中庸》开篇云:“天命之谓性”,“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 人亦然,人继承其所赋之理,即为其性,那么顺着此理不加以枉即为直。正如上文所提到,顺理为直,人所赋之理在人身上体现的就是“亲亲”这种人伦天理,顺着天理人情之至,便成了人的基本人性所在。这种由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亲人之间的爱,是出于人的本性的爱,爱亲护亲是人基于人的本性而做出的本能的选择。正如郭齐勇先生所说:“儒家的‘亲亲’,强调的正是‘人本’。”【3】“亲亲相隐”不仅体现了人有亲疏远近,同时也体现了爱有深浅等差。人更爱与自己更为亲近的人,人对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人的爱是深沉原始的,出于这种原始本能的爱,人们一般会为了维护亲人而一般不顾及利害关系。所以在亲人有不法行为的时候,依旧会选择“亲亲相隐”,维护人伦亲情。而对其他不相关的人,则一般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既然爱护亲人保护亲人是人性的基本体现,那么“亲亲相隐”是则是顺应了人性本能。总而言之,“亲亲相隐”是人们爱亲护亲的基本人性的体现。
2.“亲亲相隐”体现了爱亲的的人性归依——爱人
人的血缘至亲不外乎父母兄弟,“亲亲”在具体生活实践中则体现为善事父母与兄长。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则为弟。《论语•学而》中,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朱子注曰:“本,犹根也……君子凡事专用力于根本,根本既立,则其道自生。” 孝弟为仁之本,行仁则自孝弟始,就像树木的生长始于根部一样,仁的培养与践行也是从孝弟开始的。孝弟是为仁的一个立足点,不论仁的境界多高深多远,都可以从孝弟爱亲中获得初始的生机与活力。所以,孔子十分重视孝弟,关键原因就在于此——“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以血缘为基点,从亲人为原点辐射开去,向外扩充,从近亲到远亲,从远亲到不相关的人,从爱亲逐渐推至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再从其他人到万物,最后推至爱物。孝弟行于家,而后仁爱及于物,实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亲属之间的爱是人类一切感情的联系和基础,是一切爱的起点。”【4】爱亲永远是人类最基本的最深厚的本能情感,从爱亲到仁爱、爱人,依旧是顺“天理人情之至”。也就是说,仁民而爱物、仁爱或者爱人,是从爱护亲人这种自然情感基本人性外推而至,如果没有这个过程,一开始就能爱其他人或爱一切人基本是不可能的,是无根的甚至虚伪的,正如孟子所说的:“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所以说,“亲亲相隐”体现了“仁爱”中以“亲亲”、“爱亲”为本的情感根基与人性基点。与此同时,“亲亲相隐”也体现了从“亲亲”、“爱亲”出发推至“仁爱”与“爱人”的价值取向与人性归依。一个人除了具备生理本性,还具备社会本性,爱的情感脱离了家庭宗族的束缚,以一种积极的姿态投向社会生活领域,此时,人才是一个真正完整的人。爱亲是人生而具有的,如果说爱亲是人的生理本性,那么爱人便是人的社会本性。从爱亲走向爱人,从亲亲推至仁爱,是顺天理人情之至,也是人发展为一个真正完整的人的内在必然要求。爱亲与爱人是密切相联的,抽掉了根基,使爱人滞待于表面,便是对基本人性的扼杀 否定了结果,使爱亲失去了前进的方向,便是对基本人性的扭曲。
三、结语
“相隐”的前提条件是“亲亲”,人自出生始就有亲疏远近,自然会偏向与偏爱自己血缘至亲,维护亲人的利益,这是出于自己的人性本能。但是人不仅仅是生理意义上的人,更多的是社会意义上的人,人从家族走向社会,爱也会随着家族投向社会,从亲亲、爱亲推至仁爱、爱人是顺天理人情之至,在这个过程中,人也逐渐发展成一个真正完整的人。
“亲亲相隐”之所以具有伦理价值,不仅是因为其出于人们维护爱护血缘至亲的人性本能,更多的是它能防止亲情的崩溃、人性的扭曲,防止培植人性深处的恶,使之蔓延膨胀,颠覆人格系统,能够从构建有爱的家庭出发,构建充满和谐仁爱的社会。或说,“亲亲相隐”之所以具有伦理价值,是在于基于爱亲、亲亲的人性本能,以及对于仁爱、爱人的人性指向。“文革”就是一个现实例子,罔顾“亲亲相隐”,把“大义灭亲”走向极端,鼓吹告发指证,将人性之恶发挥到极致,将自己的至亲置之死地,不仅使得千万个家庭破灭,更弄得社会人心惶惶,不得安宁。“今天徇情枉法、任人唯亲、贪污腐败所以公行,……不能由历史上的孔孟儒学承担责任,更不能把帐算到亲情伦常上,那时推卸今人的责任。”【5】总之,“亲亲相隐”不仅仅局限在“亲亲”,它不只停留在构建家庭家族的善,而且指向并致力于整个社会的善。爱亲护亲,是人的基本人性和人性本能,顺着这种人性本能,使得家庭有爱和睦 仁爱爱人,是人性的指向和归依,顺着这种人性指向,使得社会有爱和谐。综上,“亲亲相隐”其实体现了爱亲护亲的基本人性或人性本能,也反映了仁爱、爱人的人性指向或人性归依。
由于小儿消化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抵抗力弱容易感染病毒、肠胃菌群未建立极易引发腹泻,小儿腹泻的主要症状为呕吐、大便次数增多等,可能会导致患儿脱水,引发生命危险[4]。虽然临床治疗小儿腹泻的方法很多,但婴幼儿时期的特点是:认知水平低,无法表达自我,配合能力差等,影响其临床疗效[5]。对患儿采用有效护理干预,为尽快缓解患儿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显得尤为重要。在本研究中,主要对80例患儿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观察。
注释:
1.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147.
2.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147.
3.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89.
4.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147.
5.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367.
6.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367.
7.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367.
8.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310-311.
9.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311.
10.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28.
11.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360.
12.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17.
13.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48.
14.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103.
15.朱熹著. 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12:209.
16.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370.
17.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