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政价值引领研究
2019-11-14长江师范学院
■程 莎/ 长江师范学院
在高校中,落实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责任的是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群体。《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要求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不断提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其中,第五条第一款规定了辅导员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第六款就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加强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积极培育校园好网民,引导学生创作网络文化作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创新工作路径,加强与学生的网上互动交流,运用网络新媒体对学生开展思想引领、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心理咨询等。
网络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助推辅导员更好的开展工作。运用不好,很容易造成舆论事件,让教育者陷入被动状态。在网络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大学生群体和网络活跃分子,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与网络密切相关,他们活跃在各类网络媒体上。对任何新事物都反应迅速,习惯参与网络互动,各类新媒体评论,是网络上的活跃分子,因此,辅导员充分利用好网络阵地,做思政工作,已经是新形势下的要求。
一、大学生网络行为分类
(一)网络学习行为
通过网络学习专业或者公共课程,收集文献资料,网上参与测试,考试,等等,这些行为已经成为现代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大部分远程教育、培训等都是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学习。因此,从网络上学习专业知识,获得思想政治教育一样,成为大学生知识必不可少的渠道。
(二)网络社交行为
大学生网络群体通过网上的社交媒体进行交流,包括各个高校的贴吧,微信、微博、QQ,以及比较活跃的大学生网站、APP 等等。其一,学校及各二级学院有公众号,班级有QQ 群和微信群,QQ 群和微信群成为了教师和学生沟通最频繁的社交软件。工作布置、消息传达、上报汇总、日常教育,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日常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模式。其二,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社交。包括朋友聊天、谈恋爱、社交群聊。有的是小型交际圈,有的是陌生交际圈。
(三)网络生活行为
大学生网络群体日常会在网络上进行消费,购物,而且成为年轻代消费的主力。因此,辅导员要提醒学生合理消费,合理网购,曾经有学生为满足奢侈消费,在网络上贷款购物,陷入网贷陷阱,最后无法偿还,而导致自杀的悲惨案例。
(四)网络娱乐行为
网络游戏是目前90 后、00 后大学生主要消遣娱乐方式之一。部分大学生沉迷游戏,影响学业,甚至荒废学业。因此,引导大学生合理安排好时间,尤其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引导学生切勿沉迷网络游戏。如果不加以外部监督,很多同学无法自行约束。
二、网络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
最容易在网络上对学生进行引导的,就是辅导员老师。如果辅导员老师不能掌握大学生网上行为,那么很有可能不能深入对学生做思政教育,达到学风建设的目的。
(一)网络成为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
思政工作者部分在进行专业授课,除课堂上的交流以外,网络也是师生交流的方式之一,网络教育除了单独的谈心谈话,还有集体的思政教育辅导,往往针对自己的学生,予以学习和生活的引导。学生在正向引导下,树立良好的态度和信心。
(二)网络深深影响校园生活
网络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影响或者消极的影响,学生会通过网络影视、网络直播明星、偶像等等,影响自己的言行,影响个人的穿着打扮,兴趣爱好,他们习惯于表情包,习惯于网络语言。
(三)网络影响思想以及价值
网络上的影视、图片、视频、新闻等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深刻影响,如果不加以正向引导,那么,很多大学生的三观会任自发展,从善如登,从恶如流。
(四)网络造成碎片化思维方式
各类学科专业教育会通过系统的知识体系,为学生构建一个本专业的系统性知识结构,让学生在自身专业领域内,有一个系统性学习,但是网络与人之间的这种影响和互动是局部的、静态的、单向的、跳跃的。这种思维方式给学生的影响就是局部思维、静态思维、单向思维、跳跃思维。因此,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网络思政教育是系统性的思政学习。
三、大学生网络思政价值引领
我国在2017 年6 月1 日已经开始实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危害网络安全,不得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传播暴力、淫秽色情信息,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网络绝对不是法外之地,要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将网络安全教育法纳入其中。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发端于美国,如今已经成为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机制,该制度对于构建网络思政体系、进行网络思政教育同样具有指引作用。
(一)以学生为中心,对大学生网络群体进行价值引导
以服务学生学习生活为宗旨,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目的,以学生所需所想为内容,充分运用网络工作阵地。辅导员的价值引领作用,可以引导大学生遵纪守法,做校园好网民。
(1)教育大学生群体依法行为,建立网络规范秩序、远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有些大学生在网络上随便散发谣言、一言不合,就对他人进行诽谤、侮辱,在网上做键盘侠,这是违法行为。侵害到他人权利,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内容,指引作用强,可以从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中,结合网络媒体的宣传指引作用,宣传大学生学习生活应遵循的价值观。
(3)加强学习和就业、生活、心理指导。这四类问题也是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如果日常教育能以这四类问题为中心,将引导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很多困难。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成为良师益友。
(4)对于网络上特殊行为的处理。网络安全法对于利用网络危害国家安全、进行恐怖主义、侵犯他人隐私、荣誉权等九类违法行为进行了规定,对于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对于网络上出现的不良行为,应该及时找到散播谣言、违规违纪的同学,进行谈心谈话,批评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教育学生知红线,守底线,做合法好网民。用法律法规、校纪校规进行规范指引,明确造成的后果。
(二)以结果为导向,从数量到质量,对思政工作加大投入力量
每一个辅导员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者,都应该有进行网络思政教育的能力和平台。在过去,大学生人数较少的情况下,我们面对面的交流更多,但是现在,辅导员1 比200 的情况下,甚至更多,常规性的交流更多的是在网络上进行,根据辅导员能力与职能要求,网络思政应该是辅导员常规工作中的一种,应该从数量、到质量上,对网络思政进行引导,辅导员可以利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利用QQ 空间,利用微博平台进行思想引导,并且应该实时更新,利用一切热点,做正向思维引导,让大学生形成正面的看待事物的方法。网络思政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三观逐渐成熟的时期,如果正面加以引导,将会给青年大学生一生予以积极正面的影响。
(三)以持续发展的创新为手段,丰富网络思政内容和形式,抢占思政教育阵地
思政工作的创新包括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我们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体系已经比较完备,尤其是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以及中国社会改革开放40 年的巨大成就,中国在世界舞台中的国际地位等等,这些思政课教育内容丰富,各高校通过形势与政策课、军事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了解得比较多。但是思政理论课依然可以不断深化,发展新内容、发掘新内涵。
形式创新,就在于目前国内的网络阵地有着丰富多样的载体,流行媒体日新月异,从博客到微博,从微信到公众号,从小视频到直播,形式多样,但是这些载体可以承载的网络思政工作应该随时跟随潮流,利用创新的形式,传播网络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