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字到文化
——高校语言文字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及其途径
2019-11-20李昕昕薛海勤青岛黄海学院
■李昕昕 薛海勤 杨 梅/ 青岛黄海学院
汉字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一种没有受其它文化影响而独立产生的自源文字。在中华文化产生之后,汉字应运而生,而当它一旦产生,便反过来影响并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正如何九盈先生在《汉字文化学》中所说的那样:“文字是文化的产物,又服务于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它自身又是文化的一部分。”
基于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先从认识汉字开始。习近平主席近年来在多种场合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在政策引导下,近年来在中国兴起了“国学热”,各种学校、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等都采用各种方式积极加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军。然而这种热度其实际效果却堪忧,作为教育至高点的大学,如何做到让弘扬文化真正做到实处并使学生受益,是我们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本文试图从汉字这一文化载体出发,探讨在高校教育中,语言文字工作的价值如何体现,以及怎样使语言文字工作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更多作用。
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
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都是由语言和文字来承载的。而相对于灵活的语言,文字更加稳定和长久,从这个意义上,文字是文化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它和文化天然地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中国文字具有远超其他文字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文字具有独特的表意象形特征。我们可以从每一个汉字的形态、构造、组合中看出比文字本身意义丰富千百倍的文化内涵。比如两个字“杳”和“杲”,这一对相依而生的会意字,前一个字“日出于神木之上”,表示光明,后一个字“日落于神木之下”,表示昏暗。这两个字不仅用具有丰富想象的组合方式来表示字的含义,而且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从字中看出中华民族关于太阳最古老的传说:太阳从东方的神木扶桑之上升起。《山海经》说“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东汉《论衡》说“榑桑,神木,日所出也”;屈原在《九歌》里说“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晋代陆机在《日出东南隅行》说“扶桑升朝晖”。类似这样的文字,在汉字中并非独有,而是成批量出现,它们组成了中华文化最早的形态,将字中蕴藏的深远文化内涵延续至今。另一方面,相对于其它文字来说,汉字大约是表意最丰富、最不厌其烦的文字,庞大的汉字数量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化的细节。中国人给每一个不同身份的人独有的称呼“姨”“姑”“叔”“舅” 等等;给每一种不同颜色性别的马独有的称呼“骘”“騇”“骥”“骊”“骍”等等;对于城市外的郊区,按照距离分为“邑外曰郊, 郊外曰野, 野外曰林, 林外曰坰” (《诗经· 鲁颂· 駉》毛传)。这种对于细节的极致讲究既可以证明中华文化发端之早——因为充实这些细节需要漫长的时间,也可以表达这个有“华夏” 美名的民族文化之盛——对于繁文缛节的强调是文化昌盛的特点之一。
因此,研究汉字,对于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珍贵且不可取代的价值,青年学子们可以从汉字中看到先民的意识特征、过去文化的遗迹,看到汉族的行政制度、历史沿革、民俗信仰、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
二、文字教育是教育的根基
教育的目标有两个:德与能,即知识和人文情怀。中华文化有着无比庞杂的内容,在青年学子受教育过程中,大量学问建立在对文字的认知上,而培养青年学子的人文情怀,更不可能离开文字的熏陶。
首先,知识层面。正确的组词造句写文章,是不论文理科学生都需要具备的能力,然而我们发现当代很多大学生的作文水平很差。2018 年底在浙江举行的作文大赛结果令人震惊,在大学生笔下分不清文体区别、堆砌辞藻不知所云、语病错字逻辑不通等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近年来新闻上也时常爆出大学教授们怒批学生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差等毛病。而对文字含义和词性本身的认识,是正确写作的第一步。以笔者所在的青岛黄海学院为例,教师在教授《国学基础》课的过程中,以分析“本”字的指事内涵,讲解到为什么有“根本”这样一个词,或者分析“正”字的字形来解释何为“直道而行”,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一些耳熟能详的汉字,既能解决常见病句错字问题,也能引导学生对文字背后的文化有更好地了解。
其次,情怀层面。中国语言文字中的诗意和典雅是举世无双的,然而在近些年来,这种原本融入日常生活的典雅因为文字文化教育的缺失,逐渐变成了“高端”文化。青年人喜欢的“你若盛开,蜂蝶自来”,原本有更加含蓄优美的表达:“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不言” 二字中蕴含的沉着是前一表达中没有的,而“下自成蹊”背后的原因也更加耐人寻味。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的青年学子们很容易被简单通俗的语句感动,却对中华文化中更加美丽的诗句无动于衷,因为那些美丽需要文化功底才能理解。让青年学子具有这种功底本应该是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任务,但因该项工作在高校中未引起足够重视,而使之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另外,在教育的开始认识中国文字读音的韵律、内容的典雅、形式的浪漫和思想的深度,这是塑造中华青年民族情怀的重要途径,而培养这种情怀,才是培养真正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三、文字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个人对文字的学习,始于幼儿阶段,那么对于“识字完毕”的高校大学生,语言文字工作又有哪些可以开展的空间呢?笔者以多年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经验,做出一些思考。
首先,课堂趣味性探索。游戏并不是孩子的特权,对青年人一样有吸引力。以本校《国学基础》课的授课经验为例:学生们对于“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这样的对联非常有兴趣;苏轼的《晚眺》用长写、短写、横写、侧写等不同方式表现“长亭短景无人画,老人横拖瘦竹筇”,能引来热情掌声。由此可见,文字游戏是认识文字的可行途径。中国的文字游戏数不胜数,藏头诗、回文诗、拆字游戏、同音字成文等等,既可以在游戏中认识文字背后的文化,又可以开动想象力,不仅大学适用,也可以降低难度适用于小学和中学。
其次,丰富文科类课程的作业及考核形式。比如以改错促进步,对于大学生,作业互评是一种不错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修改作业,每找到一处错误即可自己得分,为了得分,学生将会努力寻找错误,而这一过程,也就是认识错误、避免错误、提升文字运用水平的过程。
第三,加强所有课程作业和考核的文字查考标准。即便理工科学生,作业和考试也会有部分文字表述部分,教师应从平时就加强这类监督,一旦发现病句与错字就要求修改。这一点对教师的文化素养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也将有力地促进教师语言文字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改进。
第四,鼓励高校开设语言文字类课程。探寻文字源头、了解文字变化、软硬笔书法训练、诗词曲赋创作、应用文或论文写作等等,高校应开设更多的必修课或者选修课供学生选择,以避免一些希望提高语言文字水平的学生无从下手。
第五,依托高校语委办开展语言文字类校园活动。组织或参与成语大赛、诗词大会等形式各样的比赛;建立文字、诗歌、书法、演讲等社团或兴趣小组,通过诵读、书法、演讲、写作等多种实践形式,锻炼学生能力;加大校园报刊、校园网站采用学生稿件的比例并给予奖励;鼓励学生自己创建刊物或公众号;开展公益性宣传和推广等等。
最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给予学生长久浸润的过程,学校应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力度。以本校为例,将校园道路命名为“六艺路”、“八德路”,设计七十二贤的“群贤道”,在孔子广场、博物馆开展中华文化教育活动,大量广播、图书、报刊和专栏展示经典名言警句,如此使校园中充满中华文字与文化的气息,长久熏陶之下,中华品格也将相去不远。
综前所述,在高校中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有着合理的原因和必要性,达成这一目标,重拾中国人对中国文字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对于构筑中国梦,建设和谐小康社会,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这项工作需要政策引导和社会支持,需要学校领导层面共同付诸努力,同时需要一线教师持续、深入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