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在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2019-11-14张艺曦吉林大学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
■吴 兵 张艺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
传统艺术设计教学存在缺乏感觉刺激、知识获取体验水平低、师生互动性差、学生自主意识与习惯难以养成等问题,教学效果不尽理想。虚拟现实教育有着明显的生动性与自主性等特征,在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等方面,强调综合性提升师生教学体验,从而带动师生从传统教学理念与模式中脱离出来,实现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一、知识演示环节
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专业知识教学与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虚拟现实技术能够直观化与具体化的呈现此类教学知识,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供生动的感性学习材料,帮助学生轻松克服学习重点难点,从而丰富学生知识结构体系。学生对空间展示设计知识认知模糊,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营造逼真的展示场景效果,展示空间丰富变化过程,学生沉浸虚拟空间后对专业知识理解更加深入与完整。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繁琐,包括结构设计与装帧设计等理论知识,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为教师制定新颖教学计划提供了便利,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更利于学生扎实掌握理论知识,尤其是身临其境教学情境的营造,不仅强化了专业知识演示效果,更利于学生深入认识知识点内容,从而确保学习质量与效率。虚拟现实系统能够模拟不同视觉变化与环境效果,营造了人性化学习氛围与开放性教学环境,可满足各学习需求与层次不同的学生学习。
二、实验教学环节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印刷实验室、摄影室与模型室等实验室,实验室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可随时访问与利用。学生在实验室逼真的环境中,自由做各种实验,不用担心实验器材破坏与危害人体等问题,消除了学生实验操作顾虑,能够获得丰富的专业实验乐趣体验。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师生在实验环节的双向互动与合作。在实验观察中,学生在虚拟现实技术系统营造的学习环境中相互合作交流探讨,共同完成实验项目与实践作业等。学生参与实验项目过程的形式多样化,在合作交流指出对方学习问题与缺陷,最终实现优势互补,与实验效果事半功倍。更利于教师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程度与操作熟练度、思维方式等学习情况的了解,教师通过在系统中,能够以学生身份进入学校情境,与学生展开合作交流,引导学生更好的完成实验项目,从而调动学生实验操作积极性。
三、训练环节
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营造了虚拟的学习环境,学生能够进入到学习氛围中,更利于技能训练水平的提升。学生在虚拟的学习环境中,可展开电器维修与驾驶等多种职业技能的训练。虚拟训练系统的安全系数高,学生可以反复练习直至完全掌握职业技能。学生在虚部环境中能够自由模拟设计创意表达,从而确定最佳的视觉效果。如在插画角色设计中,模拟各场景后,将角色类型置于场景内,感受不同空间的视觉感受与情感体验,最终激发创意兴趣,并深入体会创意表达。
四、实习考察环节
传统去外地实习考察的教学模式,不仅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与费用,同时实习效果不尽理想。虚拟现实技术提供了虚拟实习考察功能模块,学生可随时并自主进行实习考察,在反复的学习中更利于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理论知识学以致用与理论实践综合能力提升。
五、概念设计环节
概念设计是学生知识基础水平与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目的是通过构思产品部件,初步勾勒产品基本形状,但产品精度尚未明确。虚拟现实技术结合计算机软件功能,利用直观交互手段,为学生营造虚拟的概念设计环境,让学生在节省产品描绘与尺寸定义时间的基础上展开要领设计。虚部环境中的概念设计,提高了学生要领设计效率与质量,更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受干扰因素影响小,可随意拓展自由度,最大程度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设计经验运用与创造性思维驾驭等综合能力不断提升。
六、虚拟设计环节
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可完成设计竞赛与企业委托项目设计等学习任务。在虚拟平台上尽情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产品设计理念得以创新。学生在设计产品结构时可随意装配,减少了其他因素的干涉。利用头盔与手套等交互装置,能够根据自身感觉考察虚拟环境中的产品设计,根据人机系统信息的反馈,及时修改与调整设计产品。利用技术沉浸性特征,在虚拟环境中展示学生作品,利用交互性特征完成学生与教师的评价,并进一步调整做出设计产品完善,确保产品更符合大众审美水平与科学技术要求。尤其是对于体积较大产品的设计,传统设计实物模型与反复修改测评的设计模式,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在虚部环境中设计产品,可随时快速修改与调整,确保设计数据更加精准。确定设计方案后,围绕建模数据可展开冲压模具设计与仿真加工操作,设计时间成本不断降低,设计效果随之优化。在产品外形设计中虚拟现实技术的作用发挥更加明显。虚拟情境互动教学模式,采取线下与线上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教师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完成过程性评价与反馈,线下主要评价虚拟实践完成结果。除此之外,虚拟现实系统有对涉及方案要素布局与验证方案可行性、实施体验设计成果的功能,更利于设计成果艺术性与合理性的提升。线上在虚拟现实环境中,能够多角度观察与触摸作品,也可以从他人设计视角体验,从而多角度把握与全面性体验设计成果,更利于设计合理性与学生实践能力提升。
七、虚拟实践课程构建环节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虚拟实践课题或课程,更利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虚拟实践课程或课题的展开,拓展了学生知识技能掌握与丰富实践经验的路径。实践课题与课程的开发,应当紧密围绕教学目标与设计实践内容进行,不仅要体现出专业特征,更要符合学科发展规律。教学内容不同课程与课题开发应当注重侧重点的差异,如景观设计侧重室外环境规划改造,室内设计侧重室内环境规划改造。在开发差异性课题与课程内容的同时,还需设计相应的考评目标与课程任务等,突显虚拟实践课程的模块化与层次化。开发虚拟实践课程不仅要定位精准,从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专业方向等方面入手,合理制定课程开发方案,完善课题考评目标与任务等,明确涉及的知识点、作业完成形式及考核标准等问题。构建虚拟采风课程,围绕教材内容与课程范畴,进一步完善课程开发方案,明显采风任务目标。
八、结语
社会发展对创新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更加缺乏;对此,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应当紧跟信息时代发展步伐,在教学中融入各种信息技术,实现教学资源优化的同时,为学生营造开放性与交互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掌握更多专业知识技能,逐步提高创新思维等综合素养。尤其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虽然优化了教学模式与方式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效率,但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仍处于摸索性前进阶段,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与完善空间;对此,还需加强与其他教育技术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