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沂蒙山区乡风文明建设路径探析

2019-11-14■/

长江丛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乡风宣传教育文明

■/

北方民族大学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国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乡风文明”是相较于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对新农村建设总要求唯一一字不差的保留了下来的,这足以说明乡风文明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性。

一、沂蒙山区概述

沂蒙山区是一个人文概念,沂蒙山并不是一座山,国家正式的版图上根本没有“沂蒙山”这三个字的山脉,它始于党中央对一一五师东进“建立沂蒙山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指示。从这个意义上说,沂蒙山是一座革命的高山、精神的高山。“沂蒙”一词最早出现在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那个时期革命老区人民用自己的双手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因为该地域中有蒙山和沂水较为出名,所以便取了沂水中的“沂”和蒙山中的“蒙”,称之为沂蒙山区。但是今天人们所说的沂蒙山区,则主要指的是临沂市的相应区县。

二、沂蒙山区乡风文明建设开展措施

沂蒙山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为促进沂蒙山区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更好的成绩,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从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孝道、移风易俗破除陋习等方面进行乡风文明建设,具体表现如下:

(一)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宣传教育是最直接的一项措施。通过宣传,可以让大家迅速的理解“什么是乡风文明”、“怎样进行乡风文明建设”等等。沂蒙山区为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在开展悬挂横幅,张贴板报,宣传墙上印刷村规相约等传统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的同时还注入现代元素的手段,录制了“移风易俗”动漫片,在沂蒙山区的各个电台滚动播放,用生动形象的小视频促进大家对乡风文明建设更好的理解。同时还利用微博、微信等公众号,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推送乡风文明建设小知识、取得成效地区的先进经验等,让各个村镇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二)以孝文化打造孝德乡村

“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生动载体,更是解决社会养老问题的现实需要。沂蒙山区积极挖掘与传承,将古老的孝文化赋予新时代内涵,大力推进“小孝持家、中孝敬业、大孝爱国”的现代孝德孝义。通过修复原址、将孝亲敬老的故事搬上舞台、基层宣讲等方式,推动孝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村居,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孝亲敬老”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做一名孝亲敬老的好村民。

(三)深化移风易俗,促进陋习改革

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在农村,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安土重迁”、“叶落归根”等思乡情怀。沂蒙山区在这种祖先崇拜的思想影响下,在红白喜事的办理上,一直有着大操大办的陋习。为了破除此陋习,提倡新时代文明新风,沂蒙山区大力推行“婚事新办、丧事俭办、喜事小办”,倡导“厚养薄葬短丧”的理念,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大操大办与铺张浪费,提倡把钱省下来用于孝顺父母老人,用在学习致富技术层面上。

三、沂蒙山区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问题

自乡风文明建设活动开展以来,沂蒙山区持续性组织并开展了一系列乡风文明建设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精神文明建设投入不足

沂蒙山区农村人口远远要多于城市人口,乡镇、村居两级普遍财力不足,很多村庄缺乏集体资金的积累,建设经费大部分是靠财政拨款。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一种精神文明建设,不同于经济建设可以很快的产生实际的收益,因而往往容易被忽视。所以无论是在资金投入还是精力保障上,都占据了较小的比重,致使精神文明建设难以得到持续有力的保障。

(二)乡规民约流于形式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全国各地区都在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活动,沂蒙山区也不例外。但是沂蒙山区目前的乡风文明建设活动主要还是依靠政府层面的单向宣传教育、正面灌输。今天,沂蒙山区的各村各镇都有了村规民约,无论是印刷在村里空白墙上,还是做成小册子发到住户家中,不难发现村与村之间的乡规民约内容上几乎是千篇一律,未体现本村特色,因而对村民的约束力不强,所产生的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三)乡村的空心化诱发的问题仍然存在

沂蒙山区地形主要是以山地与丘陵地形为主,平原面积较小,为此,农业机械化作业根本无法实现,传统的耕种方式主要还是靠人。由于是贫困的山区,大部分农民的学历较低,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不高,不能将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进行融合,所以致富渠道不多,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的人数大有人在。青壮年进城务工导致了老人与孩子留在村里,村中出现空心化的现象。父母不在身边,好些孩子由于没人管教,沾染了很多陋习,吵架打架时有发生。进城务工的青壮年在回家的时候无所事事,而且又赚了钱,便约上三五个好友打牌娱乐,使得赌博现象也普遍存在。

四、沂蒙山区乡风文明建设路径探析

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找到问题根源所在,然后将问题进行解决,才能更好的促进其发展。为使得沂蒙山区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更好的成绩,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环节。沂蒙山区的农村人口远远的多于城市人口,尤其是村中祖祖辈辈靠种田为生的村民们,他们的学历普遍不高,因而有些人的思想至今还比较落后。因此,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则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广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结合农村的特殊性开展宣传与教育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与制度保障,让沂蒙山区群众逐步认识、形成并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我们还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发展文明的伟大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此,我们要在立足乡村文明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其他外优秀成果,在传承与保护的同时,结合新时代的新特点,融入新的元素,通过不断丰富其新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实现创造性的发展。村规民约的制定更是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村委会在制定的过程中,通过让村民参与讨论的方式使得制定的村规民约更符合民意,更具有遵守与执行的可行性。

(三)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属于一种意识形态方面的建设,需要一定的载体作为支撑,为此,我们要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提升服务效能。城市与农村相比,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资源方面都优于农村,为促进农村发展,要加大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的力度,提供更多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村民的生活习惯。让用来打发闲暇时光的娱乐方式不再是打打牌或者赌赌博,而更多的变成是看看书、上上网,学习一些文化知识与种田技术,将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相融合,增加致富渠道,从而使得更多的人愿意回到农村、愿意留在农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农村的发展,从而使得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早日实现。

猜你喜欢

乡风宣传教育文明
使命·境遇·行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乡村学校德育
于都县潭头村:推动乡风文明 打造幸福新农村
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
请文明演绎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漫说文明
城口县左岚乡:提升乡风文明的“红与黑”
文明乡风聚人心
对不文明说“不”
新时期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要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