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努力创造“教·评”互动的批评“现场”

2019-11-14■裴

长江丛刊 2019年28期
关键词:文学评论体悟文学史

■裴 亮

在作为一名文学评论者发声之前,我意识到我首当其冲的身份是一名高校的文学教育者。在传统的文学专业教育中,占据知识谱系核心地位的是文学史的研究。它的对象是历史上已经发生的文学事件对当下文学造成的影响,而相对处于边缘化的文学批评的研究对象则主要是当下刚刚发生和正在进行中的文学事件、文学现象。从文学事件的时态而言,前者为指向过去的完成式,后者为指向当下的进行式。从研究方法而言,前者为追溯历史的考据式,注重严谨科学;而后者则为描述当下的评点式,注重感知体悟。专业的文学教师更多的是将文学当作知识来解说和传授,而文学评论则更多的需要把文学当作艺术来品鉴、琢磨和研读。教师与评论双重身份的遇合,迫使我去不断思考如何实现这二者的融合,如何经由自己的评论工作来连接作家的创作实践、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与大学校园的专业教育,从而实现课堂内外的联合、理论与实践的沟通,最终使得文学教育摆脱学理性的桎梏而能回归学生快乐的阅读,融于课堂互动式交流,终于课外创造性的写作。而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我也渐渐体悟到通过自身对当下文坛“现场”的感知与把握,经由自身的文学评论去为学生在课堂中建立一种历时视野的同时,引入一种进行时态下的文学“现场”感,或许是一种可行的方向。希望通过这些尝试,从而能在“创”与“评”、“教”与“学”的互动中,回归文学“评论”最本真的交流和对话。

猜你喜欢

文学评论体悟文学史
懂,才能得
新文学评论
新文学评论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现代视域中文学史著对《红楼梦》经典化的推进(1900—1949)
体悟伟大梦想 汲取创新力量
Mother—Daughter Relation in the Joy Luck Club
解题中的数学史
“体悟教学”的教育学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