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负烟云最可贵

2019-11-14姜胜群

杂文月刊 2019年23期
关键词:润笔鄱阳文征明

●姜胜群

据报载,哈尔滨市66 岁的居民洪大娘,能说能笑。但一年前患上脑卒中后抑郁症,情绪低落、食欲不振、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甚至厌世想要自杀。医生针对洪大娘的病情,采取视觉刺激图片疗法。在图片库挑出她喜欢的图片,洪大娘喜欢绿植多的,便给她看森林的图片。对她看图片时产生的乐观、悲观及中性情绪进行干预,从而达到治疗效果。使用这种方法,洪大娘宣泄被压抑的消极情绪,激发乐观心理及情绪,最终消除了痛苦。洪大娘与家属的交流渐渐增多,现在又回到了当初能说能笑的状态。

以画(或图片)治病,古已有之。

清代诗人王士祯说:“予因思昔人如秦少游观《辋川图》而愈疾;而黄大痴、曹云西、沈石田、文衡山辈皆工画,皆享大年,人谓是烟云供养,则特健药之名,不亦宜乎。”(王士祯《香祖笔记》)

黄大痴、沈石田、文衡山是书画家,而秦观是北宋婉约词人。宋代胡仔所作《苕溪渔隐丛话》记载:秦观为汝南学官时,曾经患有肠胃病,久治不愈,甚是苦恼。有一天,朋友高符仲登门拜访,拿出一幅唐代诗人、画家王维画的《辋川图》,对他说:“你每天赏观此画,病定能自愈。”病急乱投医,死马当作活马医,秦观就天天欣赏。看到画中山清水秀,顿感心情舒畅,胃肠果然舒服起来。如此多日,难缠的肠胃病竟然一天一天地好了起来。

书画这副“特健药”,治疗“单相思”最为灵验。《南史·刘王真传》记载:南北朝时,鄱阳王被齐明帝杀害后,其夫人“追思成疾,饮食不进,百药无效”。夫人的兄弟便让人画了一幅画,画中是鄱阳王生前和一宠妾在镜前调情。夫人一看,醋坛子翻了,不禁怒火中烧,从病榻上翻身坐起,怒斥画中鄱阳王:“好色之徒,杀之何惜!”连杀心都有了,哪里还会再相思?

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书画能治病,但也能致“病”。

人民日报人民网在《“团伙腐败”说明腐败也是慢性病、传染病》一文中指出,腐败也是慢性病、传染病。看到别人腐败得到“好处”,自己受到“传染”,不搂白不搂。开始是“小打小闹”,天长日久,慢慢地,“来者不拒”,大小“通吃”。不少落马贪官迷恋书画,非但没能修身养性,反而利欲熏心,利用书画牟取私利,陷入腐败的泥潭里不能自拔,结果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学院原党委书记冯林华,曾任景德镇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头顶“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的专家头衔。冯大师贪黑起早地在陶器上画画,以证明自己的钱是卖陶瓷作品所得。法庭最后认定冯林华受贿641 万余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0 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 万元。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头顶“书法大家”光环,所题字的价格达3000 元至6000 元一幅,最高的一幅字“润笔”费达9 万元。其收受的数百万元贿赂中,不少是打着“润笔”费的名义进行的。因贪污受贿数额特别巨大,被依法执行死刑,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被判处死刑的副省级高官。

书画不是原罪,贪婪才是祸根。前广东省政协主席陈绍基说:“书法里很多宝贝,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口。”陈绍基等贪官眼中的“宝贝”,是财神爷,是摇钱树,打开的,是欲壑难填的黑暗之窗。

何为“画中烟云”?有人向文征明求字,文征明一笔一画认真书写,丝毫不马虎。旁边的人劝他大笔一挥算了,何必如此认真?文征明回答:“吾以此自娱,非为人也。闲则为之,忙则已之,孰能强予耶?”挥笔泼墨,完全是出于自娱自乐,没有其他杂念。原来,“画中烟云”是心态,是境界,与钱财毫无关系。

正衣冠,净鞋履,去杂念。如此心态和境界,才能不负画中烟云。

猜你喜欢

润笔鄱阳文征明
“润笔”和“稿费”有关
翻翻他的“朋友圈”,见证一段书法史
省音协赴鄱阳、南丰参加文艺志愿服务活动
我等你在鄱阳
文征明习字
文征明最娴雅的小楷
润笔
宋代文人的稿酬
宋代文人的稿酬
江西鄱阳明代淮王府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