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人的稿酬
2016-02-02陈棣芳
陈棣芳
宋代文人的稿酬
陈棣芳
我国古代文人受人请托写字撰文获取稿酬的历史由来已久,为这一现象定名,则是在隋代。明人彭大翼在《山堂肆考》中说:“分纪草麻,润笔自隋唐有之。”《隋书·郑译传》有“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之说。而后,润笔即成为文人稿酬的代名词。宋代文人的稿酬,又叫“润毫”“濡毫”“濡润”。
宋代文人的稿酬,根据其来源可以分为官家和私人两种。有资格接受官家稿酬的人,并非一般文人,而是翰林学士、知制诰之类的“词臣”。词臣接受润笔,太宗时成为定制。但是并非词臣的所有制词都有润笔,在宋代一般正四品以上官员受封或晋升才可以送润笔。润笔的多寡,视被任命官员的品级而定,即所谓“旧制辞皆有润笔,随官品定数”。至于润笔的形式,不限于钱财,马匹、缣帛等贵重物品皆可充为润笔。
欧阳修《归田录》说:“王元之(禹偁)任翰林,尝草夏州李继迁制,继迁送润笔物数倍于常。”李继迁所送“润笔物”为50匹马。翰林学士杨亿草拟寇准拜相麻(唐宋时的诏书,因为用麻纸写,故名)中,“其间四句曰:‘能断大事,不拘小节,有干将之器,不露锋芒,怀照物之明,而能包纳。’寇准知道后非常高兴,说:‘正得我胸中事。’例外别赠白金百两。”“白金百两”既是“例外”,常例必定尚有所赠。
受封或晋升的官员往往不自觉送润笔,这一现象在宋代似乎司空见惯。对乞文吝馈、督之不送者,草词官往往自己出面索要,并且,索者、送者均不以为怪。《蔡宽夫诗话》亦载:“其后有当送而不至者,往往牒催。”
词臣所得润笔,并非草词者专享。王珪《免学士院润笔札子》:“学士院故事,凡润笔,并与见在院学士均分。”然而,润笔与“见在院学士均分”成为定制,则是在杨亿之后。在杨亿之前,润笔是执笔者一人专得。
当然,能受到皇帝笔砚赏赐,是翰林学士最引以为荣的,在士人心中,这种润笔的意义,显然是一般润笔远不能比的。
翰林学士受命作碑铭也可得润笔。王珪受命撰写卫王高琼、康王高继勋神道碑,获“银绢各五百两匹,金腰带一条,衣一袭”。周必大为韩世忠书写神道碑,其子韩彦古送“金器二百两充润笔”,周必大觉得“义有未安”而不受,并向宋孝宗上《辞免润笔札子》陈情,结果皇上御笔批复:“依例收受,不须恳免。”
宋代文人受人请托作文,也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润笔。当时请人作诗,需要送润笔以为酬谢的。宗室赵士暕请陈师道题《高轩过图》诗,后来赵氏“赠以十缣”。到了宋末,凡有人请其写诗序,都需得钱人怀后才肯动笔:“市井小人求诗序者,酬以五钱,必欲得钱入怀,然后漫为数语。”北宋著名学者李觏曾为某僧撰《新成院记》,僧以“十千润笔”。古代铜钱以千钱为一贯,十千钱也就是十贯。因润笔太过低廉,友人为之抱不平,写诗说:“田翁不知价,只得十千钱。”
宋代墓志碑铭润笔,相当丰厚,这可能与民间树碑风气盛行有关。北宋元祐年间,赵挺之曾对黄庭坚说:“乡中最重润笔,每一志文成,则太平车中载以赠之。”北宋词人周邦彦曾为大臣刘昺的祖父作墓铭,刘昺“以白金数十斤为润笔”。张端义撰《贵耳集》载,吴傅朋为席大光母写碑铭,大光“以文房玩好之物尽归之,预储六千缗而润毫”。
当然,作文不收受润笔者也大有人在,且往往成为士林美谈。比如,苏轼就从不收人润笔物,所以别人给的,还要托人还之。名臣范仲淹也不收润笔,据祝穆《古今事文类聚》载:“范文正公为人作铭文,未尝受遗。后作《范忠献铭》(范忠献即范雍谥号),范雍之子欲以金帛谢,拒之。乃献以所蓄书画,公悉不收,独留《道德经》而还书。范仲淹替人作碑志只收一本《道德经》,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在宋代,相比那些声名显赫的文章大家,地位卑微、落魄的士子只能以“鬻文”自给。售卖诗文获得的收入其实也是润笔的一种形式。北宋时汴京有一位张寿山人,自言“某乃于都下三十余年,但生而为十七字诗,鬻钱以糊口”。宋初苏州人许洞,曾卖诗还酒债:“许洞以文辞称于吴,嗜酒,尝从酒家贷饮。一日,大写壁作歌数百言,乡人竞来观之,售数倍,乃尽捐其所负。”刘斧《青琐高议》中云,潭州人侯诚叔“久寓都下,惟以笔耕自给”。“笔耕自给”,即卖文糊口的文雅说法。
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达,文人的经济意识日渐增强,文章也和其他商品一样,可以随行就市自愿买卖,只不过从事这种营生的收入只够勉强糊口而已。值得注意的是,宋代甚至出现了专门卖售文字的铺面。陈藻《赠故乡人》诗云:“我家已破出他乡,如连如卓方阜吕。岂料囊金随后散,一齐开铺鬻文章。”吴自牧《梦粱录》载:“衣市有李济卖酸文,崔官人相字摊,梅竹扇面儿,张人画山水扇。”“卖酸文”的铺面的出现固然是宋代文人生活所迫,但也反映了文人商品意识的萌芽和社会对文人智力劳动成果商品化的认可。
(责任编辑:齐风)
(邮箱:chenjianxin112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