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地气,有温度
——评刘海平先生散曲的时代特色

2019-11-14郭焜山

心潮诗词评论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散曲小令刘海

郭焜山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一定的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散曲这种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一直是时代内容的载体。何为时代?简而言之,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历史阶段,指的是特定的历史时期。时代内容则有大有小,大则是指有重大意义或普遍意义的事件、状态、环境等,小则指个人生活、心态、情感等。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特色,必然构架不同的时代内容。当今,散曲如何表现时代特色?反映时代内容?刘海平先生的散曲给了答案:紧扣时代脉搏,大写大歌我们这个时代的新事物,新意象,新风尚,新生活,充分展示当今的时代风采。

一、扣住一个“小”字,写大主题。

有史以来,大凡曲坛大家名作,无一不是将大主题,深意旨,美韵味蕴藏于细小的,具体的情境之中,选取切入点,调动典型意象而成篇。也叫小切口,大主题。刘海平先生写的【中吕·喜春来】《有感习主席“新年贺词”的民之情》:“一声喝彩贴心近,伟业扶贫期聚神,民生件件数家珍。且慢晕,奋斗在人人。”这首写有感的小令,不笼统,不空泛,内涵极具张力。紧紧扣住“扶贫”这一点,用“民生件件数家珍”一语揽尽,表现了“天道酬勤,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以小喻大,以具体寓抽象,回答听了习主席新年贺词的所感、所思、所盼。感的是“幸福都是奋斗出来”;思的是“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盼的是“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最后以“奋斗在人人”五字结篇,宏阔的眼光,宽广的胸怀,尽在曲中。写大主题,绝非只是那些社会变革的重大事件,世间百态那些具体的,看似细微的事情,也蕴藏着大主题。“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韩非子·说林上》)。刘海平先生善于从一事之苗头,抓住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而穷究,直指生命本质。从精神创新,思想积极,品格高尚等层面,来表现典型的环境和人物,看似细小,却能知微而见著。

刘海平先生【中吕·十二月带过尧民歌】《江汉朝宗》就选题而言,是大主题,但却从小切入。先秦时期有《诗经·小雅·沔水》“沔彼流水,朝宗於海”,是千古名篇。唐朝张九龄:“独叹湘江水,朝宗向北流”(《饯王司马入计同用洲字》),是千古名句。都是写的千川百流归大海。这首带过曲《江汉朝宗》,无疑也是写千川百流归大海:

颂禹功千秋敬仰,汇江汉一路沧桑。重驮起百年梦想,复挽来九派春光。都随那银涛雪浪,齐齐的东去汤汤。(过)思华章怎地续华章?赞炎黄何以慰炎黄?携白云唤黄鹤舞霓裳,寻芳草过晴川庆新航。笛扬,笛扬,朝宗紫气昌,对路民心畅。

此篇以“颂禹功”三字开局,其切入角度独特新颖,大禹治水,相比万里长江东逝水,只不过是一滴水。作者“颂禹功”,赞的是“重驮起百年梦想,复挽来九派春光”,情感如长江流水,似银涛雪浪,“齐齐的东去汤汤”,奔流万里直入大海。写到这里,言犹未尽,接着提问:怎续华章?何慰炎黄?紧接自答:唤黄鹤舞霓裳,过晴川庆新航。读到这里,似乎登上了黄鹤楼之顶,攀上了龟山之巅,一览“朝宗紫气昌”,顿觉“对路民心畅”。读到这里,想起了1300年前李白在黄鹤楼下送孟浩然去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写的是孤帆远影的细节,这里写的是“笛扬”的细节;李白写的是对朋友一片深情,这里写的是对中国梦心弛神往,正像滚滚东去的一江春水,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相比李白,其立意之深,主题之大,已不在一个层面上。

刘海平先生以小切口,写大主题,往往能抓住人们耳熟能详的那些看似小事,却非小事的题材,去提炼主题。【正宫·叨叨令】《吉庆街》这首小令,写的是小街、小吃、小杂耍:“采风汉味观吉庆,临街排档亲时令。家常小菜凭来劲,民间杂艺尤添兴。醉了也么哥,醉了也么哥,清风扑面人如梦”。这里的吉庆街,是位于汉口闹市区以其大排档文化闻名的一条小街。首起两句“采风汉味观吉庆,临街排档亲时令”,以写实的手法,拉开了吉庆街的帷幕,向我们展现了夜幕降临的吉庆街灯火辉煌,人声鼎沸的繁荣景象。接着“家常小菜凭来劲,民间杂艺尤添兴”,写出了各类美味佳肴应有尽有,汉味民间表演各具韵味,美食文化和民俗文化在这里交汇。欢聚在这里的食客、看客、游客,有外地的,本土的,还有外宾。他们不光是为吃而来,更多的是想感受这里自由的氛围,体味这里浓浓的汉味风情。此景此情,怎不叫人醉!正是这条长不过200 米的小街,小排档的小吃,民间艺人的小唱,展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武汉大都市带来的大变化,见证了新时代的蝶变。正如“清风扑面人如梦”,如今的吉庆街,已成为领略武汉都市风情的窗口。“东坡云:‘街谈市语,皆可入诗,但要人熔化耳’。”(宋周紫芝《竹坡诗话》卷三)作者把汉味、排档、小菜、杂耍等这些街谈市语,尽收曲里,因为人熔化耳,读起来,亳无俗气之感,令人倍觉真实,亲切。

二、妙用一个“俗”字,俗中见趣。

散曲的格律、韵味和语言风格,早在五百多年前已自成体系。较之于唐诗,宋词,散曲在口语化,通俗化方面独树一帜。现在用来表现当今时代的特色,反映当今时代的内容,会不会有损散曲的特殊美感?刘海平先生善于把握创作题材的情节内容,凭借可收可放的文学功底,写俗节奏恰当,俗中见趣。

【中吕·喜春来】《吃春卷》:“馅合地菜传风信,皮透清香暄近邻,那厢小手早先伸。齐笑孙:一口咬来春。”这首以“春”为题材的小令,字字皆俗,句句见趣。与古人写春相比,则是另辟蹊径,别有新意。元人元好问写的【中吕·喜春来】《春宴》:“梅残玉靥香犹在,柳破金梢眼未开,东风和气满楼台。桃杏拆,宜唱喜春来。”元好问是以梅残玉靥,柳破金梢写春,刘海平先生写春是借“吃春卷”报春。可见不是依葫芦画瓢,而是巧中见思,趣中寓理。“馅合地菜传风信,皮透清香暄近邻”,这里巧用了一个“暄”字,立马让人感受到了温暖和畅的春天已来到了人间。末句“一口咬来春”,更让人温暖无比,春天真的来了!“一口咬来春”,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丝毫不逊“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刘海平先生【双调·得胜令】《顶礼木兰山》:“灵秀木兰山,寺观比邻间。香火连天旺,礼恭一路仙。心虔,菩萨尊尊不能免;莫言,管它应近或应远。”这首小令叙事自然,“香火连天旺,礼恭一路仙”,两句十字,把一路香客,恭拜一路神仙的场面,表述的无一遗漏,敬香不觉俗,寺观反倒更显美。“心虔,菩萨尊尊不能免;莫言,管它应近或应远”,正如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李渔所言:“其事不取幽深,其深不搜隐僻,其句采街谈巷议。”这首小令通篇皆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把香客一路写得妙趣横生。不仅是对木兰山顶礼,民间习俗的认可,也是对中华民族宗教信仰的保护。

三、注重一个“实”字,关注现实。

写实是反映社会,关注现实,以表现客观现实的真实性为主的一种表现方式,既有使命意识,又有生命意思,这种发自内心的感动,才是写实的散曲。刘海平先生【双调·夜行船】《还忆焦裕禄》:

一座丰碑一面旗,一幕幕掀浪决堤。昨日丘黄,今朝林碧,仰焦桐泪成追忆。

【乔木查】想当年‘三害’横行眼底,沙狂水恶田如洗,更哪堪人逃故里。恰临危受命,心闹还急。

【庆宣和】见一辆单车一路泥,越沟坎爬坡脊,问苦嘘贫送涓滴。痛矣,愤矣。

【落梅风】查灾患,诊痼疾,立风口务实寻计。神仙不求求自己,手挥处叫板天地。

【风入松】但瞧翻淤植树辟新渠,苦战见生机。风沙丘俯身添绿,盐碱地听命更衣。休道人空怨气,老天也惧心齐。

【拔不断】战犹激,病长袭。忽闻晴夜响霹雳,人去匆匆抢不及。痛煞煞唤儿声密:不要埋俺焦书记。

【离亭宴带歇指煞】一声声跪中悲泣,一回回众里寻觅,何以慰藉?忘不了击水绘蓝图,书不够倡廉扬正气,思不尽忘我撑病休。忍将浩宇情,化作长虹祭。恨那些嗤之以鼻:换手饱私囊,折腰谋官位,任性玩游戏。偏口碑身后传,秤在人心里,自古亲民民自喜。看圆梦正当时,好官儿任谁不企。

这是首纪实体的散套,抓住了事物的瞬间和特点,运用毫无修饰的艺术语言,曲中所描述的事、境、人,皆有物为证,有据可查,显示出真实性,所以更富于感染力。读后,觉得比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的报道《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更催人泪下:“一声声跪中悲泣,一回回众里寻觅”,一点儿也不夸张!“口碑身后传,秤在人心里,自古亲民民自喜”,说出了兰考人,也是中国人的心里话。如今,焦裕禄精神,正在鼓舞和激励着这片热土的人民,因为“好官儿任谁不企!”刘海平先生注意写实,不是把散曲当摄像机,事物是什么样子,就照成什么样子。而是经过加工、取舍,再加上语言锤炼,确定一个中心意思,围绕一个中心话题,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性。

小令【越调·小桃红】《红旗渠》:“十年苦战太行低,壁挂天河璧,当代愚公创奇迹。舞红旗,号声又起,山碑前立,看新人再破新题。”红旗渠是河南林县人民在20世纪60年代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苦战十年,靠人工建成的相当于从哈尔滨到广州的高3 米,宽2 米的万里长城。曾经被周恩来总理赞誉为新中国的一大奇迹。起句开门见山,将已逝之景“十年苦战太行低,壁挂天河璧”融入曲中,围绕这个中心,表达内心情怀。接着以比兴和夸张的手法写道“佛争烟袅人争气”,紧扣当前的实景“舞红旗,号声又起”,运用关联密切的比拟修辞手法,发出了“看新人再破新题”的呼唤,自然贴切。写实关键在于真切,只有真切,才能掘其深,发其感。

再看【仙吕·青哥儿】这首小令,以《施美珍——最美环卫工》为题,赞美的是一名身体残疾的环卫工:“轻舒天生独臂,偏挑街扫追辉。舞动人生志放飞,笑看流云意何悲:活要活出味!”曲里描述的独臂,偏挑,志放飞,意何悲等景与情,显得俗美明朗,直率清丽,具有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的效果。好一句“活要活出味”,看似“俗”,实则“雅”,也属“实”。这种贴近生活,走进真实的散曲,读者怎能不喜欢。

四、巧用一个“比”字,状物明志。

何谓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宋朱熹《诗集传·螽斯》)。散曲强烈的思想感情和高超的艺术魅力,必须借助形象思维。比喻就是形象思维的一种表现手法,也是散曲中永开不败的一朵奇葩。

刘海平先生小令【南吕·金字经】《黄鹤楼》:“一景一文化,一楼一史书,心往可存敬畏乎?读,炎黄今古续。铺天路,伟业复兴人在途。”曲中一景、一楼是明喻,铺天路是博喻,发出了“伟业复兴人在途”的感悟,毫无含蓄之处,贴切而有创新。

小令【双调·水仙子】《汉阳造》:“武昌首一枪飙,抗战八年鬼子嚎,风云半纪汉阳造。敬张公奥略高,叹洋务半途夭。强国路,赶近抄,风流还看今朝。”借汉阳造这支中华第一枪,用隐喻手法,直接把本体说喻体,隐喻了一段中华民族史:八年抗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尽在其中。由此可见,隐喻让人联想更丰富,意境更幽远,曲味更俗中见雅。

小令【双调·折桂令】《江滩芦花》,则是通过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写,给物注以人的情感,把本无思想感情的芦花,给予人格化的表现,因而具有了人的某种特点。曲中写道:“自生成,玉立滩头,轻展纤姿,笑对寒秋。似涛涌挤挤叠叠,随风摆潇潇洒洒,傲雪飞曼曼柔柔。花虽穗,何曾露愁?茎虽细,几见佝偻?端的是一片云兜,一派神悠,一道风观,一季风流。”给人以清新的审美愉悦,促使读者产生联想:那“一片云兜,一派神悠,一道风观,一季风流”,分明写的是人,蕴藏着睿智的哲理和禅悟,极耐人咀嚼!

五、植根一个“情”字,词发皆情。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宋刘勰《文心雕龙》)。我们写散曲,多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散曲作为一种文艺载体,它是“景”的展示,“情”的抒发。只有不忘传情达意之根本,才有不失兴发感动之散曲。散套【南吕·一枝花】《缅怀邓稼先》:

书香陶志操,联大系国运,留学归赤子,反哺拜领军,幸也亲们!待到红云喷,却询梦可真。忍相忆,两弹元勋,泪倾盆,何以祭君。

【梁州第七】憋着气,领衔受命,铆足劲,争秒夺分,抛开家,埋名藏信。眼瞥封锁,胸动乾坤,山迎万仞,力发千钓。叹只叹患绝症,永远别亲,情殷,泪奔,十元奖励何堪问,奉献只为国振。可敬当年那代人,脚下凝魂。

【尾】报国全义何求认,摔土躬身哪谓辛,泪干方晓功臣殒,传薪,提神,每忆稼先耐评品。

这首散套在时间、空间和心理交错的三维空间中,落实到了一个“情”字上:“选课题,自主寻津,克难关,土法求真,进基地,戈壁苦耘,赴现场,知危挺进”,与首起“留学归赤子,反哺拜领军”前后呼应,说的赤子报国情!“十元奖励何堪问,奉献只为国振”,说的也是赤子报国情!谁能想到,作为研制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大功勋邓稼先,只有十元奖金,这也是对人生的终极思考。那些贪者,还有这星那星,是不是该学一学这份报国情!学一学这颗赤子心!全曲凝集了刘海平先生的思想和感情,达到了情感双向交流的效果。散曲是门语言艺术,抒发情感,离不开对语言的品味。

小令【双调·折桂令】《人民公仆吴天祥》:“好公仆,名动天祥。情化春丝,心绽烛光。做好事一生,撒爱心一路,交弱者一帮。道不值,怎众人敬仰?说太傻,咋百姓传扬?看似平常,叹不平常,堪叫脊梁。”这首小令表明感情基调的词、句,如“名动、情化、心绽、做好事、撒爱心、交弱者”等独具特色;在语序调整,句眼设置,虚字调配等方面下足了功夫。“看似平常,叹不平常,堪叫脊梁”,把一个始终保持旺盛,活鲜的生命力的公仆形象,写得栩栩栩如生,如此一生做好事的公仆,谁不敬仰,又怎不传扬呢!

【正宫·叨叨令】《信义兄弟》这首小令,写的是2010年2月10日(腊月二十七)黄陂人孙水林为了赶在春节前给工人发工资,带着26万元现金,携妻子和三个儿女,连夜从天津奔赴老家,中途不幸全家遇难。弟弟孙东林得知这一噩耗,来不及料理哥哥一家的丧事,遵照哥哥的遗愿,又凑了7.6万元,赶在大年三十前结清了工人的工资33.6万元。曲中写道:“年关兑现兄承告,披星赶路丧情报。含悲履信弟遵道,铺云义书天知懊。千金一诺也么哥,千金一诺也么哥,两江四岸春风浩。”首句选择时令、时间,来抒发潜在的感情。自古以来,诸如年、月、星、辰等都是充满情感的字。这里的年是时令,星是时间,情随时而动。年关是看不见的景,披星是看得见的景,情因景而发。“作诗本乎情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景乃诗之媒,情乃景之胚,合之为诗”(明谢榛《四溟诗话》),散曲亦如此。以“时”铺垫,时中有“景”,“披星赶路丧情报”“含悲履信弟遵道”,表现了孙家兄弟对农民工的真情,新年不欠旧年薪的诚信。这首散曲写的不只是情,更重要的是诚信。我们听到了时代精神的呼唤,看到了中华传统美德“民无信不立”思想的再现。感受到了“两江四岸春风浩”一代新风迎面扑来。

赏读刘海平先生的散曲,足见其扎实的文学根底,深厚的文学底蕴,善于观察事物的灵气,丰富的创作笔力和朴实的语言风格。文学艺术属于人民,我们应当为人民而创作,刘海平先生散曲的时代特色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猜你喜欢

散曲小令刘海
以小见大 以情动人
闲吟小令
掉坑
多面人生
从统计方面看散曲“雅”的特色
盛夏里的刘海风情
元代散曲中的小令和套数
只靠刘海就能实现的超简单变身方法!
中华诗词学会散曲工委“散曲文化教育基地”
散曲研究领域的拓展与深化——第十二届中国散曲及相关文体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