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军旅诗意象的典型性
2019-11-14雷海基
雷海基
文学作品是通过塑造典型形象表达作者情感的,诗也不例外,也要塑造形象,并且这个形象也要具典型性。诗与其他文体的区别在于,诗是抒情为主的文体,通过情融于景的意象来表达情感。因此,具典型意义的意象是好诗的标志,塑造意象的典型性成为诗人的追求。而军旅诗因其题材的规定性和特殊性,意象的典型性又有自身的特色,这个特色是区别于别的题材诗的标志,也就是军旅诗意象的典型性。
这个特殊的典型性可以从好的军旅诗中看出来。如宋代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唐代戴叔伦《塞上曲》:“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其特点,一是都有军语,前者有:国、戍、铁马,后者有:旌帜、胡儿、报国、玉门关。二是都抒发报国之志。三是都有着浓烈的情感,“尚思为国戍轮台”“何须生入玉门关”,皆以身许国,上阵杀敌,不计生死。
这三个特性应该是军旅诗的典型性。
一、军语是军旅诗的标志
由于题材和内容的关系,军旅诗都有军语,军语是军旅诗的语言文字标志,也是诗所抒发情感的依托和归宿,无论抒发的情感是喜,是忧,是怒,是愁,是哀,还是乐,都因军旅之事或保家卫国的情绪引发,必然会用到军语。有了军语,诗就入列于军旅诗。
军语是军事用语的简称,分为两种:一是本体词语,军旅中名词的本名,如兵器、军队名等,还有动词,如杀、取、攻、战、戍等。另一种是借代词,与军旅有关的地名、物件、事件等。如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红旗”是代指军旗,“行程二万”是指二万五千里长征。“长缨”是武器的代称,“缚住”意谓消灭,“苍龙”这里代指敌人。所以,诗中军语既用本体军语,又多用借代,本语与借代语共用,既丰富了军语,又使军旅诗形象生动,还具诗家语味。
军旅诗使用军语有多寡的区别,但至少有一个。正面写军旅生活的一般军语多。如唐代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八句用了五个军语。有的句句用军语,如杜甫《前出塞其六》:“挽弓当挽强,射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隋代明余庆《从军行》:“三边烽乱惊,十万且横行。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会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
用军语少者,多是侧写军旅生活,如唐代李贺《南园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只上联用两个词组,宋代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只一个名词“项羽”。宋代岳飞《池州翠微亭》:“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只“征衣”一个名词。明代戚继光《马上作》:“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只“横戈”一词。用军语多者军味重,少者军味轻,但与诗的意境关系不大,李清照和戚继光诗也有强烈的军旅感觉和家国情怀。
二、家国情怀是军旅诗题材和内涵带来的独特性
军队是一个国家的武装力量,其行动都具国家行为,关系国计民生,所以军旅诗离不开家国情怀。如汉代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表达了一位统帅渴望拥有众多将士保卫国家的意愿。
有的家国情怀表达得十分直接,如唐代张为《渔阳将军》:“霜髭拥颔对穷秋,著白貂裘独上楼。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明代任环《江山感怀》:“昔年走马燕山道,今日驱兵沧海涯。三尺龙泉书万卷,丈夫何处不为家。”都直接表明精忠报国在身,为国为民在心。
有的写舍家为国,如宋代范仲淹《城大顺回道中作》:“三月二十七,羌山始见花。将军了边事,春老未还家。”宋代刘克庄《赠防江卒》:“陌上行人甲在身,营中少妇泪痕新。边城柳色连天碧,何必家山始有春。”皆将爱家又爱国置于矛盾中,为大家舍小家,诗因营造的意境曲折波澜而动人。
有的写出了军人对战争的态度,军人敢于参战并不是好战,而是为和平,为百姓安宁而战,如唐代常建《塞下曲》:“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明代朱真淤《塞上曲》:“远出渔阳北击胡,将军谈笑挽雕弧。千金底购单于首,赎得沙场战骨无。”宣扬的是以战止战,实现天下太平,百姓安康的理念。
爱家乡,爱亲友是家国情怀的重要内容,在军旅诗中份额不少。如著名的唐代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与前出边关友人难舍之情溢于言表。唐代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行军途中也思念故乡,甚至希望家乡的菊花跟随自已上战场,生死相伴。
三、情感浓烈,是家国情怀抒发的必然结果
家国情怀的一般意义是爱国爱民,最高境界是以身许国。军旅诗的主角是军人,是写军旅生活。军人要以生命和鲜血去捍卫国家,军旅生涯是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所以,有的军旅诗用生命去写,往往血性十足。如革命烈士夏明翰《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清代徐锡林《出塞》:“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抒发的情感极为浓烈,充满血性。他们都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牺牲了,用生命实践自己的诗。
一首成功的军旅诗,情感都份外浓烈,已经成为中华军旅诗的一个传统,代代相传。如唐代王翰《凉州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代王维《少年行》:“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还有“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南朝吴均《胡无人行》),“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唐代骆宾王《从军行》),这些都十分感人,因而脍炙人口,成为了名句。
有的诗甚至直接有血字。如唐代薛逢《凉州词》:“昨夜蕃兵报国仇,沙州都护破凉州。黄河九曲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唐代唐彦谦《咏马》:“崚嶒高耸骨如山,远放春郊苜蓿间。百战沙场汗流血,梦魂犹在玉门关。”这种有血字诗的更显血性。
唐代令狐楚《少年行》:“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这里,家与国的情怀纠结在一起,为另一类的强烈感。
就连写军嫂的也浓烈,唐代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唐代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这两首都用对比手法,营造出反差巨大的情境,表达的情感异常浓烈。
军语的标志性,家国情怀的独特性,情感抒发的浓烈性,是军旅诗意象典型的三个特性,亦即军旅诗意象典型性的三个要素。军语是语言标志,家国情怀是内涵,情感的浓烈是抒发的程度。语言是载体,情怀是内容,烈度是风韵。载体是观看的,内容是品味的,风韵是感受的。
军旅诗因这三个特性,具有特殊的魅力,屡出佳作,为读者喜爱,受方家推崇。唐代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被誉为唐诗绝句第一,其完美体现了以上特性。
所以,欲写好军旅诗首先要掌握军语,熟悉军语,尤其是学习新产生的军语,既要掌握本体性军语,还要了解借代类军语,丰富军旅诗语汇。更要修养自己,有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胸怀天下的博大襟抱。清代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过“有第一等的襟抱,第一等的学识,斯有第一等的真诗”。讲的就是诗人襟抱与诗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