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熊孩子"的成因分析及教育方法

2019-11-14何为广西贺州市昭平县北陀镇立教村小学546810

新生代 2019年16期
关键词:熊孩子家校班级

何为 广西贺州市昭平县北陀镇立教村小学 546810

"熊孩子"一词是网络用语,常用来形容调皮捣蛋的孩子,泛指那些惹人讨厌的孩子.也有昵称的意思,表示对调皮孩子的爱称.被网友们界定为那些乱翻东西、搞破坏、不守规矩的孩子.每个班级,必定有那么一两位"熊孩子",虽然比例很小,但带来的不良影响却很大.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教师,如何教育这些"熊孩子",纠正他们的坏习惯,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自觉主动的遵守班级规章制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改变"熊孩子"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家长积极配合,共同监督,让孩子向着正确的方向转变,对其自身而言也是终身受益.

1、"熊孩子"都有哪些不良表现

"熊孩子"通常有多三种不良表现:(1)和父母谈条件,自己分内的事,却向父母提条件 (2)自私自利(3)常在公共场所胡闹,如果孩子有这几条表现说明已被父母宠坏了.

2、农村小学"熊孩子"形成的成因

2.1 家长放纵孩子,忽视规则教育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一味纵容,有求必应.使孩子没有养成正确遵守规则的习惯,甚至有些孩子头脑里根本就没有规则的意识和概念.比如,到亲戚家做客,未经允许到处乱翻,看上什么就要带走 又如在商场、餐厅、候车厅等公共场所追逐打闹,穿着鞋子在座位上踩来踩去,旁人避无可避,忍不住提醒一句"管管孩子",结果引来父母一连串的"孩子小不懂事"、"等你有孩子你就知道了""你一个大人跟孩子计较什么"......,熊孩子的背后无一例外总有一对熊爸妈.他们在熊孩子打搅别人时毫无歉意,全程用母爱的光辉欣赏着自家娃,不论怎么熊都是完美可爱.并且需要全世界都用爱和包容对待他的孩子,他们发现孩子错误不及时纠正,反而觉得有趣、有理、有本事,纵容孩子为所欲为.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孩子越大越惹人嫌,这种教育方式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

2.2 重视学习成绩,轻视道德教育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很重视,但对其道德品质教育却不以为然.家长觉得孩子只要成绩好就行,其他方面没有过高要求.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很多家长不惜花费金钱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付出自己的所有都在所不惜.只要孩子成绩出类拔萃就行,至于孩子人品好不好,对父母是否尊重,根本不重视.长此以往,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的习惯,觉得自己只要成绩好就万事大吉,对父母不懂感恩,在家里力所能及的家务从不动手,孩子会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他根本理解不了父母的辛酸.更有甚者会嫌弃自己的父母.如前段时间网上有个大火的帖子,一个十岁小男孩考试成绩全班第一,奥数、围棋、轮滑、英语口语都很棒,和亲戚聊天,居然称他父母不配有他这么优秀的儿子,嫌弃家里钱少,只开得起十几万的日产车,同学都有iPhone7,而他只有儿童手表.

3、改造"熊孩子"的教育方法

3.1 家校联合,共同监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十分关键,而学校是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学校可与家长进行家校联合,借助电话、班级群等方式及时反映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家长对孩子在家的表现也要及时反馈.对于"熊孩子"好的转变哪怕只是一点小进步也要当众表扬和鼓励,激励他们积极向上,向着积极的人生轨迹成长.同时,学校还可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让家长到校陪同学习,亲自了解自己孩子在校表现、学习情况、思想状态等 还可邀请家长到校听取教育专家的讲座,如"熊孩子"的转变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让家长吸取经验 定期召开家长会,让优秀学生家长讲授育儿科学理念和方法.总之采取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家校活动,家校配合,共同监督,共同努力,改变"熊孩子".

3.2 因人而异,适时适度地进行道德教育

"熊孩子"各有各的不同和"熊"法,学生犯了错误,教师应调查清楚事情的起因,找到事情的根源同时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再对症下药进行适度教育.如有的学生上课喜欢调皮捣蛋,不仅自己不好好听讲,还影响其他同学.这类学生自由散漫,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行为无法自控,但往往脑筋灵活,做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教师首先应制止其行为,弄清事情原委,然后说明其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及带来的严重性,使其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同时给其创造表现机会,这类学生教师可让其担任"一官半职",如卫生委员、劳动委员等,告诉其全班学生的眼睛都看着他,必须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以培养其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

3.3 营造和谐愉快的班级氛围

"熊孩子"由于种种不良行为,在班上往往很孤立,受到同学们的集体排斥.如果这种现象长期下去,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是"局外人",性格也会发生改变,甚至产生心理问题.因而教师应重视班级的氛围,教育学生相互关心相关爱护相互团结,把个人的荣誉和集体的荣誉挂钩.

4、结束语

爱是土壤,可以种出玫瑰,也可能养出罂粟.每一个野蛮生长的熊孩子,总有一天要走向残酷生存的丛林.父母不教育,总有一天会被社会教育,那时便是头破血流.真正的爱,是在社会的鞭笞降临到孩子身上之前,教他懂得规则、责任与善良.因而不能将教育"熊孩子"的责任完全推卸到学校,只有学校家庭积极配合,才能引领孩子走向正确的人生方向.

猜你喜欢

熊孩子家校班级
班级“无课日”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共育合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