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状况及影响因素

2019-11-13江小燕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心源性心血管心肌梗死

文 青,江小燕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为心血管急性缺血所致综合征统称,主要包含不稳定心绞痛、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以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等[1]。ACS发病快速,是造成心血管疾病患者残疾以及死亡主要原因[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为在疏通患者栓塞冠状动脉管腔时使用心导管技术以使患者缺血心肌进行再灌注新型治疗手段,该治疗方式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心功能恶化、抑制心肌进一步梗死、降低心肌梗死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3,4]。为了进一步改善ACS患者介入治疗预后,为后期患者干预方案制定提供相关依据,本研究对我院2018年94例接受介入治疗ACS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探究对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12月在我院进行介入治疗ACS患者94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②不间断胸痛症状时间超过30 min;③均接受介入治疗;④病情发作至治疗时间不超过12 h。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异常;②对检测药物如造影剂过敏;③患者资料存在缺失。94例患者中男56例,女38例;年龄41~82岁[(55.44±4.32)岁];体质量指数18.5~26.3 kg/m2[(22.69±1.27)kg/m2];吸烟36例,饮酒25例;合并高血压病27例,糖尿病25例,高脂血症49例;心功能Killip分级:Ⅰ级72例、Ⅱ级12例和Ⅲ级10例。将治疗后2个月内出现靶血管血运重建、心肌梗死以及死亡等情况判定为预后不佳[5],归为预后不良组,反之则为预后良好组。

1.2 方法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治疗,如口服氯吡格雷以及肠溶片,无服药禁忌情况下予以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进行治疗;发病后6~12 h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经皮桡动脉/股动脉穿刺,穿刺点选择腹股沟韧带下方2~3 cm处,术后4~6 h拔出鞘管,根据凝血时间术后继续为患者适量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1.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各种并发症、心功能Killip分级、病变部位、病变支数等。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及分析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率,使用χ2检验比较;多因素分析使用Cox回归分析法。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CS患者介入治疗预后情况分析94例患者中介入手术2个月后需要靶血管血运重建患者9例,出现心肌梗死患者7例,死亡患者2例,所以预后不良患者18例,即预后不良组18例,预后良好组76例。

2.2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源性休克、心功能Killip分级和病变支数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间在体重指数、饮酒、心肌梗死、胸痛种类、心肌梗死类型、病变部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情况不比较

2.3 影响ACS患者介入治疗预后情况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高血脂和Killip分级高不会导致患者预后不良(P> 0.05),而女性、高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心源性休克史、病变支数多则是影响患者预后危险因素(P< 0.05),见表2。

3 讨论

aCS形成多由于冠状动脉中稳定斑块转变为不稳定斑块,这些斑块会发生不同程度破裂,导致冠状动脉出现栓塞,栓塞程度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血管痉挛[6]。临床上对于ACS患者治疗主张将堵塞血管疏通,纠正不足心肌血流灌注以维持心肌正常活动[7]。目前对其治疗主要为在患者造影检查确定病情后使用介入治疗,该方式治疗不受患者年龄限制,在患者血管穿刺后将支架置入以改善患者心肌灌注量,具有微创以及疗效显著等特点,ACS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其预后情况仍会受多种因素影响[8,9]。

表2 影响介入治疗预后情况多因素分析

老年患者由于身体各项器官功能逐渐减退,新陈代谢减缓以及各种基础疾病频发致使这一群体患者更易出现ACS,而老年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后由于身体情况原因导致其在介入治疗后预后情况不佳。本研究中多因素结果同样证实高龄为影响ACS患者介入治疗预后危险因素。康琳等[10]认为老年患者心功能以及免疫能力较差,身体恢复速度较慢,对于营养摄取能力较差,介入治疗后再发心肌梗死以及心源性性死亡等预后不良概率加大。多项研究已经证实男性ACS患者介入治疗后预后情况优于女性患者[11,12],本研究中性别对患者介入治疗预后情况影响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女性患者介入治疗预后情况不佳可能是由于患者体内雌激素影响纤溶酶活性,导致其对患者心血管保护能力下降,血液黏度变化,红细胞膜流动性不足诱使患者心肌灌注量不足[13]。本研究中多因素分析结果也证实吸烟会影响患者介入治疗预后情况。研究显示吸烟通过上调纤维蛋白原水平以及血小板聚集、破坏内皮功能、激活凝血系统、诱使冠状动脉发生痉挛等多种途径导致心血管疾病发展[14]。

本研究中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和心源性休克为影响ACS患者介入治疗预后危险因素。ACS患者一般会并发高血压以及心源性休克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会对患者血管造成直接损伤,患者内分泌神经调节作用改变,动脉壁承受血流压力变大,冠状动脉中斑块容易再形成[15],所以存在此类并发症患者治疗后预后情况不佳。并发糖尿病会导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不良,本研究中糖尿病史也为影响ACS患者介入治疗预后危险因素,对于其影响机制,Vujosevic等[16]认为糖尿病容易使患者出现渗透性利尿,致使左室舒张末压发生代偿性上升,引起患者心脏负荷变大,同时血糖水平过高容易使患者体内抗凝作用受到抑制,微循环障碍进一步加重,引起患者病情加重。另一项研究显示血糖水平上升致使患者心肌对于缺氧情况更加敏感,进一步增加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造成患者右心室重塑,从而影响患者心功能[17]。血管病变支数多显示患者组织灌注损伤程度较重,提示组织血氧供应严重不足,其也会影响患者预后。并发各种心血管疾病ACS患者应该在介入治疗后定时服用药物,通过改善患者血压、血糖过高以及心源性休克等状态来提高患者介入治疗预后情况。

综上所述,ACS患者介入治疗预后容易受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以及心血管并发症等影响,所以ACS患者介入治疗后应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定时服药避免心血管疾病进一步加剧影响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心源性心血管心肌梗死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新策略―肺部超声“彗尾征”
美皮康用于心源性水肿所致皮肤溃烂护理的疗效观察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