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历史意识培养的教学实践和思考
2019-11-13楼颖
楼 颖
宁波市镇海区立人中学,浙江 宁波 315200
历史意识;策略;规律
历史意识是历史教学的灵魂,没有历史意识的历史教育、教学,不仅没有意义,而且也不存在。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历史评判能力,如何增强学生的历史认同感?在教学、教研实践的基础上,本文尝试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一、对历史意识培养的分析
历史意识是历史与社会学科最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它包括历史理解、历史评判、历史认同。而每一种要素在构成内容和实现方式上是有差异的,因此针对“历史意识”素养培养的设计也必须从每一要素的实现途径出发,体现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通过材料的“比较”达成历史理解
历史理解,指在史料辨析的基础上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进行解释、比较、说明,进而形成客观、正确的历史认识。历史理解关注的是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事件的背景、历史的因果联系等。李剑鸣在《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中提到:“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理解的基础;探讨因果是历史理解的重要形式。”因此,可以通过历史事件背景的比较和历史现象因果关系的比较来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素养。
具体来说,在探究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所处的背景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横向和纵向去思考。从横向来看,应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以及本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等角度去研究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从纵向来看,要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在通史、断代史的视野中,比较同类型事件与人物,突出其时代特征与阶段特征,分析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作用。在探究历史现象因果关系时,应坚持唯物史观,把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三者综合起来。
(二)通过历史的“发酵”形成历史评判
历史评判,指对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从事实和价值等方面做出评价或判断。这是历史意识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它重在给出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历史作用、意义、局限等方面的认识。古罗马史学家李维说:“研究历史就当有所借鉴,如果那是好的,那么你就模仿着去做;如果那是罪恶昭彰而最后身败名裂的,那么你就要引为大戒,竭力避免。”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以古鉴今的价值呢?教师需要做促进学生思考的“发酵粉”,引导他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历史观点的正误、历史事物的价值、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作用等,做出实事求是的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通过情感的“升华”促成历史认同
历史认同,指从历史视角对自己国家的文化、政治等的认可和赞同,是认识、情感和态度的综合表现。历史认同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从而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了解并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笔者认为,多元史观下的当代教育,历史认同也需要世界眼光、世界认同,应借鉴世界各国对历史意识素养培养方面好的做法和经验。
具体可从两个角度进行落实:第一,从民族认同感的角度,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线,以中国历史上,尤其是中国近代史上国人“强国御辱”之道的探索等基本史实为依据,揭示其内在规律,使学生坚定“道路自信”,即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二,从国家认同感的角度,立足本国历史,正确把握全球史进程的基本走向,科学地揭示全球史进程的内在联系与基本规律,以史为鉴,培养学生为祖国的未来奉献自己一份力量的社会责任感。
二、历史意识培养的教学策略
笔者以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一课的教学片段为例,分析基于历史意识的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
片段一:用“探”培养历史认识
1.50年代中苏为什么握手?
●呈现材料:
材料一:二战后世界形势图(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
材料二:摘自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49—1972)》:
这个政府实际上是俄国帝国主义的工具
——艾奇逊
材料三:“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这一问题在课堂起始阶段提出,考虑到此时学生对于如何分析材料还不太熟知,笔者又设计了几个小问题来引导学生。如,根据材料得出什么信息?这两大阵营关系如何?中国处于什么阵营?中国为什么站在这一阵营?通过迈小步子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对信息进行梳理概括,使其掌握分析材料的方法。在材料的选取上通过横向(当时的国际大背景及本国政治、经济、外交等角度)的对比引导学生认识到,50年代我国选择与苏联建立友好关系,受到了当时的国际形势、国家力量及国家利益的影响。
2.70年代中美为什么握手?
●呈现材料:
材料一: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苏两国关系一步步恶化,60年代末,苏联入侵中国珍宝岛,中苏关系破裂。
——人教版教科书
材料二:最致命的结果是越战彻底改变了美苏两霸争夺的格局:整个20世纪70年代,美国转为战略守势,而苏联则由战略守势转为战略攻势地位。
——基辛格《论中国》
材料三: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图
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图《乔的笑》
这一问题在内容设计上与前面一问有重复性,笔者认为可在教学方法上有所不同,考虑到学生在前面一问的思考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的分析材料的方法,于是决定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笔者将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学生分析三则材料分别是中美握手的哪一理由;另一部分学生分析三则材料分别从影响外交关系的哪一要素考虑。学生合作、讨论,发言。如,第1小组回答:根据材料一,得出中苏关系急速恶化直至破裂;第2小组回答:从材料二得知美国陷入侵越战争泥潭,苏联逐渐处于战略攻势,美国呢则逐渐处于战略守势。美国出于自保目的才和中国联手;第3小组回答:材料3看出当时我国国内科技、军事实力都有了发展。另外3组则分别说出了三则材料分别从当时的国际形势、国家利益、国家力量来考虑的。在材料的选取上通过全球整体的横向对比及纵向对比(20世纪60、70年代的中国与建国初期的中国)引导学生总结出,我国与美国关系发生变化,受到了当时的国际形势、国家力量及国家利益的影响。
片段二:用“寻”觅求历史智慧
思维训练环节:
●呈现材料:
我们不要那么匆忙承认这个政府。
——杜鲁门
中美两国对骂了20年,相互敌视,互不来往,我想结束这种状况。
——尼克松
出示材料之后引导学生结合前面所学做出评价,设计了这几个问题“为什么这两个美国总统认识中美关系问题上反差这么大?建国以来中美关系是如何变化的?中美关系变化的实质是什么?”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设计,让学生明白美国的每一次变化都是为了保根本利益的不变。变是表面的,不变的才是实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评价历史人物、事件及现象的能力。
片段三:用“悟”体味历史真谛
拓展提升环节:
●呈现材料:
请你运用今天所学(影响外交关系的几个要素),谈谈你对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看法。
结合时事政治让学生谈看法,一方面是锻炼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学有所用。另一方面,通过感悟历史自己去得出正确的历史认识,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们体会到只有强大国家力量,才能更好地在国际交往中维护自身利益,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概括学生发言,基本观点如下:
(1)我觉得美国应该还是能认清形势,它会从自身利益考虑,不会同我国长期打贸易战,因为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各项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国家力量不断增强,两国贸易的合作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
(2)中美贸易方面肯定会存在许多摩擦,这是一场持久战,因为两个国家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竞争关系,各自立场不同,我们国家应该要不断增强自身实力,积极迎接挑战。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我们青少年能为国家力量的增强做些什么?通过层层深入的引导,从而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历史意识培养的规律探寻
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科教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一种目标设想。这种目标总要分解到相应的表现标准里。笔者以为,这些表现标准就集中在学科的重点和学习的难点里。从本课角度讲,重难点是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影响中国外交关系的三要素:国际形势、国家利益(核心)、国家力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包括世界意识等)素养和历史思维(包括视角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三要素中,国家利益占据核心地位,各国在外交理论和实践上作出的不断调整,最终都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
总之,我们的历史教育应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通过一种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能够以史为鉴,用历史的思维对各种现象进行更为科学的理解和评价。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探寻规律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纵中找规律
就是把历史放在一个总体坐标上进行长时段的研究,了解历史演进的趋向和规律。
2.横中寻特点
就是在同一历史时期把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等视角进行融合,从中感受其“共性”和“差异”,“关联”与“互通”。
3.综合思价值
就是在纵横交错的基础上,对前后事件或是中外历史的关联进行对比,思考历史发展规律,全面感悟历史的价值。
李付堂老师说:“历史课的温度,36.5℃,也就是人的温度。”历史意识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认同和理解,帮助其形成一定的理性评判能力和价值取向,适应了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而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素养的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任重而道远的,教师应担此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