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认知逻辑的高中地理体验学习策略
2019-11-13樊志姜
樊志姜
张家港市塘桥高级中学,江苏 苏州 215611
认知逻辑;阅读式体验;实践式体验;经验式体验
“逻辑”一词,源自古典希腊语,它是一种思维规律。认知逻辑,即认知发展的规律,也即学生认知发展和心理发展的先后顺序,是一个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学生的认知逻辑更是在已知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知的过程,呈现出一个螺旋形上升的发展过程。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种主体参与情境而持续建构的过程,学习是作为主体的学生亲力亲为的过程。”“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存在于一种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学习经历之中,学生会充满兴趣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随之而来的是高度的活力,整个学习过程将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有意义的东西。而这一学习经历还将以一种主要的方式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影响。所以,学习是学生亲力亲为的事情,没有学习经历的学习是“假学习”“虚学习”,或者说不是“真学习”。
“体验”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亲身经历。从体验的概念可以看出,体验学习是个体主动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是学生亲力亲为的学习,更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经历,是一种“真学习”。
基于学生认知逻辑的高中地理体验学习就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设置多种体验活动,体验活动的安排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学生的体验学习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学生在亲历完整的地理知识发现、建构、应用的全过程。笔者以人教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教学为例,探索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基于学生认知逻辑的体验学习策略。
一、基于课前微课自学,注重学生阅读式体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主动和有选择地感知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笔者调查发现,学生在学习新课内容时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缺乏自我阅读地理教材和解读地理信息的意识,缺少对地理知识自我主动建构的过程,往往表现出地理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地理基本概念辨析不清、地理基本规律原理理解不透彻、地理语言表述不专业、不规范等。通过微课和课前预习任务单的辅助学习,学生根据微课视频自主学习,同时阅读地理教材完成课前预习任务单并提出个性化的问题。阅读式体验学习能够最大程度地解放学生的眼、耳、手、脑、时间、空间,引导学生多感官参与,学生在与教材内容对话、与微课对话、与自我对话中,实现知识的初步自主建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从而逐步达到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学所要求的识记、领会、应用的初级层次。课前任务安排如下。
任务一: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图1 黄赤交角
(1)太阳直射点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直射点的特点:
①在某一时刻,太阳直射点只有________个;
②太阳直射点是________(静止;运动);
③________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3)在图1中标注地轴、北极、南极、北极星。
(4)在图 1中,A代表_______面;B 代表________面;C为________,目前大小是________;D大小是________。
(5)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周期:一个________年,时间长度是________。
(6)引起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原因: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读“图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在表1中依据要求,填写相关内容。
图2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
表1
任务三:读“图3:二分二至时地球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3 二分二至时地球位置示意图
(1)地球运行至A点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上,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
(2)地球位于图中________位置时最接近远日点,此时是________(日期)前后,太阳直射在________上。
(3)在图中________点附近时,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较快;在图中________点附近时,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较慢。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在其《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扉页上写道:“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所以,教学要以学生的已知展开教学。课前,教师在班级QQ群中发布微课视频,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学生观看黄赤交角的形成、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时空变化的微课,自主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单;课中,采用先学后教的学习方式,学生展示交流,教师辅助讲解。学生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基本原理有了浅层次的认知,为接下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模拟实验学习做好铺垫和准备。
二、基于模拟实验活动,注重学生实践式体验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其中实验是地理实践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更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大卫·库伯提出的“体验学习圈”理论包含四阶段的学习圈历程,其中之一是“具体体验”。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主张“从做中学”,他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行动的副产品,所以教师要通过‘做’,促使学生思考,从而学得知识。”因此,实践式体验学习就是让学生在真实情境或模拟情境下,参与各种精心设计的地理学习活动,通过亲力亲为学习来解决地理问题,学生在实践体验学习中发展地理思维,主动获得地理技能,自主建构地理知识,形成对地理知识的深度理解。笔者调查发现,刚升入高中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薄弱,地理教学应该让学生从具体空间思维走向抽象空间思维。所以,课中布置了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实验任务,四个小组自行设计模拟实验方案并展示交流。
任务四:演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请同学们用地球仪模拟北半球二分二至时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并说出各自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以及表示的节气和日期。
(2)请四个小组用自制教具演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实验方案见表2)
表2
(3)在图4中三条直线的适当位置分别标出二分二至日的太阳直射点,并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根据绘制的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示意图,思考: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是什么时段?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的是什么时段?一年中,赤道上、南北回归线上、南北回归线之间分别有几次太阳直射?若黄赤交角为0°,太阳直射点如何运动?
图4
学生在自主学习浅层次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实物来演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有了更加直观和清晰的理解,地理空间思维从抽象走向具体再走向抽象,提升了学生地理空间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实践式体验学习,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呈现由具体到抽象、模糊到清晰、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
三、基于自我反思领悟,注重学生经验式体验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J.Dewey)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反思的概念,他认为,反省思维就是“对于任何信任或假设,按照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导出的结论,去进行主动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大卫·库伯的“体验学习圈”理论包含四阶段的学习圈历程,其中之一是“反思观察”。所以,反思不仅是一种有深度的、循序渐进的、促进自我发展的学习方式,而且是体验学习的重要历程,是在实践式体验基础之上的持续过程。体验式学习理论语境下的反思,是指直接经验的转换,它既包括对经验的概括、归纳与提升,也包括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学生经历自我反思领悟的经验式体验过程,不仅是领悟知识、改进学习的过程,而且是产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变化过程,从而获得情绪唤醒、潜能激发、积极情感体验和学习经验的自我提升。教学中引导学生反思主要通过师生对话与书写感想两个方面展开。
一方面,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对话中引领学生反思,提出以下一些问题。(见表3)
表3
另一方面,课后让学生以书写学习感想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从认知、情感经历进行反思评价。以部分学生反思为例:
通过两种反思方式来看,课堂上学生在与老师的对话中不断选择、调整学习方法来完成模拟实验。课后书写学习感想教会了学生养成对自己在学习投入状态、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从而发挥自己的优势,改进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所以,自我反思领悟是学生在体验学习中非常重要的过程。反思领悟的经验式体验基于实践式体验又高于实践式体验,学习者一方面养成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不断总结经验;另一方面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从而不断促进自我认知发展和提升。
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认为:“把教育作为一个自我演变的过程有三个好处:第一,它可以保证学生获得知识的鲜明性和巩固性,由于知识是他亲身获得的,就比通过其他途径所获得知识会更容易内化;第二,这种做法容易使知识转变成能力;第三,它有利于学生勇于克服困难、不怕挫折等优良性格特征的形成。”本节课的体验学习由课前微课自学、模拟实验活动、自我反思领悟三个环节构成,学生从阅读体验到实践体验再到经验体验,体验学习过程是不断深入的,学生的认知、情感变化也是循序渐进的。可以说,基于学生认知逻辑的体验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学生自我演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