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作用评价
2019-11-13迟小溪辽宁省本溪市金山医院辽宁本溪117000
迟小溪 辽宁省本溪市金山医院 (辽宁 本溪 117000)
内容提要: 目的:阐明在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中采取宫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数据计算对象为本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66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参照随机法分为参照组(n=33)和试验组(n=33),将宫腔镜治疗用于试验组,将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使用于参照组,计算参照组与试验组的手术情况、临床救治合计值。结果:相比较参照组数据,试验组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救治合计值升高,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长、手术时长、术后下床时长、住院时长降低,P<0.05,组间数据展现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宫腔镜治疗在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中可有助于提升临床效果。
子宫肌瘤近几年出现率不断增加,在30岁及以上女性中具有20%发病率,40~50岁女性存在超过50%的发病率[1],比较常见的即为黏膜下子宫肌瘤疾病。报道与评估在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入的66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中使用宫腔镜治疗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集数据样本为2016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入的66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以随机法进行分组,即为参照组与试验组。
参照组(n=33)年龄21~55岁,平均(35.55±2.52)岁;
试验组(n=33)年龄22~57岁,平均(61.52±5.01)岁。
比对计算两组的临床数据指标,P值>0.05,统计学之间不展现计算意义。
纳入标准:经超声诊断、磁共振成像、宫腔镜检查之后被确定的满足临床标准的患者,在同意书上患者表示自愿签字,对医学伦理会提交后得到许可。
排除标准:生殖道急性感染期患者、宫颈瘢痕患者。
1.2 方法
术前对两组患者开展腰麻和禁食处理,将传统开腹治疗用于参照组,在其下腹部正中位置予以直切口,将子宫充分暴露,开展肌瘤切除术,予以常规止血处理,同时以1号可吸收缝合线采取8字形缝合肌瘤残腔创面和腹壁切口。将宫腔镜电切术治疗使用于试验组,选择患者膀胱截石位姿势,以碘伏擦拭会阴阴道,依据扩张器扩张宫口,扩到11号,以0.9%氯化钠进行膨宫处置,置入电切镜,观察宫腔大小和肌瘤大小,对是否存在蒂部进行确定,如体积较大和出现蒂部的子宫肌瘤开展表面切割处理,依据电切环处理小体积肌瘤,并且电切处理蒂部,以钳夹将肌瘤摘除,切除残余子宫内膜,如子宫肌瘤不存在蒂部,应该将肌瘤包膜先切开,将肌瘤取出、切碎。如患者子宫肌瘤进入肌壁,此时应该从瘤体突起位置开始切割,结合缩宫素,让其处于子宫内膜水平,开展电凝止血处置,留置引流管。
1.3 评估标准
分析两组临床救治合计值、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长、手术时长、术后下床时长。经过B超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显示全部切除宫腔内肌瘤,恢复正常月经量即为显效;经过B超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显示切除凸向宫腔内的肌瘤,月经量显著减少即为有效;经过B超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显示不能彻底切除宫腔内肌瘤需要再次进行手术,不能改变月经量即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输入SPSS17.0软件中处理,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用率(%)的形式和±s形式计算,分别实施χ2检验和t检验,P<0.05,组间数据展现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研究比较两组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救治合计值
试验组临床救治合计值95.23%高于参照组的71.66%,P<0.05,组间数据展现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研究比较两组手术情况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长、手术时长、术后下床时长与参照组数据相比较,P<0.05,组间数据展现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子宫肌瘤属于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疾病,存在较高发生率,是因子宫平滑肌细胞发生增生导致的,大约有12%的发生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概率[2],肌壁间肌瘤朝着宫腔内进行生长,和黏膜层直接接触,进而促使子宫腔增大或变形,以此将手术难度进一步加大。宫腔镜电切术是高速发展的现代医疗卫生水平下给出的全新技术,已经广泛用于黏膜下子宫肌瘤治疗中,存在清晰的手术视野,不需要实施开腹操作,具有较小的创伤[3,4],有利于术后疾病的恢复,可降低身心痛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治疗依从性,但实际采取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过程中需要注重其适应证,和患者基本情况结合选择不同方式进行治疗,保证手术顺利实施[5-7]。
本次结果显示,试验组黏膜下子宫肌瘤临床救治合计值高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术后排气时长、手术时长、术后下床时长短于参照组,P<0.05,显示组间的统计学意义。
综合以上结论,将宫腔镜治疗应用在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中相比较常规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具优势。
表1. 两组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救治合计值对比研究
表2. 两组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情况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