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写作之第四讲:构思(2)
2019-11-13凌鼎年
■凌鼎年
关于构思,从另一个侧面说,就是如何运用素材,用得恰到好处。就如鸡鸭鱼肉、蔬菜菌类、油盐酱醋等,同样的食材、同样的调料,不同的厨师,烧出的一道道菜肴的味道可能完全不同。譬如四川厨师烧的偏辣,江南厨师烧的偏甜,这有点类似构思。
我这样讲,还是空了点,再举例说明吧。
《唱大戏》是我新写的一篇微型小说作品,这篇有点命题作文的味道。因为我应邀担任了江苏昆山“周庄365夜故事”征文的终评委,主办方要求终评委也写一篇作品,获奖征文出版时放在获奖稿前面。这可是掂分量的,写不好很尴尬的,这就要发挥构思的作用。说实在的,题材我不缺,素材库里一两百篇备着呢。我反复想着征文的两个基本要素:“周庄”与“夜”,再在素材库里寻找合适的原材料,最后确定了写《唱大戏》。我的家乡太仓与昆山是毗邻的兄弟县市,周庄的情景与我儿时记忆中家乡的小镇大同小异,这为我安排角色唱好这出戏提供了便利。我按要求把故事发生的地点放在周庄,时代背景选在20世纪40年代,主人公我也确定了,小名叫阿六头,大名甄珉珏。人物有了,地点有了,时间有了,接下来就是事件。该发生点什么故事?我在构思时想,小镇上人少,张家知晓李家,隔壁了解对门,故事编得传奇就显得假,不传奇又难以吸引读者。我构思再三,想出了一个主人公不同常人的亮相法,让阿六头以陌生面孔突然出现在周庄,并且以跛子的模样出现,这样小镇人不了解他的过去,就有神秘性,其实也是预埋了伏笔,为后面故事解套做了不露痕迹的铺垫。
解的第一个套,原来阿六头是20年前上海人来抱走的周庄的孩子,靠的是一块胎记认亲的。为什么跛脚,阿六头不说,作者我也不说,吊读者胃口是为了后面的阅读效果。但让读者隐隐觉得,阿六头的跛脚不寻常,必有故事,这样就诱惑着读者读下去。
阿六头在上海近20年,半个大都市人,从十里洋场回来的俊俏后生自然与当地小镇上的土著不可同日而语,但跛了脚,一般黄花闺女谁肯嫁他?于是,我设计了他被小镇的大户人家入赘为上门女婿,而且是死了痨病丈夫的二婚女。由于丈人家底殷实,阿六头会不会赚钱无所谓,也就拉琴、唱戏,很是悠闲,这里一笔带过,决不拖泥带水。
不知不觉到了花甲年纪,阿六头六十大寿时,儿女们决定请一个戏班子来唱三天大戏。写到这儿就算切入正题,进入高潮——阿六头亲自与上海滩著名戏班的龚班主谈演出事宜。班主欺小镇上的乡下人见识短,认为遇上土财主,开价时狮子大开口。阿六头也淡淡地提个条件,若唱错一处,扣一块银圆,立下字据,两不反悔。其实,这又是个伏笔。
大户人家,庆寿唱戏,平常自然,没有小说痕迹。夜戏在周庄唱了三天,这样,“周庄”与“夜”的元素就有了,就切题了。而且这元素融合在整个故事里,不牵强。我在终评“周庄365夜故事征文”时,读到多篇作品,就作品而言是佳作,但按征文的要求,征文的元素,特别是“夜”的元素,在作品里很勉强,用我们太仓一句土话就是“硬装斧头柄”,显得生硬,不贴切,这就是构思时没有通盘考虑留下的遗憾。
班主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阿六头在结账时指出了在演《牡丹亭》中的《惊梦》、《西厢记》中的《拷红》、《白蛇传》中的《游湖》等折子戏时的瑕疵,或唱错了词,或唱低了调,或唱破了音……一派行家口吻,班主惊出一身冷汗,意识到碰到行家里手了。
写到这儿,包袱才真正抖开,解了一个最大最重要的套,原来这位跛脚的阿六头是当年上海滩的头牌、大名鼎鼎的名角小宋玉,因为有个女粉丝乃是青帮大佬的女儿,要与他私奔,青帮大佬知晓后叫手下把阿六头的一条腿打断了,勒令他滚出上海,于是有了阿六头回周庄的故事。
如果故事到此结束,也不是不可以,但仅仅是个故事而已。我在故事前面又加了个道具,一只皮箱,甚至连他老婆也不让动,最后皮箱打开,竟是当年他演出的几件戏服,他执意要送给戏班的龚班主。据说,后来戏班把这几件戏服当宝贝,每年都要祭拜一番。从此后,戏班无论到哪个乡下旮旯演出,龚班主再不敢轻慢任何客人。
“不敢轻慢任何客人”这一笔,既是作品的落点,又是作品的点题,一个不算精彩的故事,因了这一笔,就有了内涵,就有了意义,从中可以品到点什么,悟到点什么。古人把作品分为“凤头、熊腰、豹尾”,豹尾就是要有力,有了这几句,这结尾的力就算得到了提升,使全文有了着落,有了可以回味的东西。
总而言之一句话:构思很重要。打胜仗靠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写好作品,靠慎重构思,谋篇布局。谋好了,布对了,就十有八九是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