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术式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疗效对比研究

2019-11-12尚晓华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9期
关键词:开腹手术腹腔镜

尚晓华

【摘 要】 目的:分析和对比不同术式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具有出血少、并发症少和术后恢复快速等众多优势。

【关键词】 腹腔镜;开腹手术;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

【中图分类号】 R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9-054-02  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是一种常见的胃溃疡性疾病,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危急和发展迅速等特点,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方案对患者治疗,极易导致其在短时间内死亡,对于该疾病,临床多以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为主,常用的手术方案有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1]。本文主要分析和对比了这两种不同术式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基础上,选择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诊断标准,(2)患者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且自愿加入本研究,(3)患者穿孔時间均<24h;排除标准:(1)合并存在严重腹腔感染者,(2)存在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2:18,患者年龄分布:24-78岁,平均年龄(49.52±2.24)岁,穿孔时间:1-23h,平均时间(13.26±2.05)h;研究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4:16,患者年龄分布:25-77岁,平均年龄(49.60±2.27)岁,穿孔时间:2-22h,平均时间(13.43±2.07)h,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患者取头高脚低仰卧位,对其行硬膜外麻醉后,选取上腹部正中或右上腹直肌作手术切口,暴露术野后对腹腔进行观察,并清除腹腔内积液,以显露穿孔处,对穿孔处局部消毒后采用4号丝线进行全层缝合,并缝合浆肌层,局部固定后完成大网膜修复工作,再将腹腔内的渗液和脓水吸除干净,采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最后,在腹腔内放置引流管,并逐层关腹。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取15-30°头高足低位,对其行硬膜外麻醉后,选取脐下作一弧形手术切口,并建立气腹(压力为10-12kPa),然后将腹腔镜置入腹腔中,右锁骨中线肋缘下放置5mm Trocar,剑突下偏左放置10mm Trocar,吸净腹腔内渗液后对穿孔部位进行探查,采用3/0带针及可吸收线对穿孔处进行纵行修补缝合,必要时还可采用加网膜片进行固定修补,完成修补后,需对修补处渗漏情况进行检查,若修补完好则可采用生理盐水对腹腔进行彻底冲洗,最后,在腹腔内放置引流管,并逐层关腹。两组患者术后均需给予常规抗感染、胃肠减压和肠外营养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代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对比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是肠胃肝胆外科常见急腹症,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方案对患者治疗,易导致其死亡。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该疾病最快速和最有效的手段,以往,临床多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治疗,虽能对穿孔处进行有效修补,但其手术创口较大,术后易引发患者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和延长其预后康复时间。随着临床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临床多采用腹腔镜手术对患者治疗,其具有切口小、损伤轻、视野清晰等众多优势,不仅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还能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能使患者获得满意的预后效果[2]。

本研究中,对两组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患者分别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及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7.91±1.20)mL、术后住院时间(5.03±1.46)d及并发症发生率(5.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6.84±5.69)mL、(10.28±2.19)d、(22.50%),与祝华义[3]研究报告中得出的腹腔镜手术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45%显著低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组23.64%结论基本一致,说明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付焱,李恒,刘全,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消化性溃疡穿孔的对比研究[J].临床外科杂志,2017,25(02):128-130.

[2] 杨喜光,陈小勋,张兆明,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的创伤对比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5,20(08):594-597.

[3] 祝华义.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应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的对比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3):49-50.

猜你喜欢

开腹手术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临床疗效观察
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疗效分析
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胆结石合并糖尿病50例治疗及效果评析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比较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腹腔镜在普外急腹症治疗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