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原畜牧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

2019-11-12吾力布森·艾力巴依

南方农业·中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自然灾害

吾力布森·艾力巴依

摘 要 通过分析发现,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水平与全国畜牧业相比较为落后,且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薄弱。基于此,在管理草原畜牧业时应该从加大改革力度,引导农牧民走联合发展之路;转变生产方式,推动产业化经营发展;使用治本之策,提升富民兴牧工程建设;以农区规模化养殖为主,大力发展畜牧业这4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加强草原畜牧业管理能力,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 草原畜牧业;自然灾害;富民兴牧;产业化经营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0.062

畜牧业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农牧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十三五”之后,中央针对现代农牧业提出了战略性目标,发展畜牧业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发展和农牧业增加经济收入的有效对策。新疆是全国农牧业生产的主要区域,自身具备发展的有利条件,但是现在新疆地区畜牧业发展比较缓慢,无法满足人们需求,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增长。所以,新时期下要高度重视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现状深入分析,从而推动新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

1 草原畜牧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新疆共有87个县,其中牧业县有22个,半农半牧县有16个,且畜牧业一般以牛羊养殖为主。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可以发现新疆畜牧业和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存在差距,发展水平有待提升。

1.1 畜牧业发展水平和全国对比差异大

畜牧业发展水平和全国对比差异大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1)畜牧业总量比较低。2017年新疆畜牧业产值仅为全国第10位,占据全国畜牧业总产值的1.8%,与五个牧业的良好称号严重不符。2)增长速度缓慢。增长速度相对比较缓慢,在全国领域内水平比较慢。3)产业结构不同。新疆关于畜牧业的产业结构不够先进,引进设备不够先进,从而使得畜牧业发展受到影响。4)收入差距比较大。新疆畜牧业经济增长幅度远不及内蒙,内蒙增长速度持续增加,从原来5%直到现在增长到26%,而新疆畜牧业经济收入增长速度远不及内蒙,增长速度非常缓慢,与内蒙相比存在差距[1]。

1.2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薄弱

新疆灾害频繁出现,如干旱、洪涝、风雪等,特别是持续干旱和风雪等自然性灾害尤为严重。2007年冬天至2010年春天出现的百年难遇的风雪,导致整个新疆范围内牲畜死亡数量达到50多万[2]。2001年新疆草原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生物灾害,受害面积达到了1 573万公顷。由于新疆地区畜牧业物质基础比较薄弱,个人饲养形式无法抵御来自外界的自然灾害,自然环境以及气候条件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2 提升草原畜牧业管理的有效对策

新疆畜牧业要摆脱低迷状态,就要转变增长形式,根据政府给予新疆地区的更多政策支持,制定各种合理对策。具体可以从4个方面进行。

2.1 加大改革力度,引导农牧民联合发展

新疆畜牧业生产始终处于粗放经营,治理速度无法追赶上退化速度,自治区政府通过分析新疆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了各种符合发展的扶持对策和奖励机制:1)加大草原产权机制改革力度,延长草原承包期限,清晰定位产权,使牧民对草原拥有真正的使用权力[3];2)完善和改进草原流转机制,构建草原退出机制;3)积极引导和扶持牧民在自身合作社基础上参与各种活动和组织,提升牧民在整个市场交易中的地位,进而可以获取更多经济效益;4)分析和调整农业结构,加快畜牧业发展并加大比重,对其中存在的重要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使得新疆畜牧业得以发展,从原来的副业转变为主业[4]。

2.2 转变生产方式,推动产业化经营发展

转变新疆草原生产方式,推动产业化经营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努力。1)推动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经营发展。通过投资畜牧业企业,实现资产重组形成龙头企业集团后,积极拓展畜牧业市场,引导龙头企业与市场对接,形成国内外互动市场[5]。2)转化基础建设工作,确保产业化发展和经营,对重点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如提供标准化暖棚舍、加强人工饲养以及围栏草场等,提供能源和生产环境等设施时,要注重全面提升所有農牧民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3 使用治本之策,建设富民兴牧工程

新疆牧业县、半农半牧通常处在边远山区,自然条件比较恶劣,贫困县比较多,牧业基础设备比较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足。所以要加大力量推进富民兴牧水利工程建设,针对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另外,提升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力度,现在全疆牧业住户已经达到了30万人左右,定居,半定居人员达到了20万人左右,所以要通过各种合理化手段使得定居户数占据总户数的40%。针对牧民定居和扶贫机制进行研究和开发,将抗震定居、新农村建设等基本工作充分结合起来,进而可以达到质的飞跃和改变,并且减少畜牧业从业人员,使得更多富裕人员可以走出草场,入住城镇,提升牧民经济收入,减少人员、草和畜牧之间的矛盾[6]。

2.4 以农区规模化养殖为主,大力发展畜牧业

发展农牧区畜牧业的主要工作在于实现五个根本性转变,也就是在思想上从重视畜牧业,轻视草原发展转变为养畜上;在生产形式上从原来粗放经营形式转变为集约化经营,从根源上转变畜牧业发展形式,不依赖天然草场;在增长形式上,要实现一胎一羔单一化形式向多个羔羊的效益形式上转变;在市场拓展工作上,要从局部市场朝向国际大市场进行拓展,提升畜牧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在产业结构层次上,要走龙头企业,将其做大做强,使工作秩序更加规范和有序。此外,还需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原则进行工作,基于牧区主要工作基础上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发展,对天然草原地带进行保护和维护,并对部分改为耕地的山林地区,采取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原则,坚持不再开垦耕地;对于严寒牧区,政府要提供资金,建设更多冬棚养区,从而可以达到暖季放牧,冬季饲养模式,将冬季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大力推进各种良种和良料,实施增产增收发展模式;积极鼓励不同地区种草养畜,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3 结语

新疆地区发展比较落后,各个方面都需要引起政府的重视,增加资金投入,大力建设各种设施,提升新疆经济发展。现在新疆地区草原畜牧业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和处理,因此要结合具体情况深入分析,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畜牧业发展形式,推动整个地区发展,从而可以帮助新疆地区获取更多经济效益,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宋巴达玛.草原畜牧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3(8):24.

[2] 杨青鸿,宝牡丹.草原管理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2018(12):66-67.

[3] 刘利珍.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法律问题探究[J].前沿,2017(1):68-72.

[4] 闫智慧,戎悦胜,包祥.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对策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7(23):215.

[5] 英丁文毛.青海草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8,34(5):43.

[6] 宋歌.内蒙古草原退化的经济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14):21-23.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自然灾害
日本学校的防灾教育
日本学校的防灾教育
城市公共安全系统可靠性研究
三年困难时期的背景原因分析与思考
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问题及对策研究
面对自然灾害我国应急物流管理运作体系的完善研究
清水江下游地区自然灾害初步研究(1459—1949)